张冰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分析儿童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59例丙肝患儿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48周,治疗结束随访24周,同时对宿主IL28B rs12979860位点进行基因测序,分别分析不...
- 钟彦伟史艳敏张鸿飞张敏张冰李永利刘立明陈大为甘雨王福川徐志强董漪邸凤林
- 关键词: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HIV-1感染相关的基因CCR5多态性检测和不同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比较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检测中国人基因组中HIV-1感染相关的特异性协同受体(CCR5)的基因多态性和比较提取人基因组DNA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我们分别用常规法和柱层析法从1219名中国人外周血PBMC中提取基因组DNA样品,对纯化后的DNA样品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基因组DNA中CCR5基因进行了PCR、Southern杂交和直接DNA测序等分析。结果 在中国人基因组中,检测的CCR5基因多态性是wt/wt 1 210例、wt/△32 3例,未检测到CCR5△32/△32纯合子突变,CCR5等位基因突变率为0.125%。常规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所需的外周静脉血多(5ml);DNA的量较少且不稳定;操作步骤复杂。相反,QIAamp Boold Kit柱层析法提取DNA仅需要外周血200μl,可稳定地获得一定量的DNA,操作简便。结论 首次报道了中国人CCR5等位基因突变率是0.125%,提示我国绝大多数人群对嗜巨细胞HIV-1病毒的遗传易感性较高;同时证实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更适合于CCR5基因多态性分析。
- 王福生蒋建东金磊汪悦雷周云徐东平施红张冰
- 关键词:CCR5基因HIV-1
- CIK细胞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
-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经IFN-γ、rIL-2和anti-CD3McAb诱导后细胞表型的变化及CIK细胞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雷周云施明王福生张冰黎文亮刘敬超吴祖泽
- 关键词:CIK细胞细胞表型肝细胞癌
- 文献传递
- 自体CIKs治疗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s)治疗对乙肝病毒(HBV)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2月于解放军302医院住院,且未经抗病毒药物及其他免疫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6例,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培养成CIK细胞后,经静脉回输患者体内。观察CIK细胞治疗后24周内患者体内HBV DNA水平、CD3+CD56+细胞频率的变化,以及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样树突状细胞(pDCs)频率的改变。结果自体CIK回输后,9例患者产生病毒学应答,其体内HBV DNA水平分别于第41、2及24周(分别为5.70、5.09和4.08log10拷贝/ml)出现明显降低(P<0.05或P<0.01);7例患者表现为病毒学无应答,其体内HBV DNA水平均与在基线时(6.39log10拷贝/ml)无明显差异(P>0.05)。经14d的诱导培养后,病毒学应答者CIK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CD3+CD56+细胞比例为17.21%,明显高于无应答者(8.97%,P<0.05)。经CIKs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者pDCs频率由治疗前的0.27%上升至治疗后4周的0.39%(P<0.05)和治疗后12周的0.34%(P<0.05),而病毒学无应答者无明显改变。CIK细胞回输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治疗慢性乙肝安全性好,能抑制HBV复制,其机制部分是通过提高pDCs频率实现的。
- 汤紫荣施明张冰福军亮张晖王福生
- 关键词:树突细胞
- 中国汉族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的CCR2-64I和CCR5-C927T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的CCR2-64I和CCR5-C927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方法 用试剂盒提取中国889例汉族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组DNA,随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889例个体中,野生型CCR2-64I等位基因纯合子(基因型64V/64V)有570例,杂合子(64V/64I)298例,突变纯合子(64I/64I)21例,所占百分比分别是64.1%、33.5%和2.36%,CCR2-64I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1913。在889份基因样品中,有93例经过CCR5-C927T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CCR5-C927T纯合子(基因型C/C)为63例,占67.7%;杂合子(C/T)为26例,占28.0%;突变纯合子基因型(T/T)为4例,占4.3%;CCR5-C927T等位基因频率为0.183。统计分析表明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上述两种等位基因多态性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结论 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土生土长的中国汉族人群中CCR2-64I和CCR5-C927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综合评估中国人群对HIV-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同时为深入研究HIV-1抗性基因在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王福生施红金磊雷周云洪卫国张冰徐东平宋晓元李跃旗
- 关键词:CCR2-64I等位基因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