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寿命损失年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系
  • 2篇血管系统
  • 2篇死亡率
  • 2篇气温
  • 2篇温度
  • 2篇门诊
  • 2篇门诊量
  • 2篇疾病死亡
  • 2篇健康
  • 2篇交互影响
  • 2篇儿童
  • 2篇PM2.5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减排
  • 1篇对心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饮用

机构

  • 9篇北京市昌平区...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李静
  • 7篇王焕新
  • 7篇赵明强
  • 7篇屈龙
  • 6篇刘起勇
  • 3篇刘小波
  • 3篇李京
  • 3篇高景宏
  • 3篇邢英杰
  • 2篇吴海霞
  • 2篇徐颖
  • 2篇丁小栋
  • 2篇王君
  • 1篇唐文革
  • 1篇李刚
  • 1篇杜婧
  • 1篇罗书全
  • 1篇李丽萍
  • 1篇许磊
  • 1篇张桂斌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2018年北京市昌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监测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影响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的因素,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昌平区2012-2018年15个涉农镇内农村自备井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菌数和菌落总数的监测结果,以及自备井的基本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合格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检测1082件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总体合格率为72.18%,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8.52%、72.55%和95.01%。微生物综合指标、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4.548,P<0.001;χ^(2)=8.095,P=0.04;χ^(2)=15.954,P<0.001)。枯水期微生物综合合格率、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80.40%、80.77%和97.59%,均大于丰水期(χ^(2)=33.530,P<0.001;χ^(2)=33.816,P<0.001;χ^(2)=15.281,P<0.001);未消毒、按要求消毒及偶尔消毒的自备井以上指标的合格率不全相同(χ^(2)=23.289,P<0.001;χ^(2)=22.510,P<0.001;χ^(2)=10.643,P=0.005);非山区以上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59.38%、60.07%和93.40%,均大于山区(χ^(2)=34.562,P<0.001;χ^(2)=34.640,P<0.001;χ^(2)=7.438,P=0.006);浅井、深井和泉水微生物综合指标、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不全相同(χ^(2)=38.742,P<0.001;χ^(2)=38.829,P<0.001),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亦不全相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为山区、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为影响水样微生物指标的综合合格率的因素。结论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其合格率,建议完善并加强消毒管理,加强饮水安全健康教育。
屈龙赵明强王焕新邢英杰张菁李静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影响因素
重庆市逐日温度对人群死亡及寿命损失年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量化逐日温度对重庆市人群死亡率及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0-2013年重庆市主城区全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空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拟合逐日平均气温与逐日死亡数及逐日YLL的关系,分析高温和低温对不同疾病别、不同人群死亡率及YLL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日死亡数和日YLL呈"U"或"W"形。高温当日可增加人群死亡风险,累积滞后效应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持续2周;低温滞后1周后才表现出危害效应,持续时间长达30 d。高温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 ℃,人群非意外、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7 d累积相对危险度(CRR)分别为1.05(95%CI:1.03~1.07)、1.08(95%CI:1.05~1.11)、1.05(95%CI:1.01~1.09),YLL分别为23.81(95%CI:12.31~35.31)年、14.34(95%CI:8.98~19.70)年、4.43(95%CI:1.64~7.21)年;低温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 ℃,人群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14 d CRR分别为1.06(95%CI:1.04~1.08)、1.09(95%CI:1.06~1.12)、1.06(95%CI:1.02~1.11);YLL分别为23.34(95%CI: 10.04~36.64)年、16.39(95%CI:10.19~22.59)年、2.61(95%CI:-0.61~5.82)年。高温和低温对≥65岁年龄组的影响明显大于〈65岁年龄组。高温时,女性死亡率大于男性,男性的YLL大于女性;低温时,女性的死亡率和YLL均大于男性。结论 重庆市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和YLL,≥65岁年龄组的人群更敏感, 高温对年轻男性影响较大,低温对女性和老年男性影响较大,应有针对性保护极端温度敏感人群。
李静罗书全丁贤彬杨军李京刘小波高景宏许磊唐文革刘起勇
关键词:温度死亡率寿命损失年
气候变化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正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儿童由于其特有的生理代谢和行为认知特点,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本文通过综述气候变化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相应的适应和减缓措施,可为预防和控制气候变化相关伤害、疾病和死亡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高景宏李丽萍王君刘小波吴海霞李京李静刘起勇
关键词:气候变化儿童健康
北京市昌平区大气NO2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及寿命损失年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昌平区大气NO2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及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昌平区2014—2017年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及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NO2对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及YLL。结果北京市昌平区大气NO2日均浓度为34.8μg/m3,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均死亡5.2例,平均YLL为59.0年。滞后第1天NO2每增加10μg/m3,0~65岁组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寿命损失为0.81年。滞后第14天时,NO2每增加10μg/m3,全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为0.004%(95%CI:0.001%~0.007%),男性及>65岁组分别为0.006%(95%CI:0.002%~0.011%)和0.004%(95%CI:0.001%~0.008%);滞后第14天时,NO2每增加10μg/m3,全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寿命损失为0.22年,男性及65岁以上组人群分别为0.23年和0.15年,而对女性及0~65岁组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大气NO2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和YLL,以男性和65岁以上人群更敏感。
王焕新李静屈龙赵明强丁小栋谢春新
关键词:寿命损失年
北京市昌平区18~75岁人群肺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北京市昌平区18~75岁人群肺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昌平区2330名18~75岁的常住居民,收集一般情况、行为危险因素、健康状况和居住环境,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和1 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肺功能的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2232人,平均年龄为(43.8±13.8)岁,其中男性1131人(50.7%),女性1101人(49.3%);FVC、FEV1和FEV1/FVC分别为(3.0±1.2)L、(2.6±0.8)L和85.2%。经多元回归分析,影响FVC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BMI和在家是否烹饪(P均<0.05);影响FEV1的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在家是否烹饪、家中是否有新风系统、近3年内是否装修过(P均<0.05);影响FEV1/FVC的因素为年龄、是否被动吸烟、居住地100 m内是否有交通干道(P均<0.05)。结论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FVC、FEV1越低。同时需降低室内空气污染,远离交通干道,减少被动吸烟,从而避免人群肺功能受损。
李静王焕新屈龙赵明强邢英杰徐颖杜婧李刚
关键词:肺功能多元线性回归
PM2.5对北京市昌平区居民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短期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定量评估北京市昌平区空气中粒径≤2.5 μm的颗粒物(PM2.5)对居民心血管系统疾病累积超额死亡率(CER)及寿命损失年(YLL)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户籍人群的死亡个案资料、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资料及气象资料,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不同滞后天数PM2.5浓度对不同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CER及YLL的影响。结果 PM2.5对心血管系统疾病CER和YLL的危害效应分别在滞后7 d和9 d时开始显现,滞后14 d时达到最大,持续时间长达21 d。累积滞后21 d时,PM2.5每增加10 μg/m3,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CER为0.021%(95%CI:0.004%~0.038%),YLL为1.47(95%CI:0.23~2.70)年。PM2.5对男性及≥75岁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CER和YLL影响更大。结论 PM2.5可以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和YLL。
李静王焕新屈龙赵明强丁小栋谢春新刘起勇
关键词:空气污染寿命损失年
北京市常住居民对低碳减排健康共益认知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北京市常住居民对低碳减排健康共益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北京市房山、海淀、怀柔和东城区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样本量通过Kish—Leslie公式计算,根据目标人群各年龄、性别分组的比例,分别在各社区选取相同性别和年龄比例的90份样本进行调查,采用疋。检验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变量。结果在369名调查对象中,熟悉低碳减排健康共益者为12.7%。年龄(OR=0.98)、对气候变暖的态度(OR=0.72)、家庭人均月收入(0R=1.27)、对空气污染的态度(OR=1.59)和低碳生活方式(OR=2.36)等,是影响调查对象低碳减排健康共益认知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低碳减排健康共益的认知,受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家庭收入),对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的态度及低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制定和实施低碳减排的舆论宣传、政策措施时,应考虑纳入这些因素。
高景宏张永王君陈华洁张桂斌刘小波吴海霞李京李静刘起勇
关键词:低碳减排
细颗粒物和气温对北京市昌平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交互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定量评估细颗粒物(PM2.5)和日平均气温对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交互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某医院儿科门诊资料、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资料及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中的反应平面图法和温度分层法评估PM2.5和气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交互影响。结果采用温度的P25,P75分位数将温度分为低温层、适宜温度层和高温层后,累积滞后14 d,PM2.5每升高10μg/m3,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相对危险度为1.003(0.994~1.011)、1.015(1.007~1.023)和1.039(1.021~1.057),与适宜温度相比,高温时PM2.5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总量的影响更大(P<0.05)。结论 PM2.5和高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有交互作用,温度越高,PM2.5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越大。
李静李京王焕新屈龙赵明强邢英杰刘起勇
关键词:细颗粒物气温儿童
北京市昌平区温度热效应对非意外死亡及寿命损失年影响的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温度热效应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及寿命损失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7年昌平区全人群死亡个案数据、气象数据及环保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拟合逐日平均气温与逐日死亡数及逐日YLL的关系,定量估计热效应对死亡率及寿命损失年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热效应的影响急促而短暂,持续4 d。热效应在累积滞后4 d时,温度每升高1℃,人群非意外死亡的累计超额死亡率为0. 030%(0. 011%, 0. 049%),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 020%(-0. 005%, 0. 046%),0. 044%(0. 014%,0. 073%);(0~65)岁年龄组和65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0. 038%(0. 002%,0. 075%)和0. 028%(0. 005%,0. 050%),人群非意外死亡寿命损失年为5. 38(1. 76,9. 00)年,男性为2. 00(-0. 79,4. 79)年,女性为3. 04(0. 67,5. 40)年,(0~65)岁组为3. 97(0. 76,7. 18)年,65岁以上组为1. 01(-0. 58,2. 60)年。结论热效应使非意外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增加,女性及65岁以下人群的增加幅度大于男性和65岁以上人群。采用预警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十分必要。
李静赵明强王焕新屈龙
关键词:寿命损失年
昌平区PM_(2.5)和气温对日门诊量的交互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PM_(2.5)和日平均气温对医院日门诊量的交互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昌平区某医院2014—2017年门诊资料,以及同期昌平区的PM_(2.5)、SO_2、NO_2浓度资料和气象资料,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采用反应平面图法和温度分层法定性和定量评估PM_(2.5)和气温对医院日门诊量的交互影响。结果日门诊量受日均气温和PM_(2.5)的双重影响,并且在低温时,日门诊量随着PM_(2.5)浓度升高而增加。按照第10、90百分位数(P10、P90)将日平均气温分为低温、适宜温度和高温,低温条件下,累积滞后7天时,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日门诊总量、内科日门诊量、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和内科循环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累积超额危险度(CER)分别为0.147%(95%CI:0.085%~0.209%)、0.161%(95%CI:0.096%~0.226%)、0.100%(95%CI:0.037%~0.163%)和0.179%(95%CI:0.091%~0.267%);与适宜温度比较,低温与PM_(2.5)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温与PM_(2.5)对日门诊量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能增强PM_(2.5)对日门诊量的影响,低温条件下应加强空气污染防护。
李静王焕新屈龙赵明强徐颖刘玉秀李京刘起勇
关键词:PM2.5气温门诊量交互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