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450 被引量:2,133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化学工程
  • 8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3篇理学
  • 31篇文化科学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电子电信
  • 17篇经济管理
  • 14篇机械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电气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7篇语言文字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核科学技术
  • 6篇文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艺术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图像
  • 16篇催化
  • 15篇教学
  • 13篇纳米
  • 12篇甲基
  • 12篇改性
  • 12篇丙烯
  • 11篇视频
  • 10篇复合材料
  • 10篇EXAFS
  • 10篇复合材
  • 9篇中间体
  • 8篇分子
  • 7篇射流
  • 7篇噻唑
  • 6篇英语
  • 6篇水印
  • 5篇水印算法
  • 5篇羟基
  • 5篇机械臂

机构

  • 101篇天津大学
  • 67篇沈阳化工学院
  • 53篇中国科学院
  • 48篇沈阳化工大学
  • 46篇西南科技大学
  • 40篇郑州大学
  • 33篇北京化工大学
  • 24篇河南商业高等...
  • 2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1篇中国中化集团...
  • 12篇北京理工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 3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沈阳化工研究...

作者

  • 427篇张静
  • 32篇孔祥文
  • 32篇谢亚宁
  • 31篇胡天斗
  • 21篇张华
  • 18篇苏育挺
  • 16篇吴剑华
  • 16篇刘涛
  • 15篇龚斌
  • 15篇王娜
  • 14篇刘满禄
  • 12篇王姮
  • 12篇王蕾
  • 10篇张春田
  • 8篇孟明
  • 8篇李雅侠
  • 8篇孟庆尧
  • 8篇张静
  • 7篇钟登华
  • 6篇方庆红

传媒

  • 19篇沈阳化工学院...
  • 12篇核技术
  • 10篇河南商业高等...
  • 8篇过程工程学报
  • 8篇传感器与微系...
  • 7篇电子测量技术
  • 7篇计算机工程与...
  • 7篇西南科技大学...
  • 6篇农药
  • 6篇北京同步辐射...
  • 6篇北京教育(高...
  • 5篇化学工业与工...
  • 5篇化工学报
  • 5篇化学试剂
  • 5篇计算机工程
  • 5篇天津大学学报...
  • 5篇辽宁化工
  • 5篇材料研究学报
  • 5篇当代化工
  • 5篇精细化工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20篇2019
  • 14篇2018
  • 12篇2017
  • 20篇2016
  • 24篇2015
  • 28篇2014
  • 16篇2013
  • 34篇2012
  • 26篇2011
  • 19篇2010
  • 24篇2009
  • 15篇2008
  • 20篇2007
  • 16篇2006
  • 16篇2005
  • 26篇2004
4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鸦雀无声”谈翻译的多样性
2009年
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它的艺术美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的范畴。翻译的标准具有多样性,在翻译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红楼梦》中,同一个成语反复出现,但由于汉语言的丰富性,在具体的语境中他们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如果译词千篇一律,译文就显得词语贫乏、枯燥无味。杨宪益和戴乃迭英译的《红楼梦》就充分地显示了翻译中的多样性。其中对"鸦雀无声"一词的多样性翻译,尤其值得玩味。
张静
关键词:翻译标准《红楼梦》多样性
葡萄糖-木糖共利用对重组大肠杆菌合成D-1,2,4-丁三醇的影响
2021年
研究共利用葡萄糖、木糖对重组大肠杆菌合成D-1,2,4-丁三醇(BT)的影响,并优化混合底物时重组菌株合成丁三醇的培养条件。通过敲除影响磷酸转移酶系统(PTS)运行的基因,构建共利用葡萄糖-木糖的合成BT重组菌株,考察了mtfA敲除及mlc过表达菌株MJ133k-ΔmtfA-PTMXM的摇瓶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分别敲除基因ptsG、mtfA和pgi,可使菌株能同时利用木糖及葡萄糖并促进BT合成。菌株MJ133k-ΔmtfA-PTMXM合成BT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采用1.5×LB培养基,加入10 g/L CaCO_(3)以控制pH,发酵温度33℃,装液量为60 mL/250 mL;6 h时分别加入葡萄糖5 g/L及木糖20 g/L,24 h再次加入5 g/L葡萄糖,BT合成量达3.36 g/L,是未修饰菌株培养条件优化前BT合成量的4.15倍。表明葡萄糖、木糖共利用有效促进了重组大肠杆菌合成BT。
刘雪丹杨萌张静赵东旭
关键词:生物合成混合碳源发酵条件优化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甲胺磷、甲拌磷、氧化乐果、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和对硫磷的残留量。对每种农药作三种不同浓度(0.05、0.1、0.5)mg·kg-1添加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在74.3%~115%之间,变异系数在18.6%以内,最小检测浓度在0.0172~0.102mg·kg-1。
张静王蕾高春香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被引量:4
2007年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甲胺磷、甲拌磷、氧化乐果、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和对硫磷的残留量。对每种农药作3种不同浓度(0.05、0.1、0.5)mg·kg^-1添加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在74.3%。115%之间,变异系数在18.6%以内,最小检测浓度在0.0172—0.102mg·kg^-1。
张静王蕾王趱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
张力拉伸对PAN纤维热稳定化反应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在不同拉伸条件下,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热处理。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AN纤维热稳定化过程中,拉伸张力对纤维分子链聚集态结构及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AN纤维热处理过程中,施加张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纤维的环化反应。当热处理温度较低(180℃)时,施加张力可抑制环化反应的发生;热处理温度较高(大于200℃)时,拉伸张力有利于环化反应的发生。热处理过程中,施加张力,对PAN纤维结晶度影响较小,晶区取向和全取向度增加,晶粒尺寸增大。这是由于拉伸与温度双重作用影响了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导致参与环化反应的分子数量发生变化。
王彬张静袁俊崧徐樑华
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聚集态结构环化反应
对溴溴苄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对溴甲苯为原料,采用溶剂光溴化法合成对溴溴苄,考察了配比、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适宜工业化的工艺条件:四氯化碳为溶剂,150 W钨灯为光源,n(对溴甲苯)∶n(溴)1∶0.98,反应时间5.5 h,采用乙醇重结晶的后处理方法提纯减压蒸馏后的粗品,得到的产品纯度达98.5%,收率51%左右。
高春香王蕾张静
关键词:对溴甲苯
一锅法合成苯甲醛缩氨基脲被引量:13
2002年
以水合肼、尿素和苯甲醛为原料 ,一锅法合成苯甲醛缩氨基脲 ,该工艺中间产物氨基脲不以氨基脲盐酸盐形式分离 ,直接与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 ,且不产生含肼废水。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n (H2 NNH2 ·H2 O)∶n (H2 NCONH2 )∶n (C6H5CHO) =1 0∶2 0∶0 8,氨基脲合成反应温度 98~ 10 1℃ ,反应时间 3~ 4h ;缩合反应pH =3~ 4 ,滴加时间 1 5h ,室温搅拌 2h ,回流 1h ,产物收率为 98.0 %。
孔祥文张静
关键词:中间体水合肼尿素苯甲醛一锅法
富钙钛矿型高炉矿渣的光催化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以高炉矿渣为原料,经酸、碱浸提得富钙钛矿型高炉矿渣,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组分、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物研究了投加量、溶液pH值及降解时间对富钙钛矿型高炉矿渣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5 g·L^(-1),溶液pH值为3、经紫外-可见光照5 h后,其光催化降解率可达到97.06%。
张静胡文远石小璐杨定明吴亚东
关键词:钙钛矿高炉矿渣甲基橙光催化
一种异噻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噻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Image file="DDA0000139534420000011.GIF" he="139"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
康卓张静孙芹关爱莹梁博李淼王军锋宋玉泉刘长令
文献传递
纤维素选择性氧化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从纤维素氧化原理简单介绍了纤维素选择性氧化,综述了高碘酸盐、稳定的氮氧自由基、非稳定的氮氧自由基三种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剂,以及它们选择性氧化纤维素的过程、原理和方法,对比说明高碘酸钠是目前选择性氧化纤维素C2和C3羟基最有效的氧化剂,稳定和非稳定的氮氧自由基是选择性氧化纤维素伯羟基最有效的氧化剂。展望了对于非选择性氧化的氧化剂,寻找合适的反应条件减少它们非选择性氧化部分,并减少氧化过程中对纤维素的降解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张静林胜利
关键词:纤维素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