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师
  • 3篇药物
  • 3篇药学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师
  • 2篇毒性
  • 2篇药物毒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脂质
  • 2篇脂质体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吸入
  • 2篇细菌
  • 2篇效果及影响
  • 2篇两性霉素
  • 2篇两性霉素B脂...
  • 2篇耐药
  • 2篇康唑
  • 2篇急性肾损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泰州市人民医...
  • 2篇淮安市第三人...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吴晓丽
  • 8篇张赟
  • 7篇陈丽娟
  • 7篇朱虹
  • 5篇王经纬
  • 3篇杨康群
  • 2篇王昕雯
  • 2篇梁茂本
  • 2篇刘金永
  • 1篇何栋成
  • 1篇庄旭琴
  • 1篇孔敏
  • 1篇孙俊
  • 1篇李进冬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制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属性层次模型赋权法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AHM-TOPSIS)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本院2020年6月归档的50份门诊癌痛专用病历(A组,150例次记录)书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书写质量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Ci值),并统计各评价指标不规范病历构成比。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干预,并对干预后2021年10月归档的50份癌痛专用病历(B组,156例次记录)书写质量进行同法再评价,比较干预前后病历书写规范性及各评价指标不规范病历构成比的差异。结果建立的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包括办理专用病历所需材料完整性、疼痛相关主诉及病史记录、疼痛既往药物治疗过程的具体描述、疼痛的常规评估及记录、疼痛的量化评估及记录、疼痛的全面评估及记录、疼痛的动态评估及记录、疼痛药物选择合理性、药物用法用量合理性、合理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镇痛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记录、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及处理记录共12项指标。干预前A组病历中,Ci≥0.6的病历占62.0%(93/150);干预后B组病历中,Ci≥0.6的病历占84.6%(13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A组病历中,疼痛的全面评估、不良反应预防、量化评估及动态评估记录的不规范病历构成比较高,分别为64.0%(96/150)、55.3%(83/150)、54.7%(82/150)、52.7%(79/150);干预后B组病历中,上述不规范病历构成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0.6(79/156)、35.9(56/156)、32.1(50/156)、39.7(62/156)(均P<0.05)。结论建立了基于德尔菲法及AHM-TOPSIS的门诊癌痛专用病历综合评价标准;对门诊癌痛专用病历实施综合评价及干预后,病历书写质量有所提升。
吴晓丽梁茂本庄旭琴秦海艳秦孝峰贾冬梅陈佳佳
关键词:癌性疼痛病历干预研究
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教学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价学员满意度,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学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55名学员对培训基地教学总满意度评分为4.52,满意率达90.05%。统计学差异分析显示,理论成绩良好组与非良好组的学员职称、培训专业、第一学历、工作年限、药学及临床带教老师工作年限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级及以上职称、专科培训、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年限、临床及药学带教老师工作年限长对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成绩均为有利因素(OR=3.778、3.75、3.273、1.351、1.736、1.59,均P<0.05)。结论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教学实施效果良好,培训学员职称、学历、培训专业、工作年限及临床与药学带教老师的工作年限是理论成绩的影响因素。
吴晓丽曹长春朱虹秦海艳张赟何栋成
关键词:临床药师影响因素
舒血宁注射液单用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单用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0月,查找舒血宁注射液单用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按Cochrane手册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2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值比(OR)合并值为4.51(95%可信区间为3.16~6.4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加权均数差(WMD)合并值为-0.91(95%可信区间为-5.55~3.72)。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舒血宁注射液,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现有的研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上述结论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刘金永王经纬吴晓丽王昕雯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
高剂量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高剂量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的158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替加环素使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负荷剂量200 mg,维持剂量100 mg q12h)78例和推荐剂量组(负荷剂量100 mg,维持剂量50 mg q12h)80例,观察2组患者使用替加环素的疗效、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推荐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1%(49/80)和77%(60/78),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PCT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种剂量均能够显著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较推荐剂量具有更高治疗有效率,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两种剂量均可诱导凝血功能障碍。
陈丽娟朱蕻潮吴晓丽杨康群秦海艳孙俊
关键词:替加环素革兰阴性菌血液凝固
多黏菌素B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疗效与肾毒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高剂量多黏菌素B与标准剂量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治疗方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肾损伤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的90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多黏菌素B使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1·d?1,31例(34.4%)]和标准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1·d?1,59例(65.5%)],观察两组患者多黏菌素B的疗效、肾功能的变化及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结果高剂量组日均多黏菌素B剂量和疗程分别为(2.98±0.45)万U/kg和(9.16±4.15)d,标准剂量组分别为(1.73±0.35)万U/kg和(7.32±3.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6,P<0.01;t=2.04,P=0.04);高剂量组有效率为83.9%(26/31),标准剂量组有效率为61.0%(3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P=0.03)。标准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55.00(37.00,92.47)和50.10(34.00,156.0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8,P=0.07),45.8%(27/59)的患者发生AKI;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69.40(47.00,94.70)和116.20(59.20,213.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P<0.01),67.7%(21/31)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AKI;两组AK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4)。高剂量组30 d病死率为32.3%(10/31),因AKI死亡4例,标准剂量组30 d 病死率为49.2%(29/59),因AKI死亡1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6,P=0.12;χ^(2)=0.25,P=0.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高剂量多黏菌素B(调整OR=2.662,95%CI 1.082~6.549,P=0.03)与AKI发生独立相关。结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使用高剂量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有效率,AKI发生率显著升高。
陈丽娟吴晓丽杨康群秦海艳朱蕻潮
关键词:多粘菌素B药物毒性药效动力学
阿司匹林肠溶片导致便秘1例被引量:1
2017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高血压病史8年,口服卡托普利片12.5mg bid降压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5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qn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前,患者诉经阳光照射后,颈部、胳膊处皮肤瘙痒。药师分析后,考虑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引起的光敏反应,建议患者暂停服用阿司匹林,并注意防晒。停用1周后,患者诉皮肤瘙痒症状消失,并反映长期便秘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药师进一步了解后,
王经纬吴晓丽张赟朱虹秦海艳陈丽娟
关键词:阿司匹林便秘
伏立康唑致皮肤色素沉着1例被引量:2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有慢性阻塞性肺、肺部真菌感染病史。因反复咳痰喘10余年、加重8d于2015年4月8日入院。
王经纬吴晓丽张赟
关键词:伏立康唑色素沉着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61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两性霉素B脂质体相关AKI分为AKI组23例(37.7%),非AKI组38例(62.3%)。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AMB使用累积剂量及治疗前血清钾水平在诊断AKI方面的能力。结果有23例病人在使用L-AMB治疗过程中发生AKI,AKI发生率为37.7%。L-AMB疗程、累积剂量、日剂量,L-AMB治疗前血钾水平在AKI及非AKI两组病人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累积剂量是发生L-AMB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95%CI:(1.08,1.98),P=0.014];在L-AMB治疗前低血钾水平是发生L-AMB相关AKI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0.05,95%CI:(0.01,0.43),P=0.007]。累积剂量和治疗前血钾水平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88(0.79,0.98)、0.88(0.79,0.96),灵敏度分别为86.9%、81.5%,特异度分别为89.4%、86.9%。结论L-AMB累积剂量及治疗前低血钾水平均是L-AMB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L-AMB相关AKI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且累积剂量的诊断价值大于治疗前低血钾水平。
陈丽娟朱蕻潮吴晓丽杨康群秦海艳王昕雯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侵袭性真菌感染急性肾损伤药物毒性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以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靶腺激素补充顺序及激素不良反应实施全程化药学监护。结果对本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患者入院时全身乏力,伴恶心、呕吐,给予糖皮质激素氢化泼尼松,静脉滴注第4天清晨出现躁狂、幻视症状等精神异常表现,临床药师建议更改激素治疗方案,后停用糖皮质激素,给予地西泮肌肉注射后症状好转,不良反应消失。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张赟王涛秦海艳吴晓丽朱虹王经纬
关键词: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维A酸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致甘油三酯升高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维A酸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对甘油三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25例,两组治疗前均测定甘油三酯水平,对照组给予抗炎和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A酸片口服,每次10 mg,每天3次;两组治疗后再次复查甘油三酯水平。每组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水平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_1检验,两组间的甘油三酯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_2检验。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9.05±1.61)天,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1.09±0.64)mmol·L^(-1)、(1.25±0.47)mmol·L^(-1),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_1=0.623,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8.47±1.64)天,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1.27±0.45)mmol·L^(-1)、(2.39±0.85)mmol·L^(-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_1=5.488,P<0.01),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1.095,P>0.05),治疗前两组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_2=1.035,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_2=5.039,P<0.01)。结论维A酸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过程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治疗后早期监测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秦海艳陈丽娟吴晓丽朱虹张赟朱蕻潮
关键词:维A酸寻常型银屑病甘油三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