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志鹏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爱惜邦线和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5号爱惜邦线(ETHIBOND,聚酯不可吸收缝合线)与7号单股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20例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模型,分为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每组10例,对骨折模型进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测量骨折断端间的压力、500次疲劳试验后骨折断端的移位,以及静态牵拉试验中弹性模量、断端分离(1 mm和2 mm)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结果: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在疲劳试验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但钢丝组每50个循环次数时最小载荷(10 N)对应的骨折断端的移位均小于爱惜邦线组(P<0.05),同时钢丝组骨折固定后断端间的压力、静态牵拉试验中内固定的弹性模量、断端分离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均大于前者(P<0.05)。结论:爱惜邦线和钢丝在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时均能提供良好的固定,但钢丝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 殷志鹏戚晓阳邱旭升郑冲王骏飞陈一心
-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生物力学张力带固定钢丝
- 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36例37处创伤。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36岁。均为创伤后发生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位于胫腓骨24例25处,股骨6例6处,尺桡骨2例2处,跟骨3例3处,锁骨1例1处。发病至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时间为0.5~36.0个月,平均6.2个月;其中15例患者为急性感染(病程<3个月)。一期手术去除内固定物后,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的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并在骨缺损处填充含抗生素骨水泥块;彻底清创后如果存在骨折不稳,则以外固定支架或石膏予以稳定;术后给予敏感抗生素。二期(一般一期术后6~8周)取出骨水泥,小心保护由骨水泥诱导形成的诱导膜,并在诱导膜内填充颗粒状自体髂骨。结果清创术后患者住院时间17~30 d,平均22.2 d;二期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 d。16例清创术后行局部皮瓣移位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者,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股骨骨折患者术后11个月感染复发改行Ilizarov技术治疗;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感染复发最终行截肢术;1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清创术后感染未能控制,后行多次清创术并最终行踝关节融合;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失访;余32例33处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年。感染控制率91.7%(33/36)。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无再骨折发生。其中1例股骨干骨缺损患者侧方成角15°,下肢短缩1.5 cm;7例出现钉道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钉道护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时,6例关节周围骨缺损患者邻近关节功能受限。结论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操作简便,不受限于骨缺损大小,疗效满意。
- 邱旭升陈一心戚晓阳殷志鹏张岩王震
- 关键词:感染性骨缺损清创骨水泥
- 连续微波照射对骨髓炎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 目的 探索连续的治疗波段内的微波对于引发骨髓炎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以协助骨髓炎治疗。方法 使用ATCC29213菌株进行试验,初次传代24h后稀释至10^3/mL,分空白、水浴以及微波组,每次试验每组6例,每例5...
- 殷志鹏王震邱旭升陈一心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微波骨髓炎
- 大鼠胫骨急性骨髓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8年
- 本实验通过对大鼠胫骨近端植入不同量细菌后评价其感染成功率及死亡率,以确定大鼠胫骨骨髓炎动物模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细菌用量,为骨感染的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胫骨急性骨髓炎模型的建立。
- 肖吉王震邱旭升戚晓阳殷志鹏陈一心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胫骨近端骨感染死亡率
- 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例创伤性大段骨缺损患者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41.6岁(18~61岁)。胫骨8例,股骨2例;平均骨缺损长度为5.1cm(2~15cm)。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骨缺损:一期彻底清创,骨缺损处填充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外固定支架固定,5例患者同时行皮瓣修复术;所有患者急诊行一期手术,受伤至一期手术时间平均为8.1h(4—13h)。二期取出骨水泥,取自体髂骨植入骨缺损处,如自体骨量不足,取同种异体骨补充。根据患者自身及软组织情况决定是否改行内固定:本组1例患者改行内固定,其余9例患者保留外固定。结果1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8年(1.0~5.5年)随访。末次随访时除1例患者因植骨量少、未愈合外,其余9例患者骨折全部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7.1个月(5—9个月)。1例患者骨折愈合后7个月出现应力性骨折,经保守治疗后再次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取髂骨侧大腿前外侧麻木。3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下肢短缩畸形、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大段骨缺损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 邱旭升戚晓阳殷志鹏张岩王震陈一心
- 关键词: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