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家蚕
  • 4篇基因
  • 3篇连锁图
  • 2篇微卫星
  • 2篇进化
  • 2篇进化研究
  • 2篇基因组
  • 2篇茧层
  • 2篇茧质
  • 2篇茧质性状
  • 2篇分子标记
  • 2篇分子连锁图
  • 2篇QTL
  • 2篇AFLP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序列
  • 1篇性状
  • 1篇遗传连锁图
  • 1篇遗传连锁图谱

机构

  • 13篇西南农业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作者

  • 13篇鲁成
  • 13篇李斌
  • 8篇向仲怀
  • 5篇赵爱春
  • 5篇夏庆友
  • 4篇周泽扬
  • 4篇陈大霞
  • 4篇司马杨虎
  • 3篇孙德斌
  • 2篇颜虹
  • 2篇张烈
  • 2篇徐海明
  • 1篇钱吉凤
  • 1篇童晓玲
  • 1篇代方银
  • 1篇普孝英
  • 1篇藤井博
  • 1篇钱敏
  • 1篇李关荣
  • 1篇钱荷英

传媒

  • 5篇蚕业科学
  • 3篇Journa...
  • 2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虫sHSP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低分子量热激蛋白 (sHSP)广泛存在于生物界 ,不同组织的sHSP是紧密相关的 ,主要的HSP具有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 ,HSP基因的保守性可以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昆虫纲的 2个目 4个种的sHSP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 ,它们在系统演化上形成两大分支 ,基本代表了其在经典分类上的地位 ;但Bmhsp 2 1.4与其它家蚕及昆虫sHSP在演化上存在极大的分歧 ,在进化上可将Bmhsp 2 1.4与其它 5种家蚕sHSP划分为两大类群 ,推测其在家蚕的演化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另外 ,果蝇致死因子Dml(2 )efl与家蚕的
李斌夏庆友孙卫忠鲁成周泽扬
关键词:昆虫SHSP基因系统进化
家蚕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利用AFLP技术,对家蚕品系C100和大造的回交一代BC1群体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等4个重要经济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11个QTLs,其中控制全茧量的QTLs有2个,分别定位在第6,19两个连锁群上;控制茧层量的QTLs有3个,分别定位在第3,14,19三个连锁群上;控制茧层率的QTLs有3个,分别定位在第2,11,15三个连锁群上;控制蛹体重的QTLs有3个,分别定位在第2,14,19三个连锁群上.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不同的增效QTLs进行聚合,为优质高产家蚕新品种的选育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鲁成李斌赵爱春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QTL定位茧层率AFLP遗传连锁图谱
家蚕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组学分析被引量:29
2004年
细胞色素P450参与许多基础代谢过程,确保有机体避免外源复合物对它们的伤害.将预测的家蚕基因同已知的P450基因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在家蚕基因组中发现86个可能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初步将它们归于32个P450亚家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果蝇与家蚕中的分布规律具有总体上的相似性,但在某些P450基因家族中的分布也有差异.特别是在CYP4A,CYP4C,CYP4D,CYP6A,CYP6AE,CYP6B和CYP9A等7个亚家族中P450s差异分布更明显.进一步将这些P450基因的DNA序列与家蚕ESTs进行核酸序列比对,其中49个可能P450基因发现有ESTs证据,证明了这些基因在转录水平的真实性.
李斌夏庆友鲁成周泽扬向仲怀
关键词:CYP比较基因组学基础代谢蛋白质序列
蜜蜂EST中的微卫星分析(英文)被引量:26
2004年
为加速分子标记在蜜蜂遗传、进化与行为等方面的利用 ,分析了简单重复序列 (SimpleSequenceRepeats,SSRs)在蜜蜂EST中的分布频率与密度。所分析的蜜蜂EST数据集包含 15 86 9条序列 ,总长为 7 9Mb。结果显示 ,蜜蜂ESTs中SSRs的频率为 1/ 0 5 2kb ,其中 6碱基重复基序占总SSRs的 4 5 0 % ,是最丰富的重复单元 ,而 2、1、3、4与 5碱基重复基序分别占总SSRs的 17 9%、14 1%、11 6 %、9 2 %和 2 2 %。同时 ,在各种SSRs重复单元中 ,富含A碱基的重复单元占据优势地位 ,如 :A、AT、AG、AC、AAT、AAG、AAC、AAAT、AAAG、AAAAG、AAAAT、AATAT、AAAAAG和AAAAAT重复基序 ,而富含G碱基的重复单元在基因编码区中含量较低。进一步分析显示 :蜜蜂SSRs在冗余与非冗余EST数据集中的分布频率与密度相似 ,仅存在极小的偏差 。
李斌夏庆友鲁成周泽扬
关键词:蜜蜂EST微卫星SSR
家蚕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绿茧基因定位被引量:28
2004年
利用改进的AFLP技术 ,对家蚕品系C10 0 和大造的回交一代BC1群体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经 2 8对引物组合的选择性扩增 ,共获得了 395 6条带 ,平均每对引物产生 14 1 3条带 ,获得多态性带只有 10 18条 ,多态性带的比率为 2 5 7%。其中 6 93(6 8 1% )个多态性位点符合 1∶1孟德尔分离比例。利用Mapmaker/Exp 3 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 ,构建了一张含有 4 0 8个标记位点、33个连锁群、总图距为 36 76 7cM的连锁图谱 ,并将绿茧基因定位在该图谱的 2 2连锁群上 ,表明该连锁群与家蚕经典遗传学的第
赵爱春鲁成李斌普孝英周泽扬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分子连锁图谱AFLP
家蚕杂交分离系间的分子标记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以两个日系家蚕品种“湘晖”(P1)和“872”(P2)为亲本进行杂交,从F1自交的F2代开始,分别向茧丝量高和低两个方向进行选择。经过F2-F7共6代的同蛾区交配选择,获得了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A、C两个家系。用5组引物扩增所获得的617个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A、C两个杂交分离系的分子标记特征及其DNA多态性。结果显示P1能将更多的标记传给C系,亲本P2能将更多的标记传给A系,A系保留了更多的两亲共有的标记;A系含较稳定的特异性标记23个,C系含特异性标记7个,推测A系的这些特异性标记与家蚕某些经济性状有关;通过杂交分离系各世代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F6代同一家系内差异更小,A系与C系家系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即同蛾区交配到F6代系统就基本稳定。
司马杨虎陈大霞孙德斌何斯美钱荷英李斌鲁成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近亲交配分子标记
家蚕F_2代不同群体大小的作图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分别以群体大小 91、81、71、6 1、5 1和 4 5个个体为材料 ,分析了不同群体的作图效果 :相同参数条件下 ,随着群体的减小 ,分群数、不连锁标记数都表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 ;同一群体随着交换值的逐步减小 ,分群数、不连锁标记数和二联体数逐步增多 ,总图距和平均图距也相应变小 ;相同群体不同标记数在相同的作图参数条件下 ,随着标记数的减少 ,分群数有减少的趋势 ,但较多的标记群体其二联体数为最少 ,而进入连锁群的标记数和总图距有明显的降低趋势。根据Mapmaker分析对参数的设定要求和所研究的分群作图效果以 91个个体为最佳 ,认为家蚕F2 代作图群体至少不应小于 81个个体。
陈大霞司马杨虎张烈钱敏赵爱春李斌鲁成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分子图谱
不同标记数对家蚕茧质性状的QTL定位比较被引量:7
2004年
分析了家蚕茧质性状不同标记数的QTL定位效果 :6 92个标记和 5 4 2个标记的全茧量都是以基因互作效应为主 ,而茧层量、茧层率以及蛹体重性状既有加性也有显性和互作效应 ,且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之间的基本相关性相吻合 ;392个标记的分析结果与前两种类型有别 ,定位的总QTL组合数、QTL总数 ,以及效应显著的QTL数都表现最多 ,表明标记数减少反而定位出更多的QTL ,但 392个标记定位的QTL在连锁群的分布同全茧量与蛹体重、茧层量与茧层率之间的显著正相关不符合。分析认为 6 92个标记数的定位结果比较可靠。QTL的效应与贡献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 :QTL效应值与QTL贡献率的相关系数达 0 95以上 ,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QTL的效应值和贡献率的大小与QTL效应的显著性并无直接关系。
司马杨虎李斌陈大霞徐海明张烈孙德斌鲁成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茧质性状分子标记QTLS
家蚕显性赤蚁(Ia)的RAPD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家蚕赤蚁突变基因作为标志基因在遗传分析、连锁检索和基因定位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家蚕显性赤蚁Ia品种(09-041)与非显性赤蚁品种(08-101)杂交,经F1自交,取F2代的显性赤蚁与非赤蚁个体为材料,采取混合样品分析法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通过250个RAPD随机引物,分别在显性赤蚁与非显性赤蚁中获得扩增带1089条和1083条,共有220个引物在2个材料中有扩增片段,其中有8个引物在显性赤蚁中扩增出多态性特异带,有2个引物在非显性赤蚁中扩增出多态性特异带,有30个引物在2个材料中无扩增产物。实验初步获得8个与家蚕显性赤蚁基因可能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的Ia基因定位、克隆及遗传分析等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颜虹李斌张斌代方银鲁成
关键词:家蚕RAPD
家蚕茧质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QTLMapper2.0QTL作图软件,对F2群体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等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分别检测出7个、6个、2个、8个有显著效应分量的QTLs,分布于7个、5个、2个、7个不同的连锁群。控制全茧量、茧层量的QTLs一般存在复杂的上位性效应。对全茧量性状,有3对QTLs存在显著的加加上位性效应,其中1对还存在加显、显显互作;共有3个QTLs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1个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对茧层量QTLs,发现1 对QTLs存在极显著的各项遗传效应,包括上位性效应;1对QTLs被检测到显著的显显互作,1个QTL具有显著的显性效应,并与另一个QTL存在显著的加加互作。茧层率、蛹体重主要受加性或显性的QTLs作用,没有发现茧层率QTLs的上位性效应,蛹体重的有效QTL大都呈现显著的负向显性效应,只有一对QTLs存在显著的加加上位性效应。第2、3、4、11、13、24、34、37、40连锁群是两个或多个性状QTLs分布的共同连锁群。全茧量和茧层量存在共同的QTL 或染色体区域,育种上可通过适当选配,利用基因的互作效应,同步改良这两个性状。
司马杨虎李斌徐海明陈大霞孙德斌赵爱春鲁成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茧质性状QTL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