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黄土-古土壤
  • 2篇古环境
  • 2篇古土壤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示踪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第四纪
  • 1篇第四纪冰期
  • 1篇东秦岭
  • 1篇冬季风
  • 1篇动物迁徙
  • 1篇伊利石
  • 1篇伊利石结晶度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山地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示踪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泰山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4篇郝青振
  • 4篇张伟
  • 3篇彭淑贞
  • 3篇张伟
  • 2篇丁敏
  • 1篇许冰
  • 1篇乔彦松
  • 1篇徐钦琦
  • 1篇顾兆炎
  • 1篇张绪教
  • 1篇旺罗
  • 1篇袁宝印
  • 1篇朱丽东
  • 1篇李楠
  • 1篇刘平
  • 1篇何超
  • 1篇韩龙
  • 1篇张伟

传媒

  • 4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秦岭黄土物源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29
2016年
物源是黄土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东秦岭地区西北毗邻黄土高原,处于西北粉尘向东南传输的路径之上。东秦岭黄土物源存在较大争议,对东秦岭黄土物源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物源区古环境信息,为探究东砸冬季风古粉尘搬运和扩散提供关键证据,还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物源研究提供新线索。本文选取东秦岭南坡洛南盆地和商丹盆地4个黄土剖面,对其代表性样品进行全岩样品粒度和〈20μm组分的常量、微量元素组成研究,并与黄土高原黄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东秦岭黄土全岩样品的粒度组成与黄土高原西峰驿马关黄土相似,具有典型风成黄土特征;〈20μml组分的常量元素比值(TiO2/Al2O3)、稀土元素特征参数比值(Lan/Smn、Gdn/Ybn、Lan/Ybn、Eu/Eu*)、微量元素比值(Zr/Nb、Hf/Nb、Y/Nb、La/Nb、Th/Nb、Ta/Zr、Zr/Hf、Y/Ho)、常量和微量元素间比值(A1/Nb、Ti/Nb、Zr/Ti、Zr/A1)等与黄土高原西峰黄土有显著差异。根据风尘动力学研究,〈20μm组分可以在中等风暴条件下远距离搬运,东秦岭黄土〈20μm组分有可能与黄土高原黄土一样都来自西北荒漠区,但是上述地球化学证据排除了东秦岭黄土物质主要来自西北荒漠区的可能,这进一步印证了前人的结论。我们推测东秦岭原地风化物质和河流的冲积物等近源物质可能为东秦岭黄土的主要物源。
李楠郝青振张绪教高新勃韩龙张伟张伟彭淑贞旺罗许冰乔彦松
关键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古环境
黄土高原黄土沉积伊利石结晶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在黄土高原地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的伊利石结晶度是研究东亚夏季风的替代性指标,但以前对该指标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伊利石结晶度的时空对比分析。文章选取黄土高原地区位于南北横断面上的4个黄土-古土壤序列,分析了L6以来的代表性层位粘粒样品(〈2 μm)伊利石结晶度KI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每个剖面中,古土壤的伊利石结晶度KI值均高于其下覆黄土;在空间上,黄土KI值自西北向东南增加趋势较小,古土壤KI值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所有样品的KI值与反映风化成壤强度的指标,如磁化率和伊利石化学指数I (002)/I (001)值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特征充分说明黄土沉积中伊利石结晶度KI值的变化主要受风化成壤作用所致。由于黄土沉积的KI值空间变化趋势与黄土高原现代和过去气候格局变化相一致,因此伊利石结晶度指标KI值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有效指标。与冰期相比,间冰期时该指标南北变化梯度大,表明间冰期时黄土高原夏季风南北气候变化梯度大于冰期。
张伟张伟彭淑贞丁敏林海意何超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伊利石结晶度黄土高原
洛川黄土堆积粗颗粒变化记录与华北第四纪哺乳动物迁徙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典型的风尘堆积,气候干冷时期,西北冬季风加强,黄土堆积颗粒较粗,反之较细.据此对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非碳酸盐粗颗粒(0.10~0.0625mm)进行测试并绘制其变化曲线.结果显示第四纪时期出现过10次冬季风超级强盛事件,判定这些事件的地质年龄后,发现它们与欧洲阿尔卑斯山冰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黄土堆积非碳酸盐粗颗粒值可能是极端气候变化事件的替代性指标.第四纪时期,华北哺乳动物群曾出现4次迁徙事件,它们与10次冬季风超强事件有一定的联系,事件对古人类活动也显示了某些影响,说明极端气候事件与哺乳动物进化有明显的关系,是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袁宝印郝青振徐钦琦岳峰张伟张伟
关键词:冬季风第四纪冰期
鲁中山地北麓黄土-古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鲁中山地北麓的黄土沉积是我国东部平原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记录。目前,对这套沉积经历的风化成壤过程还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限制了轨道尺度古环境变化信息的挖掘。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鲁中山地北麓黑山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代表性的黄土L1和古土壤S1样品进行了粘土矿物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山黄土沉积的粘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和蛭石(含层间羟基矿物,简称HIM)为主,二者含量在70.9%~82.2%之间,而高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含量相对较少;与冰期黄土L1相比,间冰期古土壤S1含有较高的蛭石(+HIM)和高岭石,而伊利石、绿泥石和蒙脱石的含量相对较低,并且伊利石结晶度KI值和绿泥石风化指数(0.47/0.71 nm)显著增高。粘土矿物组合以及伊利石和绿泥石的化学风化特征表明古土壤经历了中等风化成壤作用,指示了暖温带湿润-半湿润的气候环境,夏季风显著增强。末次冰期黄土L1中含有较多碎屑成因的蛭石(+HIM),与已有黄土高原末次冰期黄土研究结果对比分析后,排除了鲁中山地北麓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一样主要来自西北内陆荒漠区的可能,这进一步支持了鲁中山地北麓黄土主要来源于近源的华北平原各类沉积物的结论。
万琳琪朱丽东彭淑贞丁敏赵秋月张伟张伟
关键词:粘土矿物黄土-古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