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
- 作品数:90 被引量:253H指数:11
- 相关作者:叶思敏杨立青甘璧华朱世瑞张国勇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短诗三则
- 2023年
- 北岛(词)李卢幸雨(曲)顾城(词)芒克(词)
- 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的非协奏曲组合:《打家业》与《风越苍茫》
- 2024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将一件(组)民乐与交响乐队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形成新趋势,其在发掘与转化中国音乐文化特性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结构力和表现力。贾国平和周湘林两位作曲家通过各自的作品,展现出了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并以不同方式回应了民乐与交响乐队之间的复杂关系:“一”与“众”作为整体结构力的辩证发展、“一”与“众”不同角色的对冲与协调、“一”与“众”的动态互动与重构超越,为中、西方音乐语言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 王瑞奇
- 百年初心
- 2024年
- 刘修敏(词)刘修敏
- 从独立思考开始,到未来去
- 2022年
- 著名作曲家不仅写作艰深和复杂的交响乐,他们也同样为儿童创作作品,例如脍炙人口的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小宇宙》,以及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胡桃夹子》等。在这里介绍的是为儿童自己创作精彩童趣作品的一位少年作曲者——洛 楚宜。
- 王瑞奇
- 关键词:舞剧音乐巴托克《小宇宙》《胡桃夹子》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柴可夫斯基
-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形态与技法
- 2023年
- 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多声部音乐的萌芽,但应该说,并没有产生像西方大、小调体系和声那样具有体系意义的和声技法与理论。总的来说,20世纪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和声技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套用西方传统”“融合民族风格”“补课现代技法”“追求以乐为本”等四个阶段。当然这些阶段并非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重叠,只是大体上体现了时间的先后顺序。
- 姜之国
-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和声技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现代技法当代音乐创作
- 德彪西钢琴独奏曲的和声研究综述(1950-2021)——纪念德彪西诞辰160周年
- 2023年
- 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印象主义和声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自1950年开始便对德彪西的和声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2年是德彪西160周年诞辰,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印象主义作曲家,文章对1950-2021年我国各种音乐文献上有关德彪西钢琴独奏曲的和声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整理,对这些研究的成就和影响等做出归纳,并对印象主义和声的特点进行总结。
- 潘逸筱
-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独奏曲
- 奔向圣火——陈铭志教授八十华诞志庆
- 2005年
- 叶思敏
- 关键词:个人简历音乐创作
- 音乐分析学科的建设与理论创新——试析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被引量:2
- 2005年
- 对20世纪多元并存形态丰富技法各异的现代新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是音乐分析学科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写作构想、内容体例、研究方法,以及在音乐分析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方面的作用意义所进行的概括论述,反映了我国音乐分析学科近年来不断拓展学科领域、加强与创作和教学实践结合、涌现出许多优秀研究成果的良好发展态势。
- 徐孟东
- 关键词:音乐分析学科建设新音乐作曲技术
- 从材料的布局方式探究梅西安《钢琴前奏曲》
- 2025年
- 本文所探讨的《钢琴前奏曲》(以下简称《前奏曲》)由法国作曲家梅西安于1929年创作,次年出版,是其第二部正式出版的音乐作品。该作品为梅西安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同学亨利特·罗热而作,由八首独立乐章组成,每个乐章均有标题。这部作品在巴黎音乐学院获得作曲二等奖,为梅西安未来的音乐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梅西安在音乐创作中对于多种素材的运用极为独特,无论是在宗教与自然题材的表达,还是在对希腊、印度等地节奏素材的灵活发展方面,都展现出其承前启后的创作特质。
- 蔡晴
- 关键词:梅西安法国作曲家《前奏曲》音乐创作音乐作品
- 四声部赋格
- 2023年
- 潘逸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