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化工学院CNPC催化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64 被引量:1,596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卿李强刘兴玉孟庆磊齐欣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15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8篇理学
  • 145篇化学工程
  • 8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0篇催化
  • 95篇催化剂
  • 91篇分子
  • 90篇分子筛
  • 46篇加氢
  • 35篇裂化
  • 28篇合成气
  • 24篇甲烷
  • 22篇水热
  • 21篇甲醇
  • 20篇改性
  • 19篇介孔
  • 17篇丙烯
  • 16篇费托合成
  • 16篇ZSM-5分...
  • 15篇负载型
  • 14篇异构化
  • 14篇汽油
  • 14篇负载型催化剂
  • 10篇复合材料

机构

  • 363篇中国石油大学...
  • 4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北华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北京石油化工...
  • 8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神华宁夏煤业...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抚顺石油化工...
  • 3篇宁夏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山西煤炭职业...
  • 2篇石油大学(华...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79篇窦涛
  • 54篇鲍晓军
  • 51篇沈师孔
  • 50篇刘百军
  • 48篇余长春
  • 41篇巩雁军
  • 34篇沈志虹
  • 32篇代小平
  • 26篇魏伟胜
  • 25篇黄星亮
  • 23篇石冈
  • 21篇李强
  • 20篇李晓峰
  • 20篇李然家
  • 17篇潘惠芳
  • 14篇张卿
  • 14篇范煜
  • 14篇张瑛
  • 12篇刘昌见
  • 11篇胡思

传媒

  • 28篇Chines...
  • 21篇石油化工
  • 20篇燃料化学学报
  • 18篇全国催化学术...
  • 15篇石油学报(石...
  • 13篇物理化学学报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工业催化
  • 11篇分子催化
  • 9篇化工学报
  • 9篇化工进展
  • 9篇第十届全国催...
  • 9篇第十五届全国...
  • 5篇石油炼制与化...
  • 5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第18届全国...
  • 4篇化学工程师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6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11篇2012
  • 18篇2011
  • 20篇2010
  • 33篇2009
  • 26篇2008
  • 34篇2007
  • 28篇2006
  • 26篇2005
  • 25篇2004
  • 25篇2003
  • 38篇2002
  • 9篇2001
  • 21篇2000
3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铈改性USL沸石在烃类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
用离子交换和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不同Ce含量的超稳L沸石(Ce-USL沸石),将Ce-USL沸石替代质量分数5%的REUSY沸石作为流化催化裂化(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通过实验室轻油微反装置评价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丁淑芳刘兴玉潘惠芳沈志虹
关键词:裂化催化剂辛烷值
文献传递
预处理条件对Co/Al2O3催化剂F-T活性的影响
<正>本文运用Codex软件对F-T合成催化剂Co/Al2O3预处理条件进行了设计,并对F-T合成Co/Al2O3催化剂的Co负载量、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进行了实验考察和XDR表征。
代小平余长春沈师孔
关键词:F-T反应
文献传递
具有多级孔结构的NH_4-β沸石的直接合成及其性能被引量:4
2009年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5)为模板,设计氟化铵作为矿化剂,在近中性条件下直接合成了具有微孔-介孔复合孔道的铵型β沸石.合成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分热重(DTG)以及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氟离子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沸石的孔结构、酸性质均起到了一定的调变作用.该沸石具有发达的呈梯级分布的多级孔结构,孔容高达0.67 cm3.g-1,且具有较强的Bronsted酸和适度分布的Lewis酸,大大改善了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扩散和反应性能.在混合C4烃的催化裂解反应中,该沸石与传统方法合成的β沸石相比,其转化率提高了约15%,烯烃(乙烯和丙烯)产率提高了近10%,芳烃(苯和甲苯)产率提高了3%.
陈然巩雁军李强窦涛赵震徐庆虎
关键词:催化裂解
磷钼杂多酸钠盐脱硫制硫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磷钼杂多化合物是一种新开发的面向天然气净化的液相氧化脱硫剂。笔者综合运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与能谱等手段对磷钼杂多酸钠盐与硫化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磷钼酸钠体系在脱硫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 ,脱硫产物中基本不含 Mo、P的物相 ;磷钼酸钠吸收 H2 S过程的化学反应式为 :H2 S+Na3PMo( ) 1 2 O40 S↓ +Na3H2 PMo( ) 1 0 Mo( ) 2 O40 ,即在磷钼酸钠分子中有 2个 Mo( )被还原成 Mo( )
王睿鲍晓军
关键词:脱硫硫回收反应机理天然气
甲醇制丙烯副产汽油组成分析及催化裂解制烯烃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拓宽乙烯裂解原料并合理利用甲醇制丙烯(MTP)副产汽油资源,分析了Lurgi MTP工艺副产汽油馏分的组成;并在小型固定床实验装置上研究了IBP^99℃轻组分在ZSM-5分子筛上催化裂解制低碳烯性能。结果表明,MTP汽油组成呈现芳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含量低的特点,主要碳数分布为C6-C9。芳烃组以二甲苯为主,含量达到22.89%,其次为三甲苯,尤其1,2,4-三甲苯(1,2,4-TMB),含量达到8.07%,与传统汽油组成差异较大,但可分级利用。在600℃下时,轻组分裂解产物中丙烯产率最高达到30.59%,比乙烯产率高5.82%;而在625℃下,产物中乙烯产率最高达31.5%,比丙烯产率高6.13%,双烯产率最高达56.87%。由此可见,MTP汽油中轻组分是较好的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原料。
王峰任立军雍晓静罗春桃巩雁军
关键词:ZSM-5分子筛催化裂解丙烯
加氢精制催化剂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9
2003年
介绍了近年来加氢精制催化剂在载体、活性组分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展望了我国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郑宇印刘百军
关键词: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组分
过渡金属杂原子TiY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采用直接水热晶化法合成过渡金属杂原子TiY分子筛,并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原子Ti进入Y分子筛骨架。
鞠雅娜沈志虹王秀林朱俊哲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
文献传递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Ce基复合氧化物VPO催化剂研制被引量:6
2000年
在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 Ce- Fe复合氧化物中 ,加入 VPO催化剂制备复合 VPO催化剂 ;并测试了其结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催化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Ce- Fe复合氧化物的组成和数量均对复合 VPO催化剂的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Ce- Fe复合氧化物的加入 ,提高了复合 VPO催化剂表面低温氧物种的活性 ,降低了晶格氧物种的TPR出峰温度 ;无论在有无气相氧条件下 ,复合 VPO催化剂的晶格氧均有良好的反应催化性能 .
张丰胜杨廷录沈师孔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VPO催化剂顺丁烯二酸酐
甲苯-正己烯-二甲基亚砜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4
2013年
裂解汽油是含有烯烃的重要芳烃资源,二甲基亚砜(DMSO)能够从高烯烃含量组分中选择性萃取芳烃,测定相应体系液-液平衡是裂解汽油中的芳烃萃取过程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测定了常压下293.15、298.15、303.15K时甲苯-正己烯-DMSO体系液-液平衡数据,获得了三元体系的相图和褶点,并采用Hand方程和NRTL方程进行关联。体系中甲苯对正己烯选择性系数为2~6,表明DMSO萃取分离甲苯和正己烯理论上可行。通过体系液-液平衡关联获得了NRTL方程模型参数,利用NRTL模型对该体系进行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较小,说明NRTL模型适用于该体系的液-液平衡。
陈莹刘昌见
关键词:甲苯DMSONRTL模型
添加锰改性L沸石对烃类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制备一系列不同Mn含量的超稳L沸石(Mn-USL沸石),将Mn-USL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沸石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用标准轻油微反方法(MAT)对各催化剂样品进行性能评价,重点考察了添加不同锰含量的USL沸石对催化剂活性、比积炭、气体产物组成、氢转移反应活性、汽油辛烷值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化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Mn改性的USL沸石后,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降低比积炭,并可以在降低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同时提高异构烷烃的含量,汽油的辛烷值变化不大。
丁淑芳李强潘惠芳沈志虹
关键词:裂化催化剂辛烷值L沸石锰含量改性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