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华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620 被引量:3,139H指数:23
相关作者:陈建光王春梅李贺张成义孙靖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延边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8篇医药卫生
  • 29篇生物学
  • 28篇文化科学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1篇五味子
  • 82篇细胞
  • 77篇小鼠
  • 53篇多糖
  • 46篇活性
  • 34篇抗氧化
  • 33篇蛋白
  • 32篇糖尿
  • 32篇糖尿病
  • 28篇凋亡
  • 24篇心肌
  • 23篇增殖
  • 23篇衰老
  • 23篇半乳糖
  • 23篇北五味子
  • 23篇D-半乳糖
  • 22篇教学
  • 19篇药理
  • 17篇药物
  • 17篇抗炎

机构

  • 595篇北华大学
  • 29篇吉林市中心医...
  • 27篇吉林大学
  • 27篇吉林医药学院
  • 10篇吉林大学第一...
  • 10篇延边大学
  • 9篇吉林医药学院...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中国食品药品...
  • 6篇广东医学院
  • 6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吉林化工学院
  • 5篇吉林省前卫医...
  • 5篇吉林省肿瘤医...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吉林省吉林中...
  • 4篇中国石油吉化...
  • 4篇北京昭衍新药...

作者

  • 94篇陈建光
  • 94篇王春梅
  • 89篇安丽萍
  • 86篇李贺
  • 84篇杜培革
  • 66篇张成义
  • 58篇苑广信
  • 58篇孙靖辉
  • 49篇孙晶波
  • 43篇张丽华
  • 41篇徐广宇
  • 37篇韩笑
  • 37篇孙红霞
  • 30篇李洪宇
  • 26篇李明成
  • 24篇盛瑜
  • 23篇赵南晰
  • 20篇敬舒
  • 18篇郭笑
  • 17篇陈曦

传媒

  • 167篇北华大学学报...
  • 47篇吉林大学学报...
  • 3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0篇中国药学杂志
  • 17篇食品工业科技
  • 15篇中国民康医学
  • 1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1篇食品科学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中草药
  • 8篇吉林化工学院...
  • 7篇中国地方病防...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药物分析杂志
  • 6篇吉林医药学院...
  • 6篇中国医药科学
  • 5篇中成药
  • 5篇中国药房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19篇2023
  • 37篇2022
  • 31篇2021
  • 46篇2020
  • 49篇2019
  • 32篇2018
  • 29篇2017
  • 38篇2016
  • 33篇2015
  • 46篇2014
  • 29篇2013
  • 41篇2012
  • 40篇2011
  • 30篇2010
  • 27篇2009
  • 28篇2008
  • 21篇2007
  • 12篇2006
  • 4篇2005
6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5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12年
转座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1]。Barbara Mc-Clintock[2,3]根据大量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于1951年提出了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转座子学说,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中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将基因概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
徐广宇魏成国马金姝张晓天王放
关键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DNA序列基因功能转座子遗传学细胞学
五味子酯甲通过TLR4/NF-κB通路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SCA)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SCA(4 mg/kg)灌胃给药治疗5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性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ELISA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H&E及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损伤及胶原纤维表达情况;体外实验中,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的活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yD88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CA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肝组织中Hyp、TNF-α、IL-6及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肝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胶原纤维的范围和面积明显减少.同时,SCA能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LX2细胞中α-SMA、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P<0.05).结论SCA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炎症反应发挥作用.
王春梅车金营崔凯徐博庄文越李贺王海莉
关键词:五味子酯甲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NF-ΚB
五味子藤茎多糖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的测定
2022年
目的测定五味子藤茎多糖灌服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nce Dose,MTD),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20只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CON)和藤茎多糖组(SCP),观察记录7 d内小鼠的一般状态、中毒及死亡情况;应用避暗实验、抓力实验、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运动耐力等;计算脏器指数,并应用HE染色观察脏器损伤程度.结果SCP组与CON组比较,在7 d内,灌服SCP未导致小鼠死亡;生理反应、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等未见异常;其活动次数、站立次数、避暗错误次数、避暗潜伏期以及前肢握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后未见小鼠各脏器病变,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肺脏指数、脾脏指数、肾脏指数、脑器官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各脏器结构均正常,无明显病变.结论SCP小鼠经口MTD为24 g/kg,在该剂量下,SCP对小鼠的生长、生理状态及行为无显著影响.
李贺陈红旭牛胜男陈建光
关键词:五味子藤茎多糖安全性小鼠
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通过优化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的提取工艺,探讨人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应用水提醇沉法,在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分析法优化人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对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影响多糖得率的顺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此研究确定了人参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提取温度60℃,料液比m(g)∶V(mL)=1∶3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最高得率为(9.87±0.35)%.人参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7.58μ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145.72μg/mL.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相同浓度下水溶性维生素E,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人参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葛俊宏许梦然王迦琦高婧雯侯俊宇李明慧李坦李坦孙新
关键词:人参多糖抗氧化活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五味子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研究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预测在肝脏代谢的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及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心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木脂素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网络平台和Cytoscape软件得到关键靶点,再通过Webgestalt网站对关键靶点进行KEGG和GO的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Tools和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靶点和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再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361个与活性成分相关的作用靶点,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的靶点有627个,交集靶点226个,其中Akt1和PPAR-γ为关键靶点.通过调控长寿调节途径、AMPK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癌症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作用,涉及99个GO条目,主要包括脂蛋白颗粒的反应、睫状基体、蛋白磷酸酶结合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Akt1和PPAR-γ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五味子酯乙、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醇乙、戈米辛J和当归酰戈米辛H是五味子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心成分,其通过调控关键靶点Akt1和PPAR-γ影响长寿调节途径和AMPK信号通路,进而实现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孙靖辉林豪王阔曾钦成李贺王春梅陈建光
关键词:五味子分子对接
松针提取物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8
2007年
目的观察松针提取物(Pineneedle Extract,PNE)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给小鼠连续灌胃松针提取物,观察其对正常小鼠血糖以及对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松针提取物200,400,800mg/kg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均可降低由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且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松针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王春梅王海莉李贺姜恩平
关键词:松针血糖降糖作用肾上腺素四氧嘧啶
酸樱桃汁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酸樱桃汁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次/d,连续8 w,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酸樱桃汁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E组,造模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酸樱桃汁灌胃干预,治疗结束后通过小鼠跳台实验检测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计算脑、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脂褐素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HE染色检测小鼠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酸樱桃汁能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胸腺及脾指数,显著降低脑组织中MDA及脂褐素含量,增加GSH-Px活性,降低AChE活性。同时酸樱桃汁也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结论酸樱桃汁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保护大脑神经细胞有关。
王春梅李香艳崔新颖
关键词:酸樱桃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
类风湿关节炎中IL-1R2和IL-37的主要功能作用和其最新研究进展
2019年
IL-1受体家族成员是主要的免疫和炎症的参与者,况且在各种方面受到了严格监察,在炎症和癌症中具有多重效用,IL-1家族成员成为了先天性和适应性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的重要参与者。IL-1R2是ILR家族的成员,充当负调节因子IL-1系统。IL-37是IL-1细胞因子家族的特别成员,它的作用是天然的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目前对IL-1R2和IL-37在炎症性疾病中功能的理解,通过对炎症因子IL-1R2和IL-37的了解促进对RA的研究。我们还浏览了大量相干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RA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待对RA患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古虹范紫微邹天琪王映映孙丽娟张成义陈曦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黄芪甲苷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A549分为空白对照组和AS-IV 5、10、20μmol/L组.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检测A549细胞P-JAK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细胞集落实验和划痕实验观察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黄芪甲苷在浓度低于20μmol/L时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低毒下的黄芪甲苷可剂量依赖性抑制P-JAK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细胞集落实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低毒下的黄芪甲苷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黄芪甲苷能够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和迁移.
张志宏王春梅李贺孙靖辉张成义陈建光
关键词:黄芪甲苷肺癌增殖迁移
汉防己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汉防己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150 mg/kg)和汉防己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每组10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g 50%乙醇(0.1 m L/10 g)溶液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发生水肿、细胞排列紊乱及局部坏死等病变,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MDA水平以及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GSH、GSH-Px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汉防己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均减轻;除汉防己多糖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凋亡率降低不明显外,其余各给药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汉防己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及减少肝细胞凋亡有关。
徐博沈楠安英李妍李贺赵南晰吴畏难
关键词: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