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91 被引量:1,831H指数:21
相关作者:袁博王艳芳袁士芳耿温馨方亮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0篇期刊文章
  • 2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5篇化学工程
  • 55篇生物学
  • 55篇医药卫生
  • 46篇理学
  • 21篇农业科学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文化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7篇纳米
  • 31篇食品
  • 27篇发酵
  • 21篇活性
  • 19篇色谱
  • 18篇代谢
  • 18篇蛋白
  • 18篇乳清
  • 18篇抗氧化
  • 17篇分离蛋白
  • 16篇毒素
  • 16篇免疫
  • 15篇杆菌
  • 14篇适配体
  • 14篇配体
  • 14篇细胞
  • 13篇酶法
  • 13篇基因
  • 12篇磁性
  • 11篇淀粉

机构

  • 487篇江南大学
  • 11篇无锡市疾病预...
  • 5篇渤海大学
  • 5篇张家港出入境...
  • 5篇福建安井食品...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广州广电计量...
  • 3篇肯塔基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运城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石家庄妇幼保...
  • 3篇常州市牛塘化...
  • 2篇国家粮食局科...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省科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9篇江波
  • 19篇张涛
  • 18篇乐国伟
  • 17篇施用晖
  • 17篇汤坚
  • 17篇沐万孟
  • 14篇杨瑞金
  • 11篇缪铭
  • 10篇金征宇
  • 10篇刘立明
  • 9篇陈洁
  • 8篇赵伟
  • 8篇夏文水
  • 8篇陈坚
  • 7篇顾小红
  • 7篇孙秀兰
  • 6篇曾茂茂
  • 5篇罗玮
  • 5篇戴军
  • 5篇黄卫宁

传媒

  • 77篇食品与发酵工...
  • 15篇食品工业科技
  • 14篇食品科学
  • 9篇食品与生物技...
  • 9篇中国食品科学...
  • 8篇天然产物研究...
  • 7篇食品与机械
  • 7篇纪念中国微生...
  • 5篇食品科技
  • 5篇分析测试学报
  • 5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中国科教创新...
  • 5篇中国食品科学...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中国油脂
  • 4篇中国食品添加...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粮油加工
  • 4篇2012工业...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27篇2019
  • 22篇2018
  • 49篇2017
  • 28篇2016
  • 26篇2015
  • 23篇2014
  • 33篇2013
  • 44篇2012
  • 42篇2011
  • 25篇2010
  • 31篇2009
  • 30篇2008
  • 28篇2007
  • 26篇2006
  • 16篇2005
  • 2篇2004
4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向日葵盘低甲氧基果胶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目的:理解向日葵盘果胶(SFHP)结构特征与其流变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其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螯合剂辅助的酸提取法提取SFHP。通过高效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HPSEC-MALLS)射分析SFHP的分子...
华霄王琨杨瑞金康佳琪张家宁
关键词:低甲氧基果胶粘度
文献传递
基于LC-MS/MS法的E.coli代谢组分析中样品提取方法的比较
本文在对生产色氨酸的E.coli发酵液进行淬灭、洗涤处理后,分别运用冷甲醇法、热乙醇法、甲醇/氯仿法、热甲醉法和高氯酸法提取胞内代谢物,并采用LC-MS/MS的MRM模式对目标代谢物进行检测,比较五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重...
梅辉戴军刘文卫凌霞朱鹏飞赵志军
关键词:色氨酸发酵工艺
文献传递
离心喷雾造粒对V_A微胶囊容重和流动性的影响
2006年
用离心喷雾造粒技术制备面粉营养强化剂微胶囊化VA。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雾化器的振动频率和微胶囊的体积平均粒径(D4,3)、流动性呈负相关;振动频率为30Hz时,VA微胶囊的体积平均粒径(D4,3)为85.61μm,其容重和面粉的容重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止角(Ψ)为30.76°,其流动性良好。
谢岩黎周惠明谭洪卓
关键词:容重流动性
硫辛酸对高脂饲料小鼠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高脂饲料小鼠血糖、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正常饲料),高脂组(高脂饲料),LA组(高脂饲料+0.1%LA),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
杨瑞丽施用晖李武岳鹏乐国伟
关键词:硫辛酸氧化应激基因芯片糖代谢脂代谢
文献传递
脱苦甜菊糖的酶法制备被引量:3
2012年
甜菊糖是一类被广泛使用的天然高倍甜味剂。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来源于Paneibacillusmacerans JFB05-01的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甜菊苷(St)的转糖苷反应,以此克服其后苦涩味这一致命缺点。最终优化条件为:60℃下,以水为溶剂,淀粉水解液作为糖基供体,浓度为15 mg/mL,甜菊苷浓度为10 mg/mL,加酶量为15 U/g St,3 h后可到平衡,甜菊苷的转化率可达59.2%,St-Glu 1的产率为32.4%。转苷产品经淀粉糖化酶水解0.75 h,St-Glu 1含量提高至43.1%。转苷产物的溶解度提高60倍以上,后苦涩味明显改善。
万会达夏咏梅
关键词:甜菊苷酶催化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脱苦
高脂膳食诱导的甲状腺激素改变对肥胖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饲喂高脂膳食建立肥胖易感和肥胖抵抗表型,探究高脂膳食诱导的甲状腺激素改变对肥胖易感和肥胖抵抗表型产生的影响。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脂肪含量4.6%,n=10)和高脂组(脂肪含量22.9%,n=30)。17w时用综合实验动物监测系统(CLAMS)测定小鼠的能量代谢后处死,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血脂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 RT-PCR)测定肝脏中Ⅰ型脱碘酶(DIO1)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以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α(CPT1α)、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激动子1α(PGC1α)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表达。结果肥胖易感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肥胖抵抗组(P<0.05)。肥胖抵抗组小鼠的能量摄入量显著低于肥胖易感组而产热量显著高于肥胖易感组(P<0.05),且肥胖抵抗组的呼吸交换率(RER值)更接近0.7。q RT-PCR结果表明与肥胖易感组相比,肥胖抵抗组小鼠肝脏中DIO1、TRβ、CPT1α、PGC1α和CYP7A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FAS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高脂膳食可能通过抑制肥胖易感组小鼠肝脏DIO1和TRβ的表达使得能量消耗降低,摄入的过多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最终导致肥胖抵抗和肥胖易感的表型差异。
段晓梅郝立月李丽婷夏淑芳乐国伟施用晖
关键词:肥胖抵抗能量平衡脂质代谢
食品类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科研论文外流是指以中国为论文完成国的科研论文在期刊版权不属于中国的期刊上发表。本文统计了2010—2019年国内食品学科在国内外期刊的发文量,分析了国内食品领域高水平团队和优势学科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的差异,探究食品领域优秀科研论文外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金文苑周玥许艳超
关键词:食品科研论文
二溴海因对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的研究
研究二溴海因对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去除效果,探讨不同反应影响因素(反应时间、温度、二溴海因质量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溴海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MC-LR和MC-RR。二溴海因对MC-LR的去...
钮伟民何恩奇周伟杰虞锐鹏陶冠军严振坤
关键词:二溴海因微囊藻毒素去除率
文献传递
油脂氢化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及降低措施
2008年
该文对油脂氢化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及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措施进行论述。通过控制氢化操作条件,选择贵金属催化剂,加入添加剂,选择超临界流体氢化和电化学氢化反应器等均能减少油脂氢化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形成。
张斌金青哲王兴国
关键词:氢化反式脂肪酸食用油脂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储存稳定性被引量:2
2014年
为提高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 3-epimeriase,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在其粗酶液中添加防腐剂以及糖类、盐类、多元醇类与蛋白质等稳定剂。通过单因子研究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酶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尼泊金甲酯(methylparaben,Met)有较佳的防腐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酶液的失活速率;果糖、肌醇、Mg SO4是DTE良好的稳定剂,其组合2 mmol/L Mg SO4,6%果糖,4%肌醇为最优的复合稳定剂;将加有0.3%Met和复合稳定剂的粗酶液在25℃下保存,粗酶失活半衰期为62 d,而仅加防腐剂Met的半衰期为25 d,空白酶液仅2 d。因此,复合稳定剂与防腐剂Me的联合使用能较好地提高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
张巧帅玉英张涛江波缪铭沐万孟
关键词:半衰期稳定剂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