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春在

作品数:17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心理
  • 6篇儿童
  • 5篇心理学
  • 5篇理学
  • 5篇教育
  • 4篇幼儿
  • 4篇社会
  • 3篇教学
  • 2篇游戏
  • 2篇社会化
  • 2篇社会性
  • 2篇自由游戏
  • 2篇教育心理
  • 2篇教育心理学
  • 2篇教师
  • 2篇归因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动机

机构

  • 1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侯春在
  • 3篇杨启亮
  • 1篇庄文婷

传媒

  • 3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教育科学
  • 2篇教育评论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福建教育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课程.教材....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山东教育科研
  • 1篇早期教育(幼...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由游戏剥夺与早期创造力发展的误解被引量:2
2003年
侯春在
关键词:自由游戏误解幼儿身心发展
基于文化适应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成长论观点被引量:2
2005年
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文化适应问题,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发展不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都已关注到这个问题。儿童心理成长论是寻求儿童心理发展的文化适应解释,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教化成人理想,依循中国传统中“社会→自我”的成人模式,重视中国传统心理学渐染说的成人方法。成长论主张积极有为的发展观、重视人为性在儿童发展中的张力、主张儿童在乐群和善群的环境中成长。
侯春在
关键词:文化适应儿童心理发展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研究中的互惠动机
2005年
在一项有关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的研究中,研究者把亲社会行为动机分析为趋向——回避型和互惠型两类,得出了动机多样性以及同一行为中动机多重性等结论。本文仅就该研究中提出的互惠动机及其研究问题,以相关的个案追踪研究为对照,以中国的相关文化条件为依托,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时下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中的确存在着互惠动机,但这种动机获得的理论支持主要是外域的,实践支持是无奈和盲目的,在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动机发展的教育中,可以承认但不宜倡导互惠动机。
侯春在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
教学匹配原则与教学策略选择——基于成人自考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的思考被引量:5
2005年
侯春在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自考教学策略主客观原因面授课
幼儿“拒园”行为的归因研究
2002年
  又有一批新生要入园了.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除了家访之外,许多幼儿园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完备、有趣的设施,和蔼可亲的老师,使得大多数幼儿很快就喜欢上了幼儿园.但也有一些幼儿对幼儿园有着不同程度的惧怕、回避现象,对此,许多家长教师感到束手无策.他们或斥责幼儿,或娇宠幼儿,从而引发了幼儿持续的消极情绪.很少有人想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更不会想到里面有影响幼儿发展的潜在的障碍.通过对这一现象极其成因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这里存在着的一些发展危机,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侯春在
关键词:幼儿发展内向性幼儿园教师归因研究
自由游戏与解放幼儿的创造力被引量:4
2003年
侯春在
关键词:好奇心自由游戏幼儿创造力
儿童学习中的发展与教育问题被引量:1
2000年
侯春在
关键词:儿童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
非社会性行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22
2001年
儿童社会化中的行为与发展研究范畴 ,大多局限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而忽略了对非社会性行为的研究。非社会性行为 ,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范畴。典型的非社会性行为主要表现为内向性行为和逃避性行为。虽然它们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但它们潜隐着问题障碍乃至反社会危机。为此 ,要充分认识儿童期行为发展的重要性 ,及时识别与诊断儿童早期行为发展 ,激活儿童内在的成长机制 ,尊重与信任儿童的自我建构性发展。要善于挖掘儿童潜能 ,帮助儿童增添成功体验 。
侯春在
关键词:归因分析儿童社会化
儿童早期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及其发展特点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09年
儿童早期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他们进入青春期乃至成年期的社会适应表现或某些问题行为的发展具有预期作用。目前,对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实证研究,探讨了自我延迟满足的范式和自我延迟满足的心理发生机制;对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理论研究,探讨了自我延迟满足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和自我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对儿童早期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探讨了3~5岁幼儿延迟时间发展的特点和延迟满足策略的应用。
庄文婷侯春在
关键词:实证研究
早期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被引量:3
1999年
侯春在
关键词:儿童幼儿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