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向辉

作品数:59 被引量:35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6篇牙周
  • 44篇牙周炎
  • 26篇侵袭性
  • 22篇侵袭性牙周炎
  • 17篇牙周炎患者
  • 8篇教育
  • 7篇多态
  • 7篇牙周病
  • 7篇医学教育
  • 7篇龈沟液
  • 7篇菌斑
  • 7篇口腔
  • 7篇口腔医学
  • 7篇口腔医学教育
  • 6篇牙周病学
  • 6篇基因
  • 5篇牙龈
  • 5篇致病
  • 5篇手术
  • 5篇龈下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口腔...
  • 22篇北京大学口腔...
  • 4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沈阳市口腔医...

作者

  • 59篇冯向辉
  • 40篇孟焕新
  • 34篇徐莉
  • 29篇张立
  • 25篇释栋
  • 22篇陈智滨
  • 21篇路瑞芳
  • 8篇赵亦兵
  • 8篇胡文杰
  • 4篇田雨
  • 4篇赵红珊
  • 4篇王宪娥
  • 4篇刘建
  • 3篇李启艳
  • 3篇钟金晟
  • 3篇任秀云
  • 3篇欧阳翔英
  • 3篇胡文杰
  • 3篇刘凯宁
  • 3篇李启强

传媒

  • 20篇中华口腔医学...
  • 18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中国实用口腔...
  • 3篇2011第九...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从事牙周疾病诊疗的人力资源概况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地区从事牙周疾病诊疗人员的现状,为行政部门的决策、牙周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北京地区每周至少累计从事牙周诊疗工作0.5 d的口腔医师。由北京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执业单位性质、职称和职务、会员和委员情况、牙周诊疗时间和诊疗内容、近1年是否开展应用牙周治疗新技术新方法、所在地区公众接受牙周治疗的情况及原因、对牙周专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等。结果共计1255名医师填写了调查问卷,年龄(36.1±8.3)岁,71.1%(892/1255)为女性;调查对象来自北京16个辖区,四大主城区(海淀、朝阳、东城及西城)总占比达70.3%(882/125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8.1%(1106/1255);35.4%(444/1255)接受过牙周专业的规范化培训;近1年开展新技术的医师比例达68.1%(855/1255)。1255名医师中163名(13.0%)为牙周专科医师;200名(15.9%)医师常规开展牙周手术;1039名(82.8%)医师来自公立医院。54.7%(686/1255)的医师认为公众不能接受牙周治疗的原因是缺乏牙周病相关知识;51.0%(640/1255)的医师认为公众不重视是影响牙周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结论北京市牙周从业人员女性多、年龄轻、学历高、辖区分布不均衡;公立口腔卫生机构是北京市牙周诊疗服务的重要力量;牙周专科医师数量有待提升;应继续推广规范化牙周手术治疗并开展牙周病科普宣传。
冯向辉侯建霞张井然刘荣森张凤秋林江欧阳翔英刘怡王左敏栾庆先
关键词:牙周病学问卷调查人力资源
病例报告: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非手术和手术治疗4年纵向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sive periodontitis,AgP)的特点是发病年龄早,病情进展快,但我国牙周炎患者往往对此缺乏认识,故就诊时多已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此外,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牙菌斑有关,某些全身和局部危险因素如遗传背景、白细胞功能缺陷、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牙齿的解剖结构等也有关,故治疗相对复杂,远期疗效如何更值得关注。
冯向辉徐莉朱卫东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炎患者手术治疗病例报告牙齿松动
机械治疗同期口服抗生素对侵袭性牙周炎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影响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探索机械治疗同期全身辅助应用抗生素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第一磨牙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内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的23例GAg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未用药组[12例,年龄(24.5±3.3)岁]和用药组[11例,(26.5±4.0)岁],未用药组进行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用药组洁治后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1周,再行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和6个月分别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查和唾液、集合龈下菌斑(来源于4颗第一磨牙近中颊侧位点)采集,治疗后2周仅采集唾液。应用PCR方法检测样本中8种牙周致病微生物并对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第一磨牙近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出血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用药组治疗后2、4和6个月探诊深度[分别为(4.21±1.50)、(4.00±1.54)、(3.84±1.89)mm]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分别为(5.29±1.27)、(5.30±1.34)、(4.98±1.36)mm](P<0.05)。用药组治疗后不同时间龈下菌斑(治疗后2、4和6个月Pg、Tf和Td的中位数均降为0.0 ng)和唾液中Pg、Td和Tf含量(治疗后2、4和6个月Tf和Td的中位数均降为0.0 ng,Pg分别为16.3、59.6和22.4 n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未用药组唾液中Td和Tf含量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下菌斑中Td和Tf含量仅在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机械治疗同时辅助全身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降低第一磨牙的探诊深度,控制GAgP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含量,疗效可以维持到治疗后6个月。
冯向辉路瑞芳张立徐莉陈智滨孟焕新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抗生素龈下菌斑唾液
表皮生长因子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的交互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索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rs2237051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dase proliferators activate receptor-α,PPAR-α)rs4253623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易感性的相关性及其交互作用,为筛选GAgP的高危人群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纳入219例于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就诊的GAgP患者(GAgP组)和13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全身及牙周健康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职工和学生作为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EGF rs2237051及PPAR-αrs4253623基因型检测,使用多重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GAgP易感性的关系,采用似然比检验对两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在GAgP易感性方面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交互作用模型采用相乘模型。结果GAgP组年龄为(27.3±4.5)岁,男性87例,女性132例;对照组年龄为(27.1±4.2)岁,男性53人,女性85人,两组人群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 rs2237051位点中,AA基因型频率在GAgP组[49.5%(107/216)]显著高于对照组[37.7%(52/138)],AG/GG基因型频率在GAgP组[50.5%(109/216)]显著低于对照组[62.3%(86/138)](P<0.05)。调整年龄、性别后,与AA基因型相比,AG/GG基因型个体患GAgP风险显著降低39%(OR:0.61,95%CI:0.40~0.95,P<0.05)。PPAR-αrs4253623位点中,AA基因型频率在GAgP组[76.2%(160/210)]显著高于对照组[65.9%(81/123)],AG/GG基因型频率在GAgP组[23.8%(50/210)]显著低于对照组[34.1%(42/123)](P<0.05)。调整年龄、性别后,与AA基因型相比,AG/GG基因型个体患GAgP风险显著降低40%(OR:0.60,95%CI:0.36~0.98,P<0.05)。EGF rs2237051及PPAR-αrs4253623在GAgP易感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两个位点均为AG/GG基因型个体与均为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患GAgP风险降低66%(OR:0.34,95%CI:0.17~0.66,P<0.01)。结论EGF rs2237051及PPAR-�
王宪娥孟焕新路瑞芳冯向辉徐莉释栋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表皮生长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牙周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能够独立、规范、高质量从事专科疾病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我国牙周病患病率高,重度和晚期牙周炎比例高,诊疗过程复杂。亟需扩大能胜任此类治疗的牙周专科医师队伍。目前我国牙周专科医师培训刚刚起步。本文总结了近5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专科医师培训的探索实践过程,从建立培训基地、制订明确的培训目标,到严格执行培训细则、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以确保学员经过培训后达到牙周专科医师的预期水平。通过阶段实践总结,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牙周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加快我国牙周专科医师的培训进程。
钟金晟杨刚胡文杰徐莉赵亦兵冯向辉
关键词:牙周病学教育牙科专科医师培训
提高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教学效果的北大模式探索和实践
2023年
我国牙周病患者数量众多,医患失衡严重,尤其牙周专科医师和牙周病学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加强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在30余年牙周病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从制订教学目标,到教学资源配置,加强临床教学的质量控制制度等建设,形成了当前的北大模式,以确保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经过培养后达到预期水平。国内口腔医学界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教学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期望通过对此教学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促进我国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教学的规范、有序发展。
刘凯宁胡文杰欧阳翔英孟焕新冯向辉钟金晟
关键词:牙周病学
白细胞介素1家族基因及钙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关联研究
李启艳孟焕新赵红珊张立徐莉陈智滨释栋冯向辉
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基于较大的样本量全面进行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家族基因多个位点的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的关联研究,并首次开展了...
关键词:
关键词:牙周炎白细胞介素1钙结合蛋白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比较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和牙周健康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方法:5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和39例牙周健康者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浆中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血浆IL-1β和TNF-α与各项牙周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gP患者血浆IL-1β的水平为7.23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3.52ng/L,P=0.003)。血浆IL-1β水平与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重度位点百分比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及P值分别为0.170,0.038;0.175,0.033;0.168,0.040;0.236,0.004)。AgP患者血浆TNF-α的水平(1.07ng/L)与牙周健康者(1.06n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血浆TNF-α水平与各项牙周临床参数之间也均未发现相关关系(r=0.023,P=0.808;r=0.025,P=0.782;r=0.075,P=0.407;r=0.049,P=0.586)。结论:侵袭性牙周炎可能与血浆IL-1β水平的升高有关,未发现侵袭性牙周炎对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
孙晓军孟焕新陈智滨徐莉张立释栋冯向辉
关键词:牙周炎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 megalovirus,HCMV)、EB病毒1型(Epstein-Barr virus-1,EBV-1),探讨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9名AgP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2种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1型(EBV-1),同时应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直形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Cr)、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结果:89名AgP患者的HCMV检出率为4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P组的EBV-1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6—8种牙周致病菌的AgP患者其HCMV和EBV-1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仅检出3~5种细菌的AgP患者的病毒检出率(P〈0.05)。结论:HCMV、EBV-1在AgP患者龈下的检出率较健康对照高;且在检出牙周致病菌种类数较多的样本中,疱疹病毒的检出率高,提示牙周感染HCMV和EBV-1与侵袭性牙周炎相关,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丁芳冯向辉孟焕新赵亦兵张立路瑞芳陈智滨
关键词:牙周炎疱疹病毒4型
侵袭性牙周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和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的7种病原微生物,旨在寻找AgP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方法应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5例AgP患者和17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7种牙周病原微生物: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牙密螺旋体(Td),直肠弯曲杆菌(Cr),中间普氏菌(Pi),变黑普氏菌(Pn)。结果55例AgP患者中仅有1例检测出Aa,而在健康对照者中未检出该菌。Pg、Tf、Td和Cr在AgP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1.8%、83.6%、80.0%和81.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7.6%、11.8%、5.9%、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g、Tf、Td和Cr4种微生物在AgP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提示它们的共同定植可能在AgP中起重要作用。
冯向辉张立孟焕新徐莉陈智滨释栋
关键词:牙周炎牙菌斑聚合酶链反应龈下微生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