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秀丽

作品数:40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蛋白
  • 11篇细胞
  • 9篇热休克
  • 8篇融合蛋白
  • 6篇热休克蛋白
  • 6篇肿瘤
  • 6篇杆菌
  • 5篇疫苗
  • 5篇小鼠
  • 4篇热休克蛋白6...
  • 4篇免疫
  • 4篇抗肿瘤
  • 4篇活性
  • 4篇基因
  • 4篇ODN
  • 4篇CPGODN
  • 4篇大肠杆菌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类
  • 3篇荧光

机构

  • 40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北华大学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长春市中心血...

作者

  • 40篇吴秀丽
  • 36篇王丽颖
  • 29篇于永利
  • 17篇万敏
  • 12篇卫红飞
  • 10篇王莉
  • 8篇王燕媚
  • 6篇张培因
  • 6篇王华
  • 5篇尹晓光
  • 5篇孙陆果
  • 3篇任淑萍
  • 3篇许艳
  • 3篇房明丽
  • 3篇孙琳
  • 3篇王丽
  • 2篇杨光
  • 2篇孙然
  • 2篇刘青
  • 2篇向泽敏

传媒

  • 14篇吉林大学学报...
  • 9篇细胞与分子免...
  • 7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瘟病毒内蒙流行株E2融合基因的构建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获取猪瘟病毒内蒙流行株的 E2基因并构建融合基因。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从感染猪瘟病毒内蒙流行株猪脾脏中获得并扩增 E2基因特异性片段 ,将扩增的 E2基因测序后与Chaperone1 0相连接构成融合基因并连接到表达载体上。结果 :所获得的猪瘟病毒内蒙流行株 E2基因和其他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 (HCL V株 ) E2基因有 4个碱基的差异 ;融合基因 Chaperone1 0 - E2构建成功。结论 :不同地区猪瘟病毒
任淑萍陈越万敏包木胜吴秀丽于永利王丽颖
关键词:猪瘟病毒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融合
MUC1免疫复合物抗乳腺癌制剂研制
任淑萍杨淑娟王丽影于永利万敏吴秀丽刘亚娟郭丽任明邢雷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年龄越小,存活率越低。为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具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制剂,该制剂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损伤作用。粘蛋白1(MUC1)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表达在恶性细胞表面...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复合物抗肿瘤制剂
采用二氧化硅微球法回收DNA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一种以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从琼脂糖凝胶中高效回收DNA片段的方法。方法 :用 3mol LNaI溶胶液将琼脂糖凝胶溶解后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硅微球一起孵育 ,充分洗涤干燥后以双蒸水洗脱DNA ,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计算DNA回收率。结果 :①用二氧化硅微球从凝胶中回收DNA时溶胶液的pH值对回收效率影响最大 ,最佳pH值为 5 0~ 5 5 ;二氧化硅微球大小、用量、溶胶液的浓度、洗液的浓度及酸碱度也会对回收效率产生影响。②DNA片段大小也可影响回收效率 ,5 0 0bp以上片段的回收效率在 80 %以上 ,而 5 0 0bp以下则为 5 0 %~ 70 %。结论 :以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可以简便、高效、快速地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片段。
丛宪玲张德宝吴秀丽于永利王丽颖朱广山
关键词:DNA回收二氧化硅微球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方法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浓度的方法,为检测人肠道内菌群浓度提供有效手段。方法:提取60例儿童粪便样本中细菌总DNA。选择细菌种属的特异性基因16SrRNA作为扩增区,依据双歧杆菌的16 SrRNA序列共设计3条引物,以常规 PCR扩增出的16 SrRNA部分基因片段制作标准品,应用 SYBR Green Ⅰ双链嵌合染料,对连续稀释的标准品及待测样本进行分析,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同时计算出待测样本双歧杆菌浓度;根据可检测到的标准品最低拷贝数计算反应灵敏度;分析 PCR产物熔解曲线评价反应特异性;重复检测梯度稀释的标准品,用相同浓度标准品的Ct值变异系数(CV)评价反应稳定性。结果:常规PCR扩增出双歧杆菌16SrRNA部分基因片段长度约为613 bp,测序结果正确,成功构建了双歧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的标准品;生成的标准曲线R2=0.999,最低检测限度为每个反应1.48×102个拷贝;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的熔解曲线为单峰。对待测样本分批进行荧光定量 PCR检测,各组间每微升1.48×10^3~1.48×10^7个拷贝浓度标准品Ct值的变异系数为2.94%、3.39%、3.54%、3.08%和3.34%。60份儿童粪便样本双歧杆菌浓度对数值为7.77±0.86(拷贝数·-1湿便)。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浓度。
张力文王宗润吴秀丽房明丽张云峰
关键词:引物双歧杆菌
人乳腺癌疫苗HSP65-HER2联用CpG684的抗肿瘤作用
2012年
目的:检测人乳腺癌融合蛋白疫苗HSP65-HER2联用CpG684的抗肿瘤效果。方法:C57BL/6小鼠分别皮下注射PBS,CpG684,HSP65-HER2和CpG684混合物,一周一次,共三次,随后给小鼠腹腔接种7.5×104个转染了pcDNA3-GFP-HER2质粒的B16肿瘤细胞(HER2+B16),监测各组小鼠的生存期至接种肿瘤后70天。结果:免疫了HSP65-HER2和CpG684的小鼠在接种肿瘤后70天时,仍有80%存活,而GpG684组的小鼠仅有10%存活,PBS组小鼠在接种肿瘤后36天后全部死亡。与PBS和CpG684对照组相比,免疫了HSP65-HER2和CpG684的小鼠的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HSP65-HER2联用CpG684在体内发挥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吴秀丽颜游游宋丹丹付尧华立王丽颖王华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65CPGODN乳腺癌抗肿瘤
热休克蛋白65-MUC1抗原肽融合蛋白效力测定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建立热休克蛋白65(HSP65)MUC1抗原肽(HSP65MUC1)融合蛋白的效力测定方法。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并用人IL4和GMCSF将其诱导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DCs),将HSP65MUC1融合蛋白加载至iDC中继续培养2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DCs)表面CD80、CD83和CD86等的表达。结果HSP65MUC1融合蛋白能使iDCs表面的CD80、CD83和CD86等表达上调,其中CD86的表达上调程度与其加载HSP65MUC1融合蛋白的量成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对人iDCs表面CD86表达的刺激作用来检测HSP65MUC1融合蛋白效力的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向泽敏吴秀丽万敏邓平于永利王丽颖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MUC1蛋白抗原肽融合蛋白效力
抗BCG Hsp65单克隆抗体的鉴定及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对制备的5株抗BCG Hsp65单克隆抗体(Hsp65 mAb)做进一步鉴定和应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mAb的效价、亚类和结合抗原表位特性进行鉴定,应用mAb对Hsp65融合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5株mAb的类型均为IgG,其中ⅠC1和ⅡC3株mAb为IgG1亚类,ⅠA5、ⅠC3和ⅠD6株mAb为IgG2a亚类。抗原表位竞争结合分析显示,在配对的不同亚类mAb中,存在着结合Hsp65表面不同抗原表位的mAb。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实,Hsp65 mAb对Hsp65-MUC1检测结果,与MUC1 mAb的一致。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制备的mAb能够识别通过蛋白装载进入树突状细胞内的Hsp65-PSA。结论:获得的Hsp65 mAb可做为检测工具,用于研究BCG Hsp65及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表达。
尹晓光吴秀丽万敏张培因王艳媚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BCG热休克蛋白单克隆抗体
利用小鼠脾细胞上清抗病毒活性建立新型抑制性ODN的体外筛选方法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脾细胞上清抗病毒活性,建立一种体外筛选小鼠敏感的新型抑制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的方法,为后续小鼠体内实验提供抑制性ODN的体外筛选方法。方法:将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CpG 2216刺激组,收集不同浓度(0、0.25、0.50、1.00、2.00、4.00、8.00、16.00及32.00 mg.L-1)的CpG 2216刺激上清及CpG 2216作用小鼠脾细胞不同时间(3、6、12、24、48、72及96 h)的刺激上清,通过VSV病毒保护实验检测的A578评价各组上清的抗病毒活性,确定CpG 2216的最佳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及刺激上清稀释度;再将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CpG 2216刺激组、CpG 2216+抑制性ODN(A151)组,同上确定A151的最佳作用浓度;将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CpG 2216刺激组、CpG 2216+抑制性ODN(MAT0106)组,应用上述优化的实验条件如各ODN剂量、作用时间等处理细胞后,收集刺激上清,采用VSV病毒保护实验,观察各抑制性ODN的抑制作用,以初步判定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筛选方法确定为:浓度为5×10^6·mL^-1的小鼠脾细胞铺于96孔圆底细胞培养板,加入CpG 2216至终浓度2 mg·L^-1和/或抑制性ODN至终浓度16 mg·L^-1,孵箱中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1∶4稀释上清后加入已贴壁的L929细胞板内,共孵育18 h后弃上清,加入VSV病毒液继续培养48 h。弃净上清后结晶紫染色、脱色并检测A578。此种筛选方法可以区别本室自行设计的抑制性ODN之间的抑制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抑制性ODN抑制小鼠脾细胞抗病毒活性的筛选方法,抑制性ODN的小鼠体外筛选方法的建立,为后续抑制性ODN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观察提供了体外筛选平台。
杨光孙然孙陆果万敏王莉吴秀丽胡大利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CPGODN小鼠近交BALBC脾细胞抗病毒活性
一种C型CpGODN对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的作用初探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的C型CpGODN(D-SL01)对柯萨奇病毒感染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用柯萨奇病毒体外感染人HeLa细胞的体外模型观察CpGODN刺激的人PBMC培养上清的抗病毒作用;利用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观察腹腔内给予CpGODN对小鼠体重及心肌病变的影响。结果:D-SL01刺激的人PBMC培养上清不仅能抵抗VSV感染VeroE6细胞,也能明显抵抗柯萨奇病毒对HeLa细胞的感染,其作用强度与A-型CpGODN2216相似。然而,当腹腔内连续给药6d后,D-SL01使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的质量下降及心肌病变程度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加重。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体内应用CpGODN的机制特别是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时,应该充分注意给药时机、途径及剂量。
杨亮孙晚晴王莉吴秀丽万敏于永利王丽颖
关键词:CPGODN柯萨奇病毒心肌炎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方法 :采用 GM- CSF和 IL- 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然后用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刺激其分化成熟 ,以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 (MCM)和模拟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 (MCM m imic)为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 CD4 0、CD80、CD86和 HL A- A2分子。结论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万敏张培因王宣军吴秀丽卫红飞王燕媚于永利王丽颖邓平张慧杰
关键词:树突细胞热休克蛋白质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