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建忠

作品数:121 被引量:3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河北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37篇创伤
  • 29篇脑损伤
  • 25篇脑创伤
  • 23篇蛋白
  • 20篇凋亡
  • 19篇鼠脑
  • 19篇颅脑
  • 19篇激酶
  • 19篇大鼠脑
  • 16篇信号
  • 16篇细胞凋亡
  • 16篇创伤后
  • 15篇颅脑损伤
  • 14篇重型
  • 13篇信号调节
  • 13篇细胞外
  • 13篇细胞外信号
  • 10篇调节激酶
  • 10篇信号调节激酶

机构

  • 87篇唐山工人医院
  • 45篇华北煤炭医学...
  • 20篇河北联合大学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华北煤炭医学...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河北省煤矿卫...
  • 5篇华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20篇崔建忠
  • 62篇高俊玲
  • 45篇田艳霞
  • 27篇王凯杰
  • 27篇李冉
  • 24篇洪军
  • 18篇张宇新
  • 12篇王海涛
  • 12篇刘江
  • 11篇宋朝彦
  • 10篇赵雅宁
  • 10篇洪铭岩
  • 8篇刘兴宇
  • 7篇刘清军
  • 7篇张娟
  • 7篇孙树勋
  • 7篇杨树源
  • 7篇王宏宇
  • 6篇赵曼曼
  • 6篇刘爱军

传媒

  • 10篇解剖学报
  • 7篇解剖学杂志
  • 6篇华北煤炭医学...
  • 5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中国解剖学会...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16篇2010
  • 1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创伤程度对大鼠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对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的影响。方法从孕12~14d胚胎大鼠海马组织中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和鉴定。大鼠分别于轻型、中型TBI后3d行胚胎NSCs双侧海马区移植;细胞移植14d后行组织学和TUNEL检测,并对BrdU、NSE、GFAP、GalC、NGF、BDNF蛋白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治疗后14d,轻型TBI组双侧海马区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中型TBI组。移植胚胎NSCs脑内分化以GFAP阳性胶质细胞为主。轻、中型TBI后NGF和BDNF蛋白阳性表达增加,其中以轻型TBI组表达最为显著。结论轻型和中型TBI对NSCs移植的影响与伤后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因素的改变密切相关。
洪军崔建忠黎洁刘兴宇周云涛
关键词:脑损伤干细胞胚胎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及Beclin-1在硅沉着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在硅沉着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从细胞自噬角度探讨硅沉着病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5):对照组和硅沉着病模型组,每组再分5个时相组。采用非暴露气管灌注二氧化硅(SiO2)粉尘混悬液法(50g/L)建立大鼠硅沉着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14及28 d分批处死5只大鼠,进行原位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培养纯化和富集后用于后续研究。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泡巨噬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LC-3、Beclin-1的表达及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泡巨噬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部分细胞内可见硅沉着吞噬颗粒,电镜下可见自噬体形成;模型组LC-3、Beclin-1在各时间点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多(P<0.05),1 d即开始增多,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至14 d时达高峰(P<0.05),28d时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的表达。结论在硅沉着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有自噬的激活,肺泡巨噬细胞自噬参与了大鼠硅沉着病的病理进程。
张娟赵曼曼李冉朱会兴田艳霞崔建忠高俊玲
关键词:硅沉着病肺泡巨噬细胞BECLIN-1透射电子显微术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XB_2及PGI_2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观察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 (UBI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rostaglandinF1α,6 -keto-PGF1α)及TXB2 / 6 -keto-PGF1α值 (T/K)的影响 ,探讨UBI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机制。  方法 将 6 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 1天、3天、5天、7天加用UBIO。动态检测两组患者伤后 7天内血浆TXB2 、6 -keto -PGF1α、T/K比值 ,并于伤后 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伤后 1天、3天、7天 ,UBIO组TXB2 及T/K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UBIO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GOS恢复良好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崔建忠杨树源王明璐杨学军张赛
关键词:血栓素B2颅脑损伤光量子疗法
额外侧微骨窗入路非透视下阻断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动脉瘤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额外侧微骨窗入路非透视下阻断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应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联合球囊非透视下阻断并夹闭载瘤动脉的18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63±4)岁。未破裂动脉瘤6例,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Hunt-Hess分级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手术在复合手术室进行,采取额外侧入路切口(平均长约5cm),骨窗大小约3cm×3cm,不需要颈部切开暴露颈内动脉进行临时阻断。结果18个动脉瘤在复合手术室内均顺利完成夹闭,14例夹闭后造影提示动脉瘤颈夹闭完全,载瘤动脉无狭窄。4例夹闭术中造影提示瘤颈存在残留,调整动脉瘤夹,复查造影动脉瘤夹闭满意。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10例患者恢复良好[改良Rankin评分(mRS)0分],3例患者无明显残障(mRS:1分)。2例Hunt-Hess分级Ⅲ级的患者轻度残障(mRS:2分)。1例Hunt-Hess分级Ⅲ级的患者中度残障(mRS:3分)。1例Hunt-Hess分级Ⅳ级的患者重度残障(mRS:4分)。1例Hunt-Hess分级Ⅳ级的高龄患者严重残障(mRS:5分)。结论应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球囊辅助下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动脉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宏宇王宏宇赵岩高贻宽辛文强崔建忠崔建忠岳树源杨树源张建宁
关键词:复合手术
卡马西平对癫痫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Kv7.4通道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CBZ)对癫痫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能神经元Kv7.4通道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癫痫组和低、中、高浓度CBZ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外的4组大鼠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构建癫痫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低、中、高浓度CBZ组分别通过灌胃给予10、30、50 mg/kg CBZ,对照组和癫痫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VTA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观察各组大鼠VTA区酪氨酸羟化酶(TH)、Kv7.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H、Kv7.4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行为无异常;匹罗卡品注射后癫痫组大鼠出现抽搐、咀嚼、流涎等症状,低、中、高浓度CBZ组大鼠上述症状均有所缓解。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VTA区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GSH含量、SOD活性、DA能神经元数及TH、Kv7.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癫痫组大鼠比较,低、中、高浓度CBZ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VTA区GSH含量、SOD活性、DA能神经元数及TH、Kv7.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中、高浓度CBZ组大鼠癫痫发作率、VTA区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CBZ可能通过抑制癫痫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促进VTA区DA能神经元活动,激活Kv7.4通道,缓解癫痫发作。
王大永裴剑洪铭岩徐翔高云鹤郑宇王凯杰崔建忠
关键词:卡马西平癫痫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
优选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及荧光标记示踪与其复合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优选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高渗盐-NaOH消蚀法(A组)、高渗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B组)和DispaseⅡ-Triton X-100法(C组)制作人脱细胞真皮基质,以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3种方法制作ADM的组成成分;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细胞毒性实验评价3种方法制作ADM的细胞毒性反应;细胞培养法评价其细胞相容性,优选ADM。重组腺病毒绿色荧光表达载体(Ad-GFP)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FB)接种在优选ADM上,荧光显微镜观察FB的生长情况。结果3种方法均能够保留胶原纤维、弹性纤维,A组和C组能够完全脱去细胞,B组未能完全脱去细胞;A组和B组制备ADM细胞毒性反应小于1级;C组制备ADM细胞毒性反应大于1级。A组与B组24h 3T3细胞贴壁数有统计学意义(P&lt;0.05),3T3细胞能够在A组ADM表面贴附;优选A组ADM。转染Ad-GFP的FB在优选ADM上生长和增殖良好。结论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的ADM蕴涵丰富的生物信息,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支架材料。
车鹏程孙红戚孟春张玉强崔建忠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细胞毒性绿色荧光蛋白
大鼠重型弥漫性脑创伤后ERK1/2信号途径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型弥漫性脑创伤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的改变及意义。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ERK1/2抑制剂U0126高、低剂量组。Marmarou等法制作弥漫性脑创伤模型。伤后30min、1、6、24、48、72h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伤后脑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区磷酸化ERK1/2和c-Fos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区凋亡细胞;伤后3-7d水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伤后,创伤组脑组织损伤严重,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和凋亡改变、神经轴索变性断裂;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在伤后30min明显增高,6h达高峰,高表达状态持续至伤后24h;c-Fos在伤后30min明显增高,6h达高峰,24h接近正常水平;神经细胞凋亡数目伤后6h明显增多,72h达高峰;大鼠搜索安全岛时间延长。U0126干预后,脑组织形态损伤程度、磷酸化ERK1/2和c-Fos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回降;大鼠搜索安全岛时间缩短;上述变化在U0126高剂量组中更为显著。结论:ERK1/2信号途径参与大鼠重型弥漫性脑创伤病理损伤过程,并在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赵雅宁高俊玲饶颖臻张文丽尹立国崔建忠
关键词:脑损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类
p5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脑皮质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脑皮质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术后观测6个时相点:0h、3h、6h、9h、12h、24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53、p-Akt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RT-PCR技术检测皮质p53、p-Akt m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皮质p53、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ham组p53有微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SAH组的损伤侧脑半球皮质p53蛋白水平增加,6h达高峰,之后开始回落。SAH组的p-Akt表达在3h开始增加,并持续至24h。LY组p-Akt表达明显低于SAH组(P<0.05),p53则高于SAH组(P<0.05)。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小鼠蛛网膜下腔岀血后早期p53及p-Akt表达增加;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调控p53的表达,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起到脑保护作用。
李晓晖李冉田艳霞崔颖崔建忠王凯杰高俊玲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P53免疫印迹法小鼠
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在大鼠硅沉着病发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在大鼠硅沉着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机制;从细胞自噬角度研究硅沉着病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30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插管一次性灌注二氧化硅粉尘混悬液法建立大鼠硅沉着病模型,并给予3-MA干预,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及28天分批处死6只大鼠。留取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C-3、Beclin-1的表达及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有显著的肺泡炎改变、明显的矽结节形成及大量胶原沉积。LC-3、Beclin-1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上调(P<0.05),并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趋势,SiO2注入后1 d表达有升高趋势,14d达高峰(P<0.05),28 d回落,但仍高于基础表达。与模型组相比,3-MA组肺泡炎减轻,矽结节减小,胶原沉积减少,LC-3、Beclin-1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下调(P<0.05),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细胞自噬参与大鼠硅沉着病的病理进程,并在硅沉着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赵曼曼李冉都凌杰王海涛田艳霞崔建忠高俊玲
关键词:自噬硅沉着病BECLIN-1MASSON染色免疫印迹法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被引量:3
2009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手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可解脱弹簧圈GDC)的发明使介入治疗的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扩乏。随着近十年来手术例数的增加,使得血管内介。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水平逐渐提高,治疗技巧逐渐成熟。但是对于直径小于3mm的微小动脉瘤而言,不论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栓塞都有相当地难度。我们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间我科通过介入治疗的8例微小动脉瘤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徐翔崔建忠王大勇王凯杰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微小动脉瘤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介入栓塞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