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鹤
-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氧化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云南小粒咖啡已成为云南省热带特色产业。云南小粒咖啡果皮在制作咖啡制品时常作为副产物丢弃,然而小粒咖啡果皮也可以作为花青素的来源。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进行培养,通过不同浓度(100、200、300、400 mg/L)的云南小粒咖啡果皮提取物处理后,再利用4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的抗氧化损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咖啡果皮粗提物对于受到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作用;在对细胞氧化应激相关物质的分析测定中发现,相比氧化损伤组,400 mg/L浓度的咖啡果皮粗提物处理组提高了细胞中SOD活性(9.6±0.35)%,MDA含量降低了(23.0±0.063)%以及LDH活性抑制了(35.1±0.267)%。另外,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测定结果得出咖啡果皮粗提物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付晓萍张云鹤谷大海林奇刘苏瑶袁唯范江平
- 关键词:花青素抗氧化活性
- 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花青素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研究以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提取物中花青素的成分进行了鉴定及含量测定,并测定了该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等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样品中的花青素主要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它们的含量分别为3.35mg/100 g和11.2 mg/100 g。另外,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82、1.085 mg/m L,表现出了潜在的抗氧化效果。
- 张云鹤付晓萍梁文娟韩中惠刘苏瑶袁唯范江平
- 关键词:HPLC法LC-MS法花青素
- 二次灭菌的木瓜果粒酸奶配方筛选及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由于果粒酸奶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将营养丰富的木瓜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酸奶结合,制成木瓜果粒酸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使产品的营养更加丰富,对木瓜果粒酸奶进行了二次灭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木瓜果粒酸奶的最佳配方是:木瓜用量8%,白砂糖用量7%,发酵时间6h,二次灭菌条件90℃、5min,得到的成品口感细腻,组织均匀,酸甜适度。另外,产品融合了木瓜和酸奶的风味,丰富了酸奶的品种。
- 张云鹤杨茜范江平黄艾祥毛华明
- 关键词:木瓜酸奶二次灭菌正交试验
- 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含有花色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质量分数及料液比为自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的影响。模拟得到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工艺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剂质量分数80%,料液比1:20。在此提取工艺下可以较好地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进行提取,为后期花色苷分离作好准备。
- 张云鹤付晓萍林奇杨艳韩中惠尹雄范江平
- 关键词:响应曲面
- 茶叶组分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茶叶作为健康饮品的代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茶叶中主要成分具有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已经被大量的研究证实。皮肤伤口愈合是由炎症反应、组织增生等调节过程组成的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糖尿病等疾病会引起伤口愈合过程的延长或停滞。茶叶等植物组分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治疗和预防慢性伤口相关药物研发的热点。该文介绍了EGCG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和机制,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药物研发和茶叶应用领域的开拓提供参考和思路。
- 朱强强孙膑张云鹤杨晓颖向泽敏黄业伟
- 关键词:茶叶EGCG伤口愈合抗炎
- 二次灭菌的木瓜果粒酸奶配方筛选及优化
- 近年来,由于果粒酸奶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将营养丰富的木瓜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酸奶结合,制成木瓜果粒酸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使产品的营养更加丰富,对木瓜果粒酸奶进行二次灭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
- 张云鹤杨茜范江平黄艾祥毛华明
- 关键词:木瓜酸奶二次灭菌正交试验
- 三川火腿加工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被引量:7
- 2018年
- 以用传统发酵工艺制作的三川火腿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川火腿腌制期、晾干期和堆焐发酵期中8种主要生物胺的质量浓度,探究三川火腿加工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共检测出7种生物胺,分别为苯乙胺、尸胺、腐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未检测出色胺,且苯乙胺只在腌制中期被检出.其中,腐胺和精胺存在于三川火腿的整个加工过程中;尸胺的质量浓度在7种生物胺中最高,其次是精胺,尸胺的质量浓度在三川火腿加工过程中持续增加,在堆焐发酵后期达到最大值(69. 24±12. 54) mg/kg,但在堆焐发酵末期又开始显著降低;亚精胺和精胺都保持着较平稳的质量浓度变化,其中亚精胺的质量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苯乙胺只在腌制中期被检出;组胺的质量浓度较低,最高仅为(22. 52±5. 25) mg/kg,较为安全. 2)在三川火腿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总生物胺的质量浓度呈先上升、后平稳、再上升的趋势:新鲜三川火腿中总生物胺的质量浓度最低,为(5. 84±1. 30) mg/kg,到腌制中后期,总生物胺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 <0. 05);进入晾干期,总生物胺的质量浓度增加不显著(P> 0. 05);堆焐发酵期是生物胺累积的主要时期,堆焐发酵后期的总生物胺的质量浓度最高,为(158. 08±31. 35) mg/kg.
- 胡永金薛桥丽李泽众张云鹤李世俊
- 关键词: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法
- 响应面法优化控制粪肠球菌发酵产酪胺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建立粪肠球菌的模拟发酵培养体系,优化发酵条件,控制粪肠球菌的生长和产酪胺能力,为发酵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模拟发酵体系培养粪肠球菌,考察发酵的温度、初始pH、NaCl含量和供氧条件对体系中粪肠球菌的生长和酪胺产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控制酪胺产量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25℃是粪肠球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低温可有效控制粪肠球菌产酪胺能力;培养基初始pH对培养体系的pH变化影响较小,初始pH在5.0左右时体系的酪胺产量较高;适当的盐质量分数可以有效抑制粪肠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体系中酪胺的产生;供氧条件对体系pH影响不明显,但在富氧条件下体系中酪胺的产量较低。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控制粪肠球菌产酪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9.68℃,发酵液初始pH为5.22,NaCl质量分数为5.49%。验证试验测得的酪胺产量与理论值差异较小。【结论】通过建立粪肠球菌的培养模型,可以探究食品中粪肠球菌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水平,确定酪胺生成的关键控制条件。因此,通过控制发酵体系温度、初始pH、盐质量分数和供氧条件,对降低培养体系中酪胺生成量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 张云鹤角攀伟胡永金龚加顺
- 关键词:粪肠球菌酪胺响应曲面法
- 云南野生蓝莓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以云南野生蓝莓为原料,对其提取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云南野生蓝莓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脂质体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云南野生蓝莓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同进口和其他地区国产蓝莓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结果:云南野生蓝莓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846 mg,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0.469 mg,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2.068 mg,抗脂质体过氧化的IC50值为1.546 mg,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进口和其他地区国产蓝莓。结论:云南野生蓝莓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具有产品开发和应用前景。
- 张云鹤韩中惠高志江王雪峰和劲松范江平付晓萍
- 关键词:花青素抗氧化
- 响应面法优化高酰基结冷胶—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复配3D打印凝胶的配方
- 2024年
- 【目的】构建多元化的复配凝胶体系,以丰富3D打印原料的种类。【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高酰基结冷胶(high acyl gellan gum,HAGG)、魔芋胶(konjac gum,KG)和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3种凝胶材料进行复配,通过测定黏度、色差和流动性,并结合感官评价等方法,优化凝胶体系的配方,系统分析凝胶体系的特性和3D打印效果。【结果】复配3D打印凝胶体系的最佳配方为:以50 g去离子水为基质,按质量分数添加HAGG 1.5%、KG 1.5%和CMC 0.4%,此配方条件下获得3D打印产品的色差值L^(*)、a^(*)和b^(*)分别为70.69、−131.00和352.31,黏度为56873.00 mPa·s,流动性为0.98 mm/min,感官评分为94.00,打印效果最好,获得的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形状。【结论】HAGG-KG-CMC复配凝胶的各成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研究获得了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凝胶体系配方,为3D打印食品原料的开发及食品凝胶类产品的新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蒋蝶王苑竹陶兴琳盛军张云鹤张云鹤
- 关键词:3D打印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