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剑雄

作品数:30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湖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端粒
  • 14篇端粒酶
  • 11篇细胞
  • 8篇活性
  • 8篇RNA干扰
  • 7篇端粒酶活性
  • 6篇肿瘤
  • 5篇基因
  • 4篇HTERT
  • 3篇肝癌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MIRNA
  • 2篇诊断学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学
  • 2篇髓系
  • 2篇髓样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构建

机构

  • 30篇中南大学
  • 2篇山西省眼科医...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省怀化市...

作者

  • 30篇彭剑雄
  • 11篇罗建新
  • 8篇徐慧
  • 6篇赵丹丹
  • 5篇付文金
  • 5篇巢时斌
  • 5篇李亚红
  • 4篇徐克前
  • 4篇王晓春
  • 3篇陈明
  • 3篇江涛
  • 3篇樊冰
  • 3篇龚霞
  • 2篇康玉国
  • 2篇张慧慧
  • 2篇李登清
  • 1篇顾孔珍
  • 1篇陈立刚
  • 1篇吴丽婷
  • 1篇朱燕

传媒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人工miRNA表达框架的构建及其有效性验证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针对EGFP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用融合PCR技术在体外构建针对EGFP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经测序比对后,以该表达框架与报告基因质粒p EGFP-N2分别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宫颈癌细胞系He La和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48 h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其抑制效率。结果构建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经测序比对正确;共转染该表达框架和报告基因质粒p EGFP-N2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3种细胞中发出荧光的细胞数量减少,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ep G2细胞、He La细胞和A549细胞中共转染组和单独转染组的细胞荧光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80、30.35和20.34,P均<0.01)。结论成功构建靶向EGFP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且此表达框架能有效而特异地抑制EGFP蛋白在Hep G2细胞、He La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
徐慧范张玲张旺杨伦宇彭剑雄
关键词:EGFP基因HEPHEA549细胞
RNA干扰被引量:9
2002年
RNA干扰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它与生物的发育及抗病毒感染等多种生物功能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一种新的技术。本文对RNA干扰的机理、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综述。
付文金巢时斌彭剑雄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功能生物学意义
U6/H1双启动子siRNA表达框架构建及其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iRNA表达框架(SEC),并观察其转录产物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方法:利用融合PCR技术,针对人端粒酶hTERT基因开放阅读区构建3条U6/H1双启动子SEC以及针对其3'端非翻译区构建1条U6/H1双启动子SEC,对各SEC鉴定后,分别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4种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EC均成功构建,转染HeLa细胞后,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6.8%、57.39%、80.47%、70.31%。结论: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EC的成功构建,为开展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龚霞张慧慧彭剑雄罗建新
关键词:端粒末端转移酶RNA干扰
体外构建的小片段发夹RNA对肿瘤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的干扰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小片段发夹RNA对人肿瘤细胞(HeLa)端粒酶基因的干扰及对肿瘤端粒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合成制备shRNA,并用磷酸钙转染法转染HeLa细胞,分别用TRAP-银染法和PCR-EI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将制备的46个碱基的小片段发夹RNA转染HeLa细胞后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shRNA对肿瘤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可望为临床开展对其他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抑制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张琴巢时斌付文金罗建新李登清彭剑雄
关键词:RNA干扰端粒酶HELA细胞基因表达
体外构建双H1启动子SECs及其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构建针对端粒酶hTERT的双H1启动子SECs,并探讨其转录生成的siRNA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2个针对人端粒酶hTERT基因外显子不同片断的双H1启动子SECs,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转录生成siRNAs。用TRAP法和PCR-EI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分析双H1启动子SECs对HepG2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干扰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针对hTERT的双H1启动子SECs,其转录产物siRNA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论siRNA SECs对HepG2细胞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为临床开展对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抑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慧慧陈明罗建新彭剑雄
关键词:RNA干扰端粒酶逆转录酶人肝癌细胞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简称C-12)对肿瘤的筛查和常见的5种肿瘤检出的优势。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500例恶性肿瘤患者,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6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itin、free-PSA、PSA、β-HCG及HCH)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C-12对相关5种恶性肿瘤检出的灵敏度高于肿瘤标志物单项指标,对健康人群检测的特异性为95%,对健康人群肿瘤的检出率为0.2%。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作为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肿瘤普查手段之一,尤其对肿瘤高危人群的防癌普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莉彭剑雄周细国
关键词:蛋白芯片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34、CD123、CD3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CD123、CD3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64例AML患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分型.根据CD34、CD38、CD123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成阳性组与阴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骨髓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4例AML患者中,CD34阳性102例,阳性率62.2%;CD123阳性126例,阳性率76.8%;CD38阳性144例,阳性率88.3%.各项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4、CD38、CD123表达率与微小残留病发生率、疾病完全缓解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CD34、CD123、CD38是AML检测的有效标志物,其表达可作为细胞成熟度的判断标志,有利于AML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定.
赵丹丹徐慧凌晗李亚红康玉国彭剑雄
关键词:CD34CD123CD38
miRNA过客链功能研究进展
2015年
近来研究发现,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过客链与前导链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在Ago蛋白的作用下,过客链不仅能够通过降解或解链的方式促进RISC组装,也同样能与Ago蛋白一起组装入RISC,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并且组装入RISC的过客链可以独立或与前导链共同调节基因的表达。
赵丹丹徐慧彭剑雄
关键词:微RNAARGONAUTE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育史话被引量:7
2014年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在对人体正常、病理状况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体标本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糖类、脂类、核酸、蛋白质、酶、激素、有机小分子、血液气体、电解质、治疗性药物、临床毒物等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对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非常重要。本文对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
徐克前王晓春罗建新彭剑雄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TRAP-银染色法用于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裂解液提取组织细胞中的端粒酶模板,在特异的引物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作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经硝酸银染色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肝癌组织中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5.7%,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2.6%、肝硬化组16.7%和对照组4.2%,P<0.01。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对临床恶性肝脏肿瘤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江涛樊冰彭剑雄常永超
关键词:端粒酶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