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斐
-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被引量:12
- 2012年
- 通过2011年4月和8月利用"科学三号"考察船在黄、东海海域开展的春、夏季综合调查,研究了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动规律,探讨重要环境因子的变动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表层水体中小型、微型和微微型粒级叶绿素a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4.36、0.02—2.27、0—2.66mg/m3,平均叶绿素a的浓度分别为0.56、0.31和0.14mg/m3,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5.4%、30.8%和13.8%。夏季表层由大至小3个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范围分别为:0—6.78、0—2.59、0—0.86mg/m3,平均叶绿素a含量依次为0.50、0.24和0.07mg/m3,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1.8%、30.1%和8.1%。春季小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浓度随深度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夏季叶绿素a浓度出现明显分层现象,10m层以上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浓度较高,10m层之下浓度迅速降低。微微型浮游植物浓度在不同水层都保持较低水平。受黄、东海不同季节水团影响而引起的温、盐以及营养盐分布格局的变化是影响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
- 孙晓霞任琳琳郑珊文斐赵永芳孙松
- 黄东海春、夏季分粒级叶绿素α及初级生产力研究
- 叶绿素a是海洋中浮游植物现存量的一个良好指标,也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在海洋调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级生产力代表海洋生产有机质的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对...
- 文斐
- 关键词: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
- 文献传递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5
- 2012年
- 依据2011年春、夏两季黄、东海调查资料,分析了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南黄海、东海北部春季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74.83mg/m2,夏季为23.84mg/m2,春季明显高于夏季。春季大部分海域叶绿素a含量垂直分布均匀,夏季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次表层出现最大值。初级生产力水平春季为993.9mgC/(m2.d),夏季为1274mgC/(m2.d),与1984—1985年相比有所升高。春季高值区出现在黄海中部及长江口附近海域;夏季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南岸近海海域、长江口外的黄、东海交界海域以及浙江省沿岸海域。春季整个调查海区叶绿素a浓度与磷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氮磷比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黄、东海春季磷酸盐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一个限制因子。
- 文斐孙晓霞郑珊罗璇冯秋园孙松
- 关键词: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