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富荣

作品数:120 被引量:329H指数: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8篇细胞
  • 28篇干细胞
  • 20篇胰岛
  • 18篇分化
  • 16篇淋巴
  • 15篇淋巴细胞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3篇免疫
  • 12篇外周
  • 12篇外周血
  • 11篇蛋白
  • 11篇胰岛素
  • 11篇哮喘
  • 11篇狼疮
  • 9篇胰岛素分泌
  • 9篇胰岛素分泌细...
  • 9篇系统性红斑
  • 9篇系统性红斑狼...
  • 8篇多能干细胞

机构

  • 56篇暨南大学第二...
  • 36篇深圳市人民医...
  • 35篇暨南大学
  • 12篇兰州医学院
  • 8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
  • 2篇双城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深圳市易瑞生...

作者

  • 118篇李富荣
  • 25篇齐晖
  • 18篇戴勇
  • 17篇王新根
  • 13篇周汉新
  • 11篇邱晨
  • 10篇杨晓菲
  • 9篇任莉莉
  • 9篇邓春艳
  • 9篇齐晖
  • 8篇洪小平
  • 8篇叶志中
  • 8篇余小舫
  • 8篇黄瑞芳
  • 7篇周淑艳
  • 7篇王云帅
  • 6篇张悦
  • 6篇酆孟洁
  • 6篇李阳
  • 5篇张育森

传媒

  • 9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生命科学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11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检测Cyclin A、E阳性细胞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术
2004年
目的 探讨以细胞周期蛋白A、E (CyclinA、E)阳性细胞比例 (PCP)术前判断和术中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2 9例行“胃癌根治切除术 (D3 )”患者 ,术前自胃镜取病灶活检组织 ,术后自标本获取正常胃粘膜、原发癌肿及淋巴结组织进行CyclinA、E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无或仅有Ⅰ站淋巴结转移者为实验A组 ,有Ⅱ站或 (和 )Ⅲ站淋巴结转移者为B组。结果 ① 2 7例术前与术后获得的原发癌灶组织中CyclinA、E的PCP基本一致。其中实验A组 10例 ,B组 17例。②原发癌灶CyclinE的PCP大于 2 0 0 %者 ,A组为 2 0 0 % (2 / 10 ) ,B组为 76 5 % (13/ 17)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转移淋巴结的CyclinE明显高于对照组 ;CyclinA的PCP增高改变主要发生于原发癌灶。结论 CyclinE与胃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术前检测病灶活检组织中的CyclinE阳性细胞比例 ,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生物学指标 ,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韦伟朱立元于志强李富荣吕国庆贾少微尹为华
关键词:术前检测CYCLINA胃癌细胞周期蛋白
血液及痰液miRNAs检测在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肺癌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微小RNA(micro RNA,mi RNA)在血液及痰液中的变化反映了肺癌发生发展的状况。因此血液及痰液中的mi RNAs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运用到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本文就mi RNAs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血液及痰液中mi RNAs检测在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杨璐余小舫王正李富荣
关键词:肺癌微小RNAS血液痰液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调亡机制及临床价值的研究
李富荣叶志中齐晖戴勇任莉莉孙保东洪小平黄瑞芳
SLE患者的淋巴细胞CD69表达比正常人群细胞呈高反应。T、B细胞CD69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化指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D4+、CD8+T细胞活化均需要CD69的参与。SLE患者CD69/CD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关键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细胞活化
组蛋白乙酰化对成体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011年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它们可以再生修复损伤的组织和器官,是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理想细胞。但是ASCs在体外扩增过程中容易发生自主分化和衰老,影响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组蛋白乙酰化作为表观遗传调节的重要机制,参与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等众多细胞活动的调控。该文就组蛋白乙酰化对成体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进行综述。
王云帅齐晖李富荣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成体干细胞细胞分化细胞衰老
利用piggyBac转座子构建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及其鉴定
2016年
目的:利用piggyBac转座子载体携带鼠源Oct4、Sox2、Klf4和c-Myc 4个核转录因子,重编程胎鼠成纤维细胞(MEFs)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并探讨其作用效果。方法:分离Oct4-GFP小鼠的MEFs,将携带鼠源Oct4、Sox2、Klf4、c-Myc等4个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转入至MEFs;观察iPSCs克隆形成过程的形态表现;分析iPSCs染色体组成,评价iPSCs的核型变化。RT-PCR法检测小鼠iPSCs中胚胎干细胞(ESCs)相关基因Oct4、Nanog和FGF4的表达;免疫荧光、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iPSCs中SSEA-1和Nanog蛋白表达。将iPSCs接种到NOD-SCID小鼠腹股沟进行畸胎瘤实验,4周后取畸胎瘤制备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分化情况。结果:通过piggyBac转座子成功构建iPSCs,其具有正常的核型,形态与小鼠ESCs相似,克隆边界清晰、呈圆形或卵圆形,克隆内细胞致密、核大。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iPSCs可表达多能性基因和蛋白(Oct4、Sox2、Kif4和c-Myc)。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接种iPSCs可形成具有3个胚层组织的畸胎瘤。结论:以piggyBac转座子为载体将Oct4、Sox2、Klf4和c-Myc 4个转录因子基因导入MEFs,可以成功诱导MEFs成为具有ESCs特征的正常核型iPSCs。
任丽伟魏培杨晓菲杨璐邓春艳齐晖李富荣
关键词:PIGGYBAC重编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L-13等因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IL 13、ET 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负控蛋白p2 7的变化。方法 :不同浓度IL 13 (10ng/mL、10 0ng/mL)、ET 1(10 7mol/L)、甲基强的松龙 0 5μg/mL、肝素钠 2 0 0mg/L和10 0 μg/L ,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2 7表达水平。结果 :IL 13 10ng/mL浓度组和 10 0ng/mL浓度组p2 7表达为 46 74± 3 2 5和 2 3 8± 2 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P <0 0 5) ,两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ET 1刺激 14h和 18h后p2 7的表达分别为 14 76± 1 49和 12 18± 1 3 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5)。甲基强的松龙 48h及 72h后p2 7表达为 9 9± 1 0 1和 9 12±0 93 ,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0 1。肝素钠 10 0mg/L浓度组和 2 0 0mg/L浓度组p2 7的表达分别为 2 6 94±1 2 3和 2 8 0 4± 0 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不同浓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小球系膜细胞受不同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 7表达水平不同。p2
齐晖李富荣王新根黄瑞芳戴勇
关键词:IL-13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P27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10 1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及 4 5例正常人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 2 p、CD6 3、CD4 1、CD6 1的表达。 结果 冠心病组、高血压组、脑梗死组患者的CD6 2 p、CD6 3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各组的CD4 1、CD6 1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均增高 ,因此检测活化血小板的特异膜糖蛋白在这些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文锦丽李富荣王新根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血小板活化流式细胞仪膜糖蛋白
吡喹酮脂质体、吡喹酮、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对泡球蚴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1995年
本文对小鼠继发性腹腔泡球蚴病用吡喹酮脂质体、吡喹酮、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和甲苯达唑进行实验治疗。5个治疗组对小鼠均能抑制泡球蚴增殖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8.7%,14.3%,70.0%,48.3%和77.0%。吡喹酮经脂质体包裹后,较吡喹酮组疗效明显提高(P<0.01)。各治疗组泡球蚴生发层均有不同程度损伤,与实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吡喹酮脂质体对泡状棘球蚴损伤程度最重。超微结构显示,各治疗组对小鼠泡球蚴组织均有广泛的变化,以阿苯达唑组变化最重,细胞大部分解体。提示各种化疗药物对泡球蚴组织有广泛的细胞内效应。
李富荣蒋次鹏曹和询王琪
关键词:泡球蚴病脂质体吡喹酮阿苯达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胰腺后的分化及对血糖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入糖尿病模型鼠胰腺包膜下,观察BMSCs的分布及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雄性SD大鼠BMSCs,以多点注射的方法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胰腺包膜下,血糖仪监测血糖,ELISA法检测胰岛素和C-肽水平。移植后8周,通过EGFP示踪植入的BMSCs的分布,取EGFP标记的胰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是否存在EGFP和胰岛素共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是否存在EGFP和PDX1共表达。结果胰腺包膜下移植BMSCs有效降低糖尿病鼠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P<0.05)。至移植后8周,植入细胞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细胞分布于胰岛(12.46%)、血管(4.4%)、腺泡(9.24%)、导管(3.21%),或集中分布于局部(70.69%)。免疫组化发现EGFP和胰岛素共表达细胞(5.16%),荧光原位杂交发现EGFP和PDX1共表达细胞(0.96%)。结论BMSCs胰腺包膜下移植后在胰腺中发生再分布,在胰腺微环境中能够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有效逆转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
杨亚丽高峰齐晖李富荣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糖尿病胰腺分化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CD_(69)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史菲邱晨李富荣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发作期支气管哮喘T淋巴细胞CD69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