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银银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源性
  • 2篇食源性寄生虫...
  • 2篇误诊
  • 2篇寄生虫
  • 2篇寄生虫病
  • 2篇虫病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血清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害
  • 1篇抑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治疗肝硬化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生长抑素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王银银
  • 5篇黄建荣
  • 3篇李小芬
  • 3篇连江山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结合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研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清当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寻找可用于药物性肝损害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23例,应用非靶向的线性梯度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系统检测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结果药物性肝损害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中溶血卵磷脂C16:0、溶血卵磷脂C18:0、溶血卵磷脂C18:3、溶血卵磷脂C18:2的浓度明显降低,硬脂酰胺、油酰胺、十四酰胺、卵磷脂、甘氨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胆红素、次黄嘌呤显著升高。结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代谢物质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研究表明代谢组学是临床研究的一个强有力工具。
李小芬连江山王银银王银银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若干食源性寄生虫病误诊分析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我国血吸虫病、疟疾等重要寄生虫病经过长期防治,现已基本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肉类、水产品等食物中携带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仍常可见到.在流行病学上,食源性寄生虫病指因生食或半生食了含...
黄建荣王银银
国产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后难以止血或多次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病死率高达30%~50%,在出血后1周内的死亡率达70%。此类患者治疗关键在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
王银银李小芬连江山黄建荣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
代谢组学在肝衰竭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肝衰竭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在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所致的肝脏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复杂的临床症候群[1]。在西方国家,导致肝衰竭的病因以药物性为主,而在我国则以嗜肝病毒感染为主,近些年药物性肝衰竭呈上升趋势,成为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2]。尽管新的肝衰竭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但肝衰竭的病死率仍然非常高[3-5]。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参与了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三大基本物质代谢以及生物合成、免疫调节等重要生理功能,当发生肝功能衰竭时,不仅肝脏功能损伤,其他器官也会出现病理生理改变,进而影响到体内众多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水平[6]。有研究表明当肝实质发生损伤时血清氨、γ氨基丁酸、色氨酸以及内源性的苯二氮卓浓度会升高[7],因此检测体液中的这些内源性小分子物质可作为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
李小芬王银银连江山黄建荣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预后评估
食源性寄生虫病误诊案例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分析了6种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误诊原因,一是病史询问不详,对流行病学资料不够重视;二是疾病本身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难度较大;三是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在非流行区发病率较低;四是滥用药物造成了诊断困难。强调仔细询问病史,关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者,需考虑患有寄生虫病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诊断性驱虫治疗。
黄建荣王银银
关键词:寄生虫病食源性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