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聚变
  • 8篇聚变堆
  • 8篇
  • 6篇中子学
  • 3篇实验包层
  • 3篇双回路
  • 3篇回路
  • 3篇富集度
  • 3篇概念设计
  • 3篇包层
  • 3篇ITER
  • 2篇热工水力
  • 2篇中子学分析
  • 2篇温度分布
  • 2篇固态
  • 2篇^6LI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剂
  • 1篇实验包层模块

机构

  • 13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核工业集...

作者

  • 13篇贾小波
  • 9篇杨永伟
  • 8篇周志伟
  • 8篇经荥清
  • 5篇冯开明
  • 1篇肖建军
  • 1篇陈志
  • 1篇张国书
  • 1篇解衡

传媒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反...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第六届全国新...
  • 1篇第十一届反应...
  • 1篇全国计算机物...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变动力堆新型双回路氦冷陶瓷包层热工水力分析
针对新型双回路交叉氦冷固态包层概念,在示范堆规模下对固态包层进行热工水力分析。双回路交叉冷却陶瓷包层具有在一条回路失流或失冷事故情况下安全的热工性能。选择全堆极向最大发热功率密度最大的包层模块的典型增殖单元进行热工水力分...
贾小波周志伟杨永伟经荥清
关键词:温度分布热工水力分析
文献传递
聚变堆交叉冷却陶瓷包层概念设计及中子学性能研究
本研究在聚变堆初步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固态包层设计路线,提出了一个交叉排列氦冷固态包层概念.设计采用Be、Li2TiO3分层球床,氦气冷却管道分两个回路同时冷却,增加系统安全可靠性.借助蒙特卡罗程序MCNP建立11.2...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
关键词:聚变堆概念设计蒙特卡罗程序
文献传递
聚变堆混和球床包层中子学和热工水力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聚变堆初步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固态包层设计路线,提出了一个先进的氦冷固态包层概念。设计采用Be12Ti和Li2TiO8陶瓷小球混和球床,物理和化学相容性好;采用SiC作为结构材料,提高耐高温性能及氦气出口温度。计算结果表明:选择Be12Ti和Li2TiO8球体积比在2和4之间较合理;在Be12Ti和Li2TiO8球体积比为3时,^6Li富集度取30%~80%较适宜;球床的最高温度低于材料的温度限值,温度分布合理均匀。该方案可较大程度提高热效率和改善中子学以及氚增殖性能。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
关键词:聚变堆
ITER中国固态TBM中子倍增剂和氚增殖剂布置优化被引量:2
2006年
在国际热核实验堆(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reactor,ITER)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模块(testblanketmodule,TBM)的初步设计的模型基础上,选择不同的中子增殖剂和氚增殖剂体积比,利用粒子输运程序MCNP(MonteCarloN-particletransportcode)对该TBM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均匀混和模型的结果,在Be和Li4SiO4的体积比为2至6之间,氚增殖率最大可达1.20。因此,采用Be和Li4SiO4夹层布置,在几何上逼近最优体积比,选择前端Be和Li4SiO4体积比为2时,氚增殖率达到1.158,能够较好地满足聚变运行的氚自持条件。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张国书
关键词:中子倍增
聚变堆固态包层中子学分析
针对聚变堆固态包层进行了中子学计算分析,比较了4种Li 富集度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径向远离第一壁降低Li 富集度比较合理,靠近第一壁的增殖层Li 富集度不能过低,以减少长期运行中 Li 的消耗对氚增殖性能的影响。借助蒙特...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
文献传递
ITER实验包层氚增埴性能初步研究
贾小波
聚变动力堆新型双回路氦冷陶瓷包层概念设计
在陶瓷包层的框架下,提出了1种新型双回路交叉氦冷固态包层概念。氦气在两种管道里流动,两种管道出口和入口交错排列,可以均衡包层增殖单元的温度分布。两条冷却回路设计的目的在于,当1条冷却回路入口管断裂或堵塞事故工况时,无需额...
贾小波周志伟杨永伟经荥清
关键词:温度分布
文献传递
聚变堆交叉冷却固态包层中子学设计优化
2008年
针对聚变堆固态包层设计路线,提出了一个交叉排列氦冷固态包层概念。设计采用Be、Li2TiO3分层球床。两种尺寸的氦气冷却管道交叉排列,分两个回路同时冷却,以增加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比较了4种6Li富集度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径向远离第一壁降低6Li富集度较为合理,靠近第一壁的增殖层6Li富集度不能过低,以减少长期运行中Li的消耗对氚增殖性能的影响。借助蒙特卡罗程序MCNP建立11.25°对称模型,全堆包层氚增殖率为1.176,包层寿期内产氚性能稳定,在包层寿命运行时间内的燃耗分布相对均匀。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
聚变堆氦冷固态增殖包层中子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聚变堆固态包层框架下,针对初步设计的聚变堆氦冷固态包层进行了中子学分析。选择增殖区的氚增殖剂和中子倍增剂分层分布方案,建立了20°对称D型轮胎环全堆计算模型,对聚变中子源分布离散化处理。借助M on te-C arlo粒子输运程序M CNP对聚变堆包层的氚增殖性能和核热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堆总体氚增殖率达到1.247,核热密度峰值在赤道包层模块,能够实现聚变堆运行的氚自持条件。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
关键词:聚变堆
聚变堆混和球床包层概念设计
在聚变堆初步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固态包层设计路线,提出了一个先进的氮冷固态包层概念。 设计采用Be12Ti、Li2TiO3混和球床,物理和化学相容性好;采用SiC作为结构材料,提高耐高温性能,可以提高He气出...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
关键词:概念设计聚变堆耐高温性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