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琼
- 作品数:31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炎症因子在多发性肌炎病情评估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IL-6、MIF、TNFa在多发性肌炎病情评估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多发性肌炎患者36例(其中肌酶升高组25例,肌酶正常组11例),设正常对照组10例;ELISA法测定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IL-6、MIF...
- 邹玉琼李涯松金卫东
- 文献传递
- 为什么“风湿性多肌痛”误诊多
- 2006年
- “风湿性多肌痛”这个名词,1957年由国外学者最早提出。顾名思义,是风湿病中一种以多个部位肌肉疼痛(主要为肩胛带或骨盆带)为表现的疾病。看似简单明了,然而却有很多非专科医生也不认得它,更何况病家。
- 吕良敬邹玉琼
- 关键词:风湿性多肌痛误诊国外学者肌肉疼痛专科医生肩胛带
- 抗ABCA1自身抗体在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抗体及探讨其致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75份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自身抗体。75份性别年龄匹配正常人血清为对照。观察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gG对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抗ABCA1抗体,阳性率为29.3%,正常人中无一阳性(P<0.05)。SLE有斑块组的抗ABCA1抗体阳性率高于SLE无斑块组(43.8%和16.3%,P<0.05)。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SLE患者IgG体外可抑制THP-1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抑制率最高可达28.7%,正常人IgG抑制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IgG在体外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促进SLE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曾婷周文静李树杰邹玉琼吴美芳杨程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粥样硬化
- 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测定在多发性肌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IL-6与PM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糖皮质激素(GC)治疗的关系,探讨炎症因子IL-6等在PM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PM患者血清中IL-6以及TNF-α水平,并与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健康对照组)。利用国际肌炎组织制定的炎性肌病评价工具,将患者分为活动期与缓解期2组。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结果血清IL-6在多发性肌炎活动组[(19.67±7.16)pg/ml]、缓解组[(15.81±4.00)pg/ml]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14±3.71)pg/ml,P<0.001],且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43)。TNF-α在活动组[(114.44±36.04)pg/ml]、缓解组[(97.65±30.78)pg/ml]中的水平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55.43±22.83)pg/ml,P<0.001],但活动组与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分析发现血清IL-6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9,P<0.001),与GC治疗量呈负相关(r=-0.573,P<0.001)。结论 IL-6可作为PM疾病活动评估及治疗中激素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 邹玉琼金卫东李涯松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多发性肌炎酶联免疫吸附法
- 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和破骨细胞骨代谢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分别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OPG/RANKL和RANK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蠲痹法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正常大鼠益肾蠲痹汤灌胃给药,获取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李涯松马丽瑶张莹莹邹玉琼郝桂锋
- 关键词:益肾蠲痹汤破骨细胞
- IgG4相关性疾病1例
- 2019年
-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特点是免疫介导的纤维炎症过程几乎影响所有器官,携带IgG4+的浆细胞浸润。现报道IgG4-RD患者1例的诊疗过程。1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已婚,工人,汉族。因“双眼肿胀13年,腮腺肿大伴口干2年”于2015年9月4日入院。入院前13年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突出肿胀,右眼眶可触及肿块,当地医院予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期间症状反复,间断服用激素治疗(药量不详)。
- 王云卿邹玉琼
- 关键词:腮腺肿大右眼眶浆细胞浸润免疫介导诊疗过程
- 强直性脊柱炎的强直防治研究进展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HLA-27)相关的炎症性脊柱及关节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早期表现为韧带附着点的炎症及滑膜炎,进而出现...
- 李涯松邹玉琼
- 文献传递
- 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死亡诱骗受体3高表达及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干燥综合征(Sjoe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但其临床研究远落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其他风湿性疾病,故对病因形成及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性研究,为加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 金卫东俞晓洁朱键李涯松邹玉琼周永列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诱骗受体3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和Bath评分的相关因素
- 张莹莹李涯松应振华邹玉琼许显福
- 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和破骨细胞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对骨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益肾蠲痹组,分别经生理盐水和益肾蠲痹汤灌胃给药,获取含药血清;分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利用碱性磷酸酶和Van kossa染色鉴定成骨细胞,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将成骨和破骨细胞各分为4组:对照组、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低、中和高浓度组;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表达。结果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诱导成骨细胞OPG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97%(P=0.710)、122%(P=0.005)和155%(P<0.001),RANKL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81%(P<0.001)、63%(P<0.001)和53%(P<0.001),表明OPG和RANKL表达与含药血清浓度分别呈正、负相关;含药血清使破骨细胞RANK表达分别调节对照组的75%(P<0.001)、50%(P<0.001)和46%(P<0.001),表明RANK表达与含药血清剂量呈负相关。结论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通过调节OPG/RANKL/RANK信号轴可能在抗骨丢失过程中发挥作用。
- 沈丽英李涯松张莹莹邹玉琼郝桂锋王天乐
- 关键词:益肾蠲痹法破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