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玮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高效液相
  • 2篇药动学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多索茶碱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液相
  • 1篇医嘱审核
  • 1篇用药
  • 1篇右雷佐生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玮
  • 3篇张志清
  • 2篇刘剑
  • 2篇杨秀岭
  • 2篇贡莹
  • 1篇张亚坤
  • 1篇何文娟
  • 1篇王淑梅
  • 1篇殷立新
  • 1篇郭利
  • 1篇韩玉冰
  • 1篇袁叶
  • 1篇任巍
  • 1篇王梦媛
  • 1篇张甜甜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发生现状及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替格瑞洛是新型的P2Y12受体抑制剂,在起效速度和疗效方面均优于氯吡格雷,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和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但随着替格瑞洛的普遍使用,其相关呼吸困难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加,然而临床上对导致此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的研究结果存在异议。本文对替格瑞洛使用中呼吸困难发生现状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陈玮郭雪李亚男杨秀岭
丁苯酞对大鼠体内多索茶碱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体内多索茶碱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多索茶碱80mg/kg)和实验组(多索茶碱80mg/kg+丁苯酞80mg/kg),每组6只,先分别连续灌胃橄榄油和丁苯酞6d,末次给药后灌胃多索茶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多索茶碱给药前和给药后0.083、0.25、0.5、1、2、2.5、3、5、7、9h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2nm;进样量为20μl。以DAS2.1.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多索茶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476~76.200mg/L(r=0.9998),相对回收率为(88.74±7.05)%~(94.38±7.19)%,日内RSD≤7.96%,日间RSD≤6.48%。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体内多索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9.92±8.56)、(42.10±17.46)mg/L,tmax:(0.83±0.26)、(0.50±0.00)h,t1/2z:(1.77±0.48)、(1.24±0.24)h,AUC0-9h:(165.90±23.96)、(73.45±4.76)mg·h/L,CLz:(0.12±0.02)、(0.27±0.02)L(/h·kg),Vz:(0.29±0.05)、(0.49±0.09)L/kg,其中AUC0-9h、CLz、Vz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对大鼠体内多索茶碱的吸收未见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其体内分布过程,加快其代谢和清除。
郭利杨秀岭王淑梅殷立新陈玮
关键词:丁苯酞多索茶碱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合理用药审核系统的功能完善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完善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合理用药审核系统,加强合理用药审核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找出我院现有合理用药审核系统功能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功能改进和完善,并对功能完善前、后3个月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结论: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医嘱"不能有效反馈或漏停,新旧医嘱、已审核与未审核医嘱、已停医嘱与正常医嘱等在系统中不能明确区分及查看等不足,在系统中增加了医嘱拒发功能以及多项筛选和查询功能。新功能的使用,使人均日审核医嘱数增加(96.5组vs.144.8组),日处理退费医嘱数(158.3组vs.47.6组)、日处理漏审医嘱数(0.32组vs.0组)、日处理多余打包药品医嘱数(2.1组vs.0组)以及日处理停医嘱拒发时间(15 min vs.0.028 min)等降低,使医嘱审核各项操作更简便、快捷,提高了医嘱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不合理医嘱的执行。
刘剑任巍陈玮陶兴隆
关键词:医嘱审核
奥拉西坦对肝微粒体酶CYP2C9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考察奥拉西坦对肝微粒体酶CYP2C9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只,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实验组每天灌胃奥拉西坦80 mg/kg,每日2次,连续8 d。第8天灌胃后两组大鼠均立即灌胃给予CYP2C9的探针药物甲苯磺丁脲50 mg/kg,并于给予甲苯磺丁脲后0.25、0.5、0.75、1、1.5、2、3、4、6、10、12、24 h内眼内眦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拟合药动学参数,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5.45±1.98)、(6.54±1.45)h,cmax分别为(169.12±58.14)、(146.19±49.44)mg/L,AUC0-24 h分别为(1 113.01±264.32)、(1 120.14±208.91)mg·h/L,Vd分别为(0.77±0.32)、(0.91±0.40)L/kg,CL分别为(0.08±0.03)、(0.08±0.02)L/(h·k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对甲苯磺丁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未见明显影响,初步认为奥拉西坦对经CYP2C9代谢的药物的药动学无明显影响。
陈玮张志清贡莹何文娟韩玉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甲苯磺丁脲药动学
磷丙泊酚二钠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妊娠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24年
目的考察磷丙泊酚二钠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丙泊酚在妊娠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同时检测SD大鼠血浆中磷丙泊酚二钠和丙泊酚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妊娠SD大鼠静脉给予120 mg·kg^(-1)磷丙泊酚二钠,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3、6、10、15、30、45、60、90、120、150 min眼内眦取血,用LC-MS/MS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计算磷丙泊酚二钠和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磷丙泊酚二钠和丙泊酚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0.77x+0.08(r=0.9972)和y=8.90×10^(-3)x+4.70×10^(-3)(r=0.9971),线性范围分别为0.2~250.0μg·mL^(-1)和1.0~80.0μg·mL^(-1)。磷丙泊酚二钠静脉给药后,丙泊酚t_(max)为(9.50±3.33)min,磷丙泊酚二钠和丙泊酚的C_(max)分别为(349.50±154.10)和(28.33±15.30)μg·mL^(-1),t_(1/2)分别为(24.35±11.33)和(43.87±4.86)min,AUC_(0→t)分别为(79.40±21.53)和(25.13±15.71)μg·mL^(-1)·h。结论本实验建立的LC-MS/MS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磷丙泊酚二钠和丙泊酚浓度,妊娠大鼠静脉给予磷丙泊酚二钠后可以很快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丙泊酚来发挥作用。
王梦媛褚文昊李文利张甜甜陈玮袁叶张志清
关键词: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妊娠大鼠
注射用右雷佐生与不同输液溶媒配伍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考察右雷佐生使用专用溶媒或非专用溶媒溶解后溶液的稳定性。方法右雷佐生分别用专用溶媒(0.167 mol/L乳酸钠注射液)或非专用溶媒(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室温放置24 h;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变化,用微粒分析仪测量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雷佐生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色谱条件: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水-甲醇(90∶10);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09 nm;柱温25℃。结果各组配伍液在24 h内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专用溶媒组的配伍液pH值较非专用溶媒组高;用非专用溶媒溶解再扩容至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数超出规定值,其余均在规定范围内;右雷佐生的线性范围在4.30~42.96 mg/L(r=0.9999)。右雷佐生专用溶媒组相对百分含量配制后6 h内>95%,非专用溶媒组相对百分含量6 h内<95%。6 h以后各组配伍液的相对百分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注射用右雷佐生使用专用溶媒配制后的稳定性优于非专用溶媒。
张亚坤刘剑贡莹陈玮张志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