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维持性
  • 4篇导管
  • 4篇血透
  • 4篇血透患者
  • 4篇肾透析
  • 4篇留置
  • 3篇饮食
  • 3篇饮食控制
  • 3篇肾病
  • 3篇肾脏
  • 3篇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血透
  • 3篇维持性血透患...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2篇导管功能不良
  • 2篇登记
  • 2篇队列研究

机构

  • 17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陈磊
  • 12篇陈林
  • 12篇刘日光
  • 12篇陈浩雄
  • 12篇傅君舟
  • 5篇李剑文
  • 3篇周姗姗
  • 3篇赖慧勤
  • 3篇李英娜
  • 3篇刘学
  • 1篇黄俊
  • 1篇关昌杰
  • 1篇秦曙光
  • 1篇陈敢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2011中华...
  • 1篇2014年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控制中的应用
刘学李英娜赖慧勤陈磊
单中心血液透析登记年度报告
目的 了解该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现状,为下一步改进该中心维持血透患者透析质量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共228名.其...
刘日光陈林陈浩雄陈磊周姗姗傅君舟
单中心初次血透患者透析前治疗状况的回顾性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的整体治疗状况。方法:按标准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新增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95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医院及肾内科就诊史、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8.1±16.8)岁,56.8%知晓患慢性肾脏病,仅31.6%有透析前6月内肾内科就诊史,仅13.7%有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使用史。透析首位原发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8.9%。分别有50.5%和30.5%患者透析时已合并感染或心衰。93.7%初次透析时血管通路为临时导管。透析时平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5.30±2.96)ml.min-1.1.73m-2,平均血红蛋白(72.8±18.1)g/L,平均白蛋白(31.2±4.91)g/L。结论:本中心初次血液透析患者进入透析时机晚、贫血严重、营养状态差、合并症多、导管使用率高,这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低、肾内科就诊率低、以及未予规范评估及治疗有关。
刘日光陈磊傅君舟陈林陈浩雄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病肾透析
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贫血治疗状况的回顾性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2011年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贫血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按标准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新增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92例。收集人口学资料、肾病病史、就诊史、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红蛋白与性别、年龄、缴费类别、肾病病史、就诊史、糖尿病、感染、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使用史、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二氧化碳结合力(ECO2)、血清白蛋白(Alb)。结果:92例患者平均年龄(57.8±16.9)岁,平均Hb(72.7±14.6)g/L;与Hb〈90 g/L组相比,Hb≥90 g/L组有更多的肾内科就诊史和有ESA使用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b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感染、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结论:本中心初次血液透析患者进入透析时贫血严重,贫血严重程度与合并感染、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水平相关。
刘日光陈林傅君舟陈浩雄陈磊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贫血肾透析流行病学
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与亚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与亚次全切除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SHPT患者18例,根据切除范围不同分两...
陈浩雄刘日光李剑文陈林陈磊傅君舟
关键词: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
文献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抢救心源性休克并急性肾衰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至2009年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IABP联合CRRT(CRRT组)31例或床边血液透析治疗(HD)(HD组)21例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CRRT组抢救成功12例,死亡率为61.3%;HD组抢救成功3例,死亡率90.5%(P<0.05)。两组在出血、下肢缺血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时,CRRT是首选透析方式。
陈磊刘目光陈林陈浩雄李剑文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源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PermCath导管两种置管方法对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撕脱鞘导入法与直接导丝导入法留置Permcath导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入组2个透析中心拟行Permcath导管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置管方法分为撕脱鞘导入组(简称撕脱鞘组)和直接导丝导入组(简称导丝组),收集2组患者基线资料、置管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置管后前瞻观察24h,主要终点为置管术中出血量,次要终点为整个置管术的操作时间和置管术后24h置管伤口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撕脱鞘组共入组22例患者,导丝组共入组23例患者,2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导丝组较撕脱鞘组在术中出血量(4.04±2.09ml比12.86±3.35ml,t=10.514,P=0.000)、置管时间(26.30±3.22min比34.36±2.98min,t=8.689,P=0.000)及术后24h出血事件发生率(4.358%比27.27%,?2=4.499,P=0.04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导丝导入法比撕脱鞘导入法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24h出血事件发生率。
刘日光马锦华李剑文陈林陈浩雄陈磊傅君舟
关键词:导管留置深静脉肾透析
PermCath导管两种置管方法对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比较撕脱鞘导入置管法与直接导丝导入法留置Permcath导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按一定入排标准入组2个透析中心拟行Permcath导管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方法分为撕脱鞘导入...
刘日光陈林陈浩雄陈磊李剑文秦曙光傅君舟
关键词:导管留置深静脉肾透析
文献传递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控制中的应用
<正>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疗法是以人工方法清除病人体内的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使血液得以净化,同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达到替代已丧失的肾脏功能从而延长患者寿命的治疗方法[1]。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
刘学李英娜赖慧勤陈磊
关键词:强化健康教育MHD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控制高钾血症健康知识知晓率
文献传递
普通肝素与达肝素在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比普通肝素与达肝素在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以长期留置导管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16例,透析结束后使用普通肝素(3125U/ml)封管,当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行尿激酶溶栓达到每周至少1次、连续2周时,改用达肝素(1562.5U/ml)封管,收集患者改用达肝素封管前后3个月的资料(改用前视为普通肝素组、改用后视为达肝素组),包括透析总例次、导管功能不良、反接血管通路、尿激酶溶栓、感染、血流量、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拔管、出血、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等情况。结果:普通肝素组与达肝素组对比:均未发生拔管和出血事件;3个月透析总例次分别为626例和629例;发生导管功能不良121例(19.3%)vs75例(11.9%),P=0.000;反接血管通路49例(7.8%)vs46例(7.3%),P=1.000;尿激酶溶栓72例(11.5%)vs29例(4.6%),P=0.000;感染1例vs1例,P=1.000;血流量(222.9±18.6)ml/minvs(223.4±18.9)ml/min,P=0.940;spKt/V(1.34±0.15)vs(1.33±0.15),P=0.879;INR(1.02±0.14)vs(1.04±0.12),P=0.755;PLT(155.9±45.0)vs(161.4±43.5),P=0.727。结论:达肝素封管可减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
陈浩雄刘日光陈林陈磊傅君舟
关键词:长期留置导管封管导管功能不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