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秋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3篇疗效
  • 3篇护理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治疗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高频振荡
  • 2篇高频振荡通气
  • 2篇高频振荡通气...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电刺激
  • 1篇新生儿肺出血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机构

  • 1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余秋敏
  • 3篇陈惠燕
  • 2篇赵雪婷
  • 2篇黄惜华
  • 2篇张玉
  • 1篇游楚明
  • 1篇覃晓菲
  • 1篇金丽
  • 1篇傅万海
  • 1篇林劲芝
  • 1篇高小娟
  • 1篇钟春霞
  • 1篇麦瑞琼
  • 1篇陈倪
  • 1篇张阳
  • 1篇张勇
  • 1篇邱靓
  • 1篇刘荣娣
  • 1篇林小梅
  • 1篇朱明华

传媒

  • 6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感觉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按摩对脑性瘫痪患儿口运动障碍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口腔感觉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按摩对脑性瘫痪患儿口运动障碍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脑性瘫痪口运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行口腔感觉运动疗法,观察组患儿行口腔感觉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口运动评分及语言清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行口腔感觉运动疗法联合中医手法按摩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口运动障碍及语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雪婷余秋敏陈翠镅陈惠燕郭燕如
关键词:脑性瘫痪
易开启型铝塑药物瓶口免消毒的可行性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易开启型铝塑药物瓶口开启后直接加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易开启型铝塑盖药物260瓶,对抽中的药物样本进行配对(包括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瓶。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消毒待干后取样,实验组开启瓶盖后不消毒直接取样作为基线资料;在环境中暴露5 min时再对2组进行2次取样,评价暴露时间对瓶口菌落数的影响。结果2组0 s基线采样、暴露在环境中5 min时采样,易开型铝塑药物瓶口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即均无细菌生长。结论在按规定实施治疗室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化操作进行加药的前提条件下,5 min内不需要对易开启型铝塑药物瓶口进行消毒。
余秋敏黎朝政谢小朋吴椅妮张诚周凤胡婷婷蒙婉婷陈卓林
关键词:无菌技术
一种防污染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引流袋。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袋、与引流袋一端连通的引流管、与引流袋另一端连通的排液管以及与排液管活动连接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一端外壁上固设有一卡扣圈;所述引流袋的背面固设有一用...
余秋敏林小梅肖慧潘记凤熊喜兵魏静杨静
广东省NICU护士实施临终关怀意愿的现状调查
2021年
目的探讨NICU护士实施临终关怀的意愿。方法使用FATCOD-B量表,采用网上发放问卷星形式,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月广东省2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00位NICU护士为对象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ICU护士对FATCOD-B量表部分问题的回答/认识与参与意愿的关联,即对下列两个问题的态度:①我不想照料临终患者;②医务人员有可能帮助患者面对死亡。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①在“与临终患者建立亲密关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问题中选择4分、3分及2分的护士较选择5分的护士,更有意愿参与到临终护理中(均P<0.05);②在“在患者临终期间及死亡后都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关怀”问题中选择3分的护士较选择5分的护士、在“医务人员没有责任对家属进行关于死亡及临终的教育”问题中选择3分及2分的护士较选择5分的护士,更有新生儿临终关怀知识培训需求(均P<0.05)。结论重视临终关怀的开展与相关知识培训,提供实施临终关怀的资源、建立新生儿的具体临终关怀计划,可以让NICU护士更好地为患儿提供临终护理。
余秋敏张昉黄惜华郭燕如蓝文兰
关键词:新生儿临终关怀NICU护士
腋下静脉与手背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腋下静脉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新生儿60例,(其中早产儿20例)分为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组与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过程中反复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的长短,输液外渗及红肿发生率。结果腋下静脉穿刺组较手背静脉穿刺组的留置时间长,反复穿刺次数少,外渗及红肿发生率低。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静脉穿刺留置时间长于手背静脉穿刺留置时间,减少了住院期间患儿反复穿刺、外渗及红肿,减轻患儿住院期间的痛苦和多次穿刺带来的血管损伤,利于新生儿的留置及应用。
刘荣娣张玉高小娟余秋敏邱靓
关键词:新生儿腋下静脉手背静脉输液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7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液体敷料和Duo Derm等保护皮肤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不同的护理治疗后,干预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减少感染发生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余秋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
早产儿中性体温的管理与控制被引量:3
2010年
中性温度是指使机体在安静的状态下深体温保持在36.7~37.3℃之间,且体核温及皮肤平均温每小时变化分别低于0.2℃及0.3℃时的环境温度。维持中性体温是早产儿在分娩后面临的关键的生理挑战之一。早产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产热少,散热多,易发生硬肿症,是其死亡原因之一。早产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层较薄,皮下脂肪较少,绝缘性差,
余秋敏钟春霞金丽陈倪麦瑞琼
关键词:体温调节中枢中性温度早产儿正常体温体表面积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频通气失败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9
2011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于早产儿,病情危重,进展快,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频机械通气(CMV)使用以来显著地降低了NRDS患儿的病死率,但也存在部分患儿使用CMV治疗失败的情况。
游楚明傅万海覃晓菲张玉余秋敏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频通气疗效常频机械通气NRDS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住院时间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黄疸指数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82.14%,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08.34±18.11)μmmol/L、(24.98±1.92)h,明显低(短)于对照组的(158.13±19.32)μmmol/L、(74.85±16.72)h,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日龄2 d、3 d、4 d、5 d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陈惠燕胡黛菊余秋敏赵雪婷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疗效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PD伴睡眠障碍的患者,参照入选及排除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假刺激组(28例)和真刺激组(tDCS)(29例),应用MDS-UPDRS、PDSS等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并在tDCS治疗前后使用MS-11进行智能睡眠监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tDCS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及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刺激组中患者睡眠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刺激组中患者睡眠时长、睡眠效率明显升高,夜间清醒时长、夜间觉醒次数、MDS-UPDRS-Ⅲ评分和LEDD剂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tDCS治疗,对PD患者睡眠障碍及运动功能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一定程度增加PD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减少夜间清醒时长、夜间觉醒次数,从而改善白天的疲劳感症状,同时能够提升PD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
卢健军韩雨余秋敏刘佳文朱明华林劲芝张阳张勇王锦坚
关键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