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迎晖

作品数:28 被引量:30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燃煤
  • 9篇
  • 8篇燃烧
  • 8篇煤燃烧
  • 8篇痕量
  • 7篇痕量元素
  • 7篇
  • 5篇烟气
  • 5篇污染
  • 4篇燃煤烟气
  • 4篇煤燃烧过程
  • 4篇煤烟
  • 3篇电站
  • 3篇燃煤过程
  • 3篇燃烧过程
  • 3篇热力学
  • 3篇着火
  • 3篇煤粉
  • 3篇煤粒
  • 3篇结渣

机构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华中理工...
  • 1篇广西电力试验...

作者

  • 28篇刘迎晖
  • 21篇郑楚光
  • 11篇王泉海
  • 11篇邱建荣
  • 4篇周英彪
  • 4篇张军营
  • 3篇柳朝晖
  • 3篇游小清
  • 3篇刘晶
  • 3篇郭欣
  • 2篇李凡
  • 2篇程俊峰
  • 2篇郭欣
  • 2篇贾小红
  • 2篇刘晶
  • 1篇李帆
  • 1篇陆晓华
  • 1篇徐杰英
  • 1篇徐明厚
  • 1篇冯波

传媒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煤炭转化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江西电力

年份

  • 4篇2003
  • 6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燃烧过程中汞元素形态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上 ,利用液体吸附剂取样方法对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化学形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煤燃烧过程中 ,煤中绝大部分 (85 %以上 )的汞挥发进入气相 ,残留在底灰中的汞的比例则相当小 ;飞灰颗粒汞浓度大大超过底灰汞浓度 ,体现出汞的飞灰富集和底灰分散特性 ;由于飞灰残炭的吸附作用 ,烟气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的形式存在 ,而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汞较少 ;单质汞是气态汞的主要形式 ,占气态汞总量的 5 2 %~ 83 %.
王泉海刘迎晖贾小红刘晶张军营邱建荣
关键词:煤燃烧过程
基于五元相图计算的结渣倾向预测方法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利用化学热力学模型和相图计算的最新进展,首次采用CaO-FeO-Al2O3-SiO2-MgO五元物系的相图计算方法来预测煤灰的熔融特性及在软化温度下的矿物质组成,结果表明煤灰中随着CaO添加量的增大,灰熔点失降低后上升,并存在一个最小值,这是由于低温共熔物形成引起的,预测结果与XRD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有相同的趋势。
刘迎晖郑楚光邱建荣王泉海
关键词:结渣相图计算
激光点火煤粒周围的温度场被引量:9
1998年
本文采用激光全息摄影技术记录激光加热下的单颗粒煤在某一时刻燃烧的全息图,通过再现系统和数字图象处理过程而获得二维的温度场分布,为研究煤的着火与燃烧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采用了数学模型对几种煤从着火到燃尽时其周围的温度场进行计算,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刘迎晖冯波周英彪柳朝晖郑楚光
关键词:着火燃烧
燃煤过程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8
2001年
采用化学热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煤中最易挥发的有毒痕量元素汞、砷和硒在煤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形态及分布 ,着重考虑了痕量元素和氯元素之间、多种痕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 30 0~ 2 0 0 0 K温度范围内 ,考察了痕量元素在还原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的烟气中的化学形态和物理相。结果发现 ,在燃煤过程中 ,汞、硒、砷三种痕量元素的挥发性大小依次为汞 >硒 >砷 ;氯元素能大大增强汞的蒸发 。
刘迎晖郑楚光游小清郭欣
关键词:痕量元素化学热力学
炭燃尽过程中结构和辐射特性的模化与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基于等效光学常数的线性混合近似,采用均匀球体模型,对多孔炭粒在动力控制(等径变密度)燃烧下的发射率的演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将其结果与扩散控制(等密度缩核)燃烧的结果作了比较。计算表明:对于10μm以上的炭粒,在燃尽过程初期,颗粒的发射率无例外的有增大,在燃尽过程后期(B>0.9),颗粒的发射率随燃尽而骤减;对于10μm以下的小颗粒,颗粒的发射率将随燃尽过程而缓降;颗粒内部有炭核时,发射率的降低将慢于均匀燃尽的情况。
柳朝晖刘迎晖周英彪郑楚光
关键词:焦炭发射率燃尽
激光全息干涉法测量煤粒周围的的温度场
采用激光全息干涉法测量在着火时煤粒周围的温度场。结合实验现象的观察,研究人员得出不同煤种在激光加热下的着火模型;高挥发份的青山烟煤是均相着火,而低挥发份的菜阳无烟煤和河南贫煤是多相着火。实验结果证明,激光全息干涉法是一种...
刘迎晖郑瑛周英彪
关键词:温度场激光全息照相
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台架上采用EPA推荐的Ontario Hydro方法 ,测量了燃烧不同煤种排放的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 ,烟气中汞以颗粒态和气态汞的形式存在 .气态汞总量在 9— 2 3 μg·Nm- 3范围内 ,主要以单质汞的形式存在 ,占气态汞总量的 5 2 %—83 % ,而二价汞占 1 7%— 48% .飞灰中汞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底灰中汞的浓度 ,表明汞在飞灰中富集 。
刘晶刘迎晖贾小红王泉海张军营郑楚光
关键词:燃煤烟气
CaO对烟气中砷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8
2003年
采用热力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一个大气压下 ,130 0K— 4 0 0K温度范围里痕量元素砷在煤燃烧过程的形态及分布以及添加剂CaO对砷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为探讨规律 ,研究的系统只考虑煤中的主量元素和砷 .分析结果表明 ,在煤燃烧和气化的高温区域里 ,大部分的砷元素蒸发以一氧化砷的形式存在于气相中 ,随着温度的降低 ,一氧化砷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相As2 O5和As2 S2 .CaO可以大大地增强砷元素的沉积趋势 ,烟气中CaO的含量越大 。
王泉海刘迎晖张军营邱建荣郑楚光
关键词:CAO环境污染痕量元素气化
多孔炭粒的等效光学常数及辐射特性被引量:4
1997年
基于等效光学常数的概念,分别采用MaxwellGarnet,Bruggeman理论分析了空隙率对炭粒等效光学常数的影响,并进而采用Bruggeman理论考察了内部孔隙均匀分布的球形炭颗粒的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大炭粒的吸收效率(发射率)因孔的存在而有显著的增强,小炭粒则反之。计算结果与物理分析相吻合。
柳朝晖刘迎晖周英彪郑楚光
关键词:孔隙燃烧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及其分析方法被引量:36
2000年
从实验研究和模型分析两方面评述了目前研究燃煤烟气中汞的化学形态分布的各种分析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同时指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实验研究中的汞形态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取样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两大类 ,EPA法 2 9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不同方法在总汞的测量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而在测量氧化物形态时存在一定偏差。取样分析法中对取样介质的选择吸收性和收集效率不确定性、分析物的回收效率等的研究是热点问题 ,而在线分析法是目前正在发展的新兴方向。虽然在煤燃烧过程中使用化学热力平衡模型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在目前缺乏动力学参数的条件下 ,它仍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化学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发展化学动力学模型是模型分析方面一个主要的、新兴的研究方向。
刘迎晖郑楚光程俊峰游小清
关键词:形态分析煤燃烧大气污染烟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