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光

作品数:30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机械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并联机构
  • 8篇减振平台
  • 7篇多自由度
  • 6篇有限元
  • 6篇运动学
  • 6篇多自由度减振
  • 5篇运动学分析
  • 5篇三维减振平台
  • 5篇减振
  • 5篇仿真
  • 4篇平移
  • 3篇电站
  • 3篇动力学分析
  • 3篇阻尼
  • 3篇混合型
  • 3篇隔振
  • 2篇动力分析
  • 2篇动力学
  • 2篇断路
  • 2篇断路器

机构

  • 29篇江苏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无锡市凯旋电...

作者

  • 29篇吴伟光
  • 24篇马履中
  • 13篇陈修祥
  • 7篇尹小琴
  • 6篇杨启志
  • 6篇朱伟
  • 3篇沈惠平
  • 2篇石奇端
  • 2篇谢俊
  • 1篇吉健军
  • 1篇陈德桂
  • 1篇王万杰
  • 1篇赵守明
  • 1篇杨宁
  • 1篇王国明
  • 1篇韩亚锋
  • 1篇杨超君
  • 1篇蒯苏苏
  • 1篇何志刚
  • 1篇房义军

传媒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机械设计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机械传动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低压电器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气开关
  • 1篇电气应用
  • 1篇第14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机...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并联机构的三平移隔振平台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和航天领域中的三平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三平移隔振平台,介绍了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试验分析。理论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实现三平移隔振,其设计和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其他多维隔振平台的设计。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
关键词:隔振并联机构平移
利用ANSYS确定开关柜承受的最大爆炸冲击载荷被引量:5
2005年
阐述了板结构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及其材料破坏的断裂准则,介绍了利用AN-SYS软件对薄板结构在冲击载荷下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并对某开关柜板的四周薄板结构在15KA故障电流下发生爆炸时的引起的冲击载荷作用下进行了瞬间动态应力分析,并利用其程序设计语言APDL确定出该板可承受的最大冲击载荷的峰值。
吴伟光蔡彬马履中
关键词:有限元
两平移两转动四自由度减振平台设计、仿真与测试被引量:3
2006年
应用两平移两转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为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主体结构,在机构原动件处辅以弹性阻尼装置,运用反向自适应原理,模拟橡胶,实现多自由度减振。按照给定减振要求,对减振平台进行理论设计和分析,用AD-AMS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并制作样机试验。由动态模拟及试验结果一致,从而说明该减振平台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尹小琴
关键词:多自由度减振减振平台并联机构
混合型三维减振平台主体机构的运动及受力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三平移并联机构3-RRRP(4R)作为三维减振平台主体机构。论述了采用柔性关节与普通关节混合型的主体机构的结构,对原机构主动副采用常用转动副加扭簧装置外,其余转动副采用簧片结构,消除了运动副间隙,提高了减振灵敏度。对该机构进行了位置正解、反解分析和力学分析,并讨论了运动学工作空间。运用当量摩擦圆概念来近似替代柔性关节,分析带柔性关节机构的力学工作空间。对该机构的整体力平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整机力平衡的方法。
马履中尹小琴杨启志吴伟光沈惠平
关键词:三维减振平台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基于并联机构的多自由度减振系统模糊控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并联机构为主体机构,以磁流变阻尼器为减振执行器,建立了三自由度减振平台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半主动控制器,对机构的3条支路分别进行控制。采用ADAMS和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并与无控状态下系统的振动进行对比,动平台的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值均下降了40%。结果表明,建立的减振系统及所采取的控制算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朱伟马履中吴伟光陈修祥谢俊
关键词:并联机构多自由度减振磁流变阻尼器模糊控制
核环境下关节式履带移动机器人设计与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分析了一种可用于核环境下的关节式履带移动机器人,阐述了用于核环境下关节式履带移动机器人的特殊要求及能满足该要求的运动机构。分析了机器人爬坡、越障、跨沟、爬梯等运动过程。建立机器人杆件坐标系,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对正运动学及逆运动学分别进行了求解,为核环境下关节式履带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求解及设计打下了基础。
马履中王国明吴伟光杨启志赵守明王万杰
关键词:核电站核防护运动学分析
混合型三维减振平台主体机构的运动及动力分析
采用三平移并联机构3-RRC 作为三维减振平台主体机构,论文论述采用柔性关节与普通关节混合型的主体机构的结构,对原机构主动副采用常用转动副加扭簧装置外,其余转动副采用簧片结构消除了运动副间隙, 提高了减振灵敏度。论文对该...
马履中尹小琴杨启志吴伟光沈惠平
关键词:三维减振平台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
文献传递
新型混合磁悬浮主动隔振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阻尼变刚度的混合磁悬浮隔振系统,利用等效磁路法计算了混合磁悬浮系统的电磁作用力,并分析了所实施的主动反馈控制系统性能。分析表明,主动控制作用下的隔振系统具有可控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同时与其他电磁结构比较,其是一种隔振功耗很小的隔振系统。文中介绍了基于DSP的主动控制隔振试验,并分析了在隔振系统中各控制参数对隔振效果和控制的阶跃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在各频率上均具有很好隔振效率的隔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吴伟光马履中朱伟陈修祥
关键词:磁悬浮隔振
虚拟样机技术在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设计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合闸机构,建立了合闸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能量方程表达式。在Pro/E软件中进行零部件的三维建模和装配,利用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的ADAMS软件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分析,得到了机构空载合闸时间约20 ms,而合闸时弹簧存在回弹振动且机构承受较大冲击的问题还需后续设计解决。仿真结果验证了合闸机构方案的可行性及设计的准确性。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也探索了一种适合塑壳断路器电操机构虚拟设计的有效方法。
胡友杨超君刘志刚吴伟光徐磊李志宝
关键词: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动力学仿真虚拟样机
基于并联机构的具有冗余自由度四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在原机构原动件处辅以可控弹性阻尼装置,运用反向自适应原理,模拟橡胶,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减振问题。以航行中船舶仪器设备需三维隔振为例,分析了船舶仪器设备的减振要求,采用三自由度或具有冗余四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介绍了该减振装置的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与动态模拟及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减振装置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可推广到其他要求多维减振的设备上。
马履中陈修祥杨启志尹小琴吴伟光杨宁石奇端
关键词:多自由度减振并联机构减振装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