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履中

作品数:215 被引量:1,197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6篇机械工程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理学
  • 13篇电气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2篇并联机构
  • 64篇机器人
  • 44篇并联机器
  • 44篇并联机器人
  • 39篇运动学
  • 39篇仿真
  • 31篇平移
  • 19篇运动学分析
  • 19篇人机
  • 18篇阻尼
  • 18篇机器人机构
  • 17篇并联机器人机...
  • 16篇减振
  • 14篇单开链
  • 14篇开链
  • 13篇磁流变
  • 11篇型综合
  • 11篇全柔性
  • 10篇动力学
  • 8篇动态仿真

机构

  • 178篇江苏大学
  • 20篇江苏理工大学
  • 10篇集美大学
  • 10篇衢州学院
  • 10篇山东理工大学
  • 9篇江苏工业学院
  • 7篇中国石化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5篇中北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镇江机电高等...
  • 2篇滨州学院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连云港职业技...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214篇马履中
  • 57篇尹小琴
  • 41篇杨启志
  • 35篇谢俊
  • 24篇吴伟光
  • 19篇陈修祥
  • 17篇沈惠平
  • 15篇郭宗和
  • 14篇朱伟
  • 13篇余顺年
  • 13篇马晓丽
  • 12篇杨廷力
  • 8篇王成军
  • 6篇吴伟光
  • 6篇刘爱荣
  • 6篇高国琴
  • 6篇鲍培德
  • 6篇周兆忠
  • 6篇陈扼西
  • 6篇于大国

传媒

  • 37篇农业机械学报
  • 25篇中国机械工程
  • 18篇机械设计与制...
  • 16篇机械设计与研...
  • 15篇江苏大学学报...
  • 12篇机械设计
  • 9篇工程设计学报
  • 8篇江苏理工大学...
  • 7篇机床与液压
  • 4篇机械传动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高压电器
  • 3篇机械科学与技...
  • 3篇高校教育管理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机械制造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润滑与密封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5篇2011
  • 11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26篇2007
  • 20篇2006
  • 27篇2005
  • 22篇2004
  • 10篇2003
  • 9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平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介绍了将并联机构应用于多维减振平台的主体机构的意义和方法,以三平移并联机构为例,验证了并联机构应用于多维减振的可行性,并列举了部分适于做多维减振平台的多自由度机型.总之,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平台系统是多维减振领域里的新理念、新突破,且具有结构简单,机型紧凑,精确度高,部分或完全解耦的机型易于控制等特点,为研究多维振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许子红马履中刘庆波仲栋华刘剑敏
关键词:并联机构
磁流变阻尼器设计及实时控制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设计了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小型磁流变阻尼器,并分析了其力学特性。针对阻尼器的时间响应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PWM电流驱动器,采用PI控制算法改善电流响应时间。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响应快,精度高,达到稳态值的95%所需的时间约为0.3毫秒。并通过对实物进行试验,得到相应的关系曲线。
朱伟马履中谢俊徐华伟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实时控制脉冲宽度调制
两种新型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及运动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提出了两种新型四自由度并联机构,介绍了螺旋理论在求并联机构自由度和运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用螺旋理论分析了3-PSS/PS和3-SPS/PS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及其运动特性,并在ADAMS软件中验证了机构自由度的正确性。
尹小琴龚智强马履中许永根匡俐辉
关键词:并联机构反螺旋
3P-1R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自由度分析
2005年
简要介绍螺旋理论在并联机构自由度计算与运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探讨反螺旋作为机构约束在并联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得出该公式的修正模型。用这种方法分析一种新型3-5R,1-SPS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特性,并在ADAMS软件中验证机构的自由度数。
马晓丽马履中周兆忠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机构反螺旋
基于并联机构多自由度减振平台仿真与测试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解决许多重大工程领域中的多自由度减振问题,本文针对橡胶具有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特性,但容易老化,失去弹性的特点,采用并联机构作为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主体结构,在机构原动件处辅以弹性阻尼装置,运用反向自适应原理,模拟橡胶实现减振;同时按照给定减振要求,用ADAMS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并制作了试验样机。将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动态模拟与试验结果一致,从而说明了基于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可推广解决其它多自由度减振问题。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尹小琴
关键词:并联机构仿真多自由度减振减振平台
多指护理灵巧手的优化被引量:1
2005年
从手指关节运动副型式、手指指数和手掌、手指结构、手指材料、各个关节运动的驱动方式以及传动方式、各关节截面的结构型式、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等7个方面对灵巧手进行优化分析。考虑到一般性和通用性,对各手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各关节的长度及回转关节的回转角度范围,运用拟人法,类比法,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优化计算,设计出一种用于护理机器人上的带手掌的3指9关节灵巧手。对灵巧手的具体结构作了分析,绘出了灵巧手的三维结构模型。优化的护理灵巧手扩大了抓取范围,安装了灵巧手的护理机器人,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刘峰马履中
关键词:多指灵巧手结构优化护理机器人
一种新型电磁操作机构及其电磁作用力的计算被引量:3
2006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磁操作机构,它采用永久磁铁代替以往的铁心,通过改变永久磁铁控制线圈的电流方向,其电磁力可表现为吸力或斥力,从而可实现运动部件的往复操作。对该种机构的电磁作用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机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对机构的电磁作用力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计算。介绍了它在低压断路器自动控制操作上的应用。
吴伟光蔡彬马履中陈咸
关键词:电磁机构电磁力有限元
三峡电站封闭母线铝波纹管的有限元设计和分析
2011年
利用ANSYS软件对三峡地下电站封闭母线的波纹管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波高、波距对强度的影响,利用ANSYS对波纹管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了波纹管的刚度,并分析了波纹管的振动模态的振型和固有频率,其结果满足了工程的要求。
吴伟光陈修祥马履中
关键词:波纹管有限元模态
数值法建立单向柔性铰链的刚度矩阵被引量:7
2005年
以非对称 3RRC(RP)全柔性并联机构中的柔性铰链为例 ,介绍其结构型式并建立力学模型。利用二阶龙格库塔法、4次拉格朗日插值和复化抛物形求积等方法得出了变截面柔性铰链单元所受外力与端部变形之间的关系。再由矩阵位移法建立其拉弯组合变形的刚度方程 ,借助等截面梁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 ,最终求得柔性铰链刚度矩阵中各个元素的表达式 ,并用 ANSYS软件进行了验证 ,具有一定准确性。
杨启志尹小琴马履中沈惠平
关键词:刚度矩阵矩阵位移法数值法刚度方程柔性铰链拉格朗日插值
新型三平移两转动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及其应用前景,该机构由一个具有平行四边形机构的8R分支和四个SPS分支组成,可实现空间的三维移动以及两个独立方向的转动,可用于如部件装配、推拿机器人、空间机构的运动平台等应用场合。文中分析了能实现预定运动输出的机构学原理,计算了它的活动度,采用直观的零位形两步法建立运动变换矩阵,求出了用于实时位置控制的反解,并给出了数值算例,分析了其在推拿机器人设计上的应用前景。
王劲松马履中
关键词:机器人并联机构位置反解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