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欢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生物量碳
  • 3篇微生物
  • 3篇微生物量
  • 3篇微生物量碳
  • 3篇物量
  • 3篇秸秆
  • 2篇养分
  • 2篇易氧化有机碳
  • 2篇水溶性有机碳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培肥
  • 2篇小麦
  • 2篇小麦秸秆
  • 2篇麦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机构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周欢
  • 5篇蔡立群
  • 4篇董博
  • 4篇张仁陟
  • 2篇岳丹
  • 2篇张军
  • 2篇牛怡
  • 1篇罗珠珠
  • 1篇武均
  • 1篇高小龙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0
2014年
采用盆钵培养法,通过模拟旱作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研究了添加不同腐解剂(多个好氧性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F1、富含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菌群F2、由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苗和酵母菌组成的F3)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在120 d的腐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经过120 d的腐解,各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的增加速率一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土壤磷素、钾素的增加速率总体则呈现增-减-增-减的趋势;整个试验阶段小麦秸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玉米秸秆土壤SMBC的变化与小麦秸秆差异较大,呈现波浪式变化;玉米秸秆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变化在100 d后则与小麦截然不同。秸秆添加腐解剂还田土壤养分增加速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大于秸秆直接还田(对照),培肥土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小麦、玉米秸秆添加腐解剂F3的处理各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即内含具特殊功能的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的秸秆腐解剂F3增加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好;相同腐解剂下不同种类秸秆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F1,小麦>玉米;F2,小麦≥玉米;F3,小麦<玉米,即F1对小麦秸秆促腐优势最大,F3对玉米秸秆的促腐作用优于F1和F2,F2对小麦、玉米秸秆的促腐效果基本相似。不同腐解剂下,小麦秸秆处理SMBC、SMBN含量表现为F2>F3>F1;玉米秸秆处理SMBC含量F2>F3≈F1,SMBN为F3>F2≈F1。玉米秸秆各处理的SMBC均大于小麦秸秆,SMBN则均小于后者,与秸秆C/N的趋势一致,即C/N越大,SMBC值越大,SMBN值越小。
蔡立群牛怡罗珠珠武均岳丹周欢董博张仁陟
关键词:小麦秸秆培肥土壤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碳土壤养分
丰雨年旱作农业区不同耕作措施麦豆地N_2O、CH_4的排放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采集丰雨年旱作农业区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豌豆地排放气体并计算通量,研究耕作措施、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春小麦-豌豆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其中,耕作措施包括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不覆盖(NT)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以及传统耕作不覆盖(T)四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措施麦豆地均为N2O的排放源,春小麦地通量波动范围0.018~0.146 mg.m^-2.h^-1,豌豆地通量波动范围0.024~0.210mg.m^-2.h^-1,全生育期春小麦地N2O平均排放通量大小顺序:T〉TS〉NT〉NTS,而豌豆地大小顺序:T〉NTS〉NT〉TS;不同耕作措施麦豆地均表现为CH4的吸收汇,春小麦地吸收通量的波动范围0.051~0.212 mg.m^-2.h^-1,豌豆地的波动范围0.057~0.193 mg.m^-2.h^-1,全生育期春小麦地CH4平均吸收通量大小顺序:NTS〉NT〉TS〉T,豌豆地大小顺序:NTS〉TS〉NT〉T;不同耕作措施对N2O和CH4全生育期通量有明显的影响,TS、NT和NTS三种耕作措施较T措施而言,有效地减少了N2O的排放且增加CH4的吸收;丰雨年,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旱作农业区N2O和CH4排放综合影响权重有所降低。
孙成胜张仁陟张军蔡立群周欢董博
关键词:N2OCH4耕作措施旱作农业
促腐条件下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盆钵培养法,模拟定西市李家堡镇典型的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旱作覆膜方式,通过秸秆添加腐解剂还田研究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腐解120 d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120 d的腐解过程中,各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的增加速率一致表现为先增后减,土壤磷素、钾素的增加速率变化趋势为增—减—增—减;添加腐解剂处理的土壤养分增加速率均大于秸秆直接还田(对照),培肥土壤效果明显;小麦、玉米秸秆添加腐解剂F3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即内含具特殊功能的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的秸秆腐解剂F3增加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好;相同腐解剂下不同种类秸秆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WF1>CF1,WF2≥CF2,WF3
牛怡张仁陟蔡立群张军岳丹周欢
关键词:秸秆还田小麦秸秆土壤养分动态特征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干旱逆境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的平衡点低等问题,探索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采用埋袋法研究了传统耕作不还田(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加薄膜覆盖(TPS)4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为TPS〉NTS〉TS〉T,水溶性有机碳含量(WSOC)为TS〉TPS〉NTS〉T,易氧化有机碳(ROOC)含量为NTS〉TS〉TPS〉T;秸秆还田一年内SOC、WSOC、ROOC含量整体呈减小趋势;90-180d土壤有机碳在NTS减少幅度最大,达到9.18%,土壤水溶性有机碳TS减少最大;易氧化有机碳在180-270d减少较多,其含量顺序为NTS〉TS〉TPS〉T.
周欢蔡立群张仁陟董博孙成胜高小龙
关键词:耕作措施秸秆还田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
保护性耕作下有机培肥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本文在依托设置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村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基础上,采用尼龙网袋埋袋法并设置有玉米秸秆、猪粪、堆肥等有机物料不同数量、不同还田方式下的田间定位试验,察明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揭示特殊气候条件、...
周欢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文献传递
免耕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在定西市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采用尼龙网袋埋袋法,在免耕条件下将玉米秸秆、猪粪、堆肥3种有机物料以高、中、低量还田,研究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物料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其中在加入有机物料高量条件下,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依次为秸秆、堆肥、猪粪;中、低量水平下由高到低依次为堆肥、秸秆、猪粪。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加入有机物料高、中量水平下增加趋势表现为堆肥、秸秆、猪粪,低量水平表现为堆肥、猪粪、秸秆。
董博周欢蔡立群董青松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免耕
农地“三权分置”增收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榆中县北山地区为例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土地制度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获得较高收入的非农就业机会,随之而来的“无人种田”、“空心村”、土地撂荒...
周欢
关键词:增收效应DID模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