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丽

作品数:64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20篇免疫
  • 12篇免疫组化
  • 12篇病理
  • 9篇染色
  • 9篇免疫组织
  • 8篇组织化学
  • 8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食管
  • 7篇肿瘤
  • 7篇卵巢
  • 6篇文献复习
  • 6篇细胞癌
  • 6篇临床病理
  • 6篇卵巢癌
  • 6篇浆液
  • 6篇浆液性
  • 6篇复习
  • 5篇蛋白
  • 5篇荧光

机构

  • 64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三亚市公安局

作者

  • 64篇姚丽
  • 59篇张伟
  • 50篇朱少君
  • 49篇兰淼
  • 48篇巩丽
  • 38篇韩秀娟
  • 14篇张佳瑞
  • 14篇王姝妹
  • 13篇任拼
  • 11篇刘小艳
  • 6篇张力
  • 3篇王旭霞
  • 3篇张丽
  • 3篇赵建业
  • 3篇李陕区
  • 3篇薛力
  • 2篇陈琳
  • 2篇刘菲
  • 2篇尚凤霞
  • 2篇张阳

传媒

  • 26篇现代肿瘤医学
  • 8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痰沉积物石蜡切片结合传统涂片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痰沉积物石蜡切片结合传统涂片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294例痰液标本行痰沉积物石蜡切片并与传统痰涂片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沉积物石蜡切片和传统涂片法检出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8.4%(218/278)和72.7%(202/27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方法联用阳性率可达96.8%(266/278),与单一传统涂片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痰沉积物石蜡切片和传统涂片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值得推广。
兰淼朱少君贾林梓张伟韩秀娟姚丽张力
关键词:切片传统涂片肺癌诊断
原发性睾丸内横纹肌肉瘤的诊治体会
2014年
睾丸肉瘤只占睾丸肿瘤的1%~2%,大部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其中原发性睾丸内横纹肌肉瘤罕见,目前文献只报道了15例。睾丸内横纹肌肉瘤应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睾丸内梭形细胞瘤及睾丸旁横纹肌肉瘤区别。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的首先方法,术后给予放化疗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李瑞晓马建军唐启胜侯二文姚丽王禾
关键词:病理学
CSMD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CSMD1(CUB and SUSHI multiple domains-1)位于人染色体8p23.2,是一种单次跨膜蛋白,由14个CUB和28个SUSHI结构域组成。该基因的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也发现了CSMD1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作为一种新的候选抑癌基因,CSMD1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朱乔陈春伟巩丽姚丽韩秀娟朱少君兰淼张佳瑞任拼张伟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杂合性丢失
miR-450a-5p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miR-450a-5p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iR-450a-5p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01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及对照50例正常输卵管伞端组织中miR-450a-5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iR-450a-5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miR-450a-5p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输卵管组织对照组(P<0.01)。miR-450a-5p的表达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50a-5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有望为浆液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洪甲姚丽张佳瑞任拼王姝妹兰淼李艳红张伟
关键词:浆液性卵巢癌实时荧光定量PCR
PCR在HBV核酸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定量分析系统,通过检测HBV携带者血清中的HBV X区DNA,fRNA和trRNA拷贝数,为提高隐匿性感染期低复制状态HBV检测效果提供可能.方法:从血清中提取HBV DNA和RNA,对Core区、X区...
张佳瑞李艳红巩丽朱少君韩秀娟姚丽王姝妹张伟
RICH2在肝细胞肝癌中蛋白表达的研究
2015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RICH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RICH2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的表达情况并采用Friedrich免疫反应评分法作为判定标准。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RICH2在肝细胞肝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HCC病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表达阳性率为100%(19/19),其中RICH2表达强阳性(+++)5例(26.3%),RICH2表达弱阳性(+)和中阳性(++)分别为3例(15.8%)和11例(57.9%);而HCC组织除了两例肝硬化组织未取到癌组织外,17例病例中RICH2表达阳性率仅为11.8%(2/17),表达为+和++各占50%。肝癌组织中RICH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论:RICH2有可能通过某种或者其中几种因素作用失活,作用于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研究其作用机理,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张佳瑞巩丽杨晨朱少君韩秀娟姚丽王姝妹张伟李艳红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免疫组织化学
NF-κB,Gadd45γ蛋白在肝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2010年
目的:分析NF-κB,Gadd45γ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尤其是HBV感染型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Gadd45γ蛋白在64例肝癌和48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HBV感染状态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F-κB在感染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非感染型肝癌。Gadd45γ在感染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和非感染型肝癌组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转移能力有关;NF-κB,Gadd45γ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HBV感染型肝癌组织中NF-κB的高表达,Gadd45γ的低表达并NF-κB部分介导的Gadd45γ表达下调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韩敏辉张伟张贺龙姚丽张峰李晓惠刘睿冯英明
关键词:NF-ΚB肝细胞性肝癌免疫组化
PTPN13和FAK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PTPN13和FAK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建立早期预防、早期诊断、预后预警及个体化治疗的肺鳞癌防治新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免疫组化法观察PTPN13及FAK在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PN13表达与肺鳞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FAK表达与肺鳞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TPN13和FAK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PN13基因是肺鳞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其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FAK磷酸化有关。
韩秀娟李艳红薛力巩丽朱少君姚丽兰淼任拼张伟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FAK免疫组化
miR-542-5p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检测miR-542-5p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miR-542-5p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100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及50例正常输卵管伞端组织中miR-542-5p的表达。结果: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miR-542-5p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输卵管伞端组织(P<0.05)。miR-542-5p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542-5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了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潜在意义。
陈琳姚丽张佳瑞任拼王姝妹兰淼张伟李艳红
关键词:浆液性卵巢癌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控制在肝脏穿刺组织切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脏穿刺组织HE染色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操作在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中的意义。方法:按照质控标准化对298例肝脏穿刺组织行HE制片和免疫组化染色,盲法比较标准化前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按照质控标准化制备的常规HE染色切片优良率为92.3%,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未标准化制备的HE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78.9%,7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8例肝脏穿刺组织,标准化后做出明确诊断的有259例(86.9%),标准化前为219例(7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实验流程提高了肝脏穿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诊断率提高,可作为肝脏穿刺组织制片的标准流程应用。
兰淼李艳红巩丽朱少君姚丽韩秀娟张伟
关键词:穿刺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