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兵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高山姬鼠(Apodmus chevrieri)种群年龄结构的判别模型被引量:2
- 2004年
- 利用高山姬鼠(Apodmuschevrieri)头骨度量的8项指标:颅全长X1,颅基长X2,基底长X3,颧宽X4,眶间宽X5,齿隙长X6,上裂齿长X7和门齿孔长X8,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其种群年龄结构的判别函数:Y1=81 16X1-1001 78.Y2=88 71X1-1194 69.Y3=93 42X1-1324 81.Y4=96 92X1-1427 00.Y5=102 22X1-1586 28.将头骨的度量X1分别代入方程计算,若Yi=Ymax(Y1,Y2,Y3,Y4,Y5),则高山姬鼠于Yi年龄组.
- 王淯胡锦矗谌利民徐宏发胡忠军徐玲王晶琳李乃兵
- 关键词:高山姬鼠年龄结构判别函数
- 从文献看种群、种群生态及种群行为研究
- 2005年
- 通过维普中文期刊网和英文ScienceDirect数据库有关种群、种群生态和种群行为文献的查询, 发现文献的发表量很不平衡, 种群研究文献的年增长率远大于种群生态和种群行为。英文文献中关于种群行为研究的文献增长率高于种群生态, 而中文文献正好相反。
- 王淯李乃兵徐玲王晶琳胡忠军徐宏发
- 关键词:中文文献英文文献种群生态年增长率
- 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2
- 2006年
- 于2004~2005年冬季对上海农田泽蛙的蛰眠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中的路径、田埂和沟渠岸边地下洞穴是泽蛙的主要越冬场所。蛰眠洞穴共用率高达34.0%,超过62.2%的泽蛙与其它个体共用洞穴蛰眠,各共用洞穴内的泽蛙只数为2~6只不等。泽蛙主要利用已有的地下洞穴蛰眠。86.6%蛰眠期的泽蛙为1龄个体。
- 王晶琳薛文杰李乃兵王晓黎姜海瑞徐宏发
- 关键词:泽蛙洞穴农田
- 上海农田泽蛙年龄组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对2005年4~10月在上海农田随机捕获的369只泽蛙的体长、体重指标进行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年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特征,以及以往的研究作对照,推断出泽蛙4个年龄组对应的个体年龄以及相应的生长指标特征。结果为体长15~31mm可鉴定为1龄个体和小于8月龄的2龄个体,32~39mm个体可鉴定为2龄个体,40~45mm为3龄个体,48~51mm为4龄个体,认为该方法可用于泽蛙的年龄鉴别。
- 王晶琳薛文杰李乃兵王晓黎
- 关键词:泽蛙年龄组年龄结构聚类分析
- 不同水温条件下中华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在不同水温下生长以及变态情况进行了观察,测量了不同发育时期的全长、尾长、体宽,记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时期出现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状态,发现高温可以明显加速生长,比对照组提前17天变态。方差分析得出高温下变态前的体长、尾长、体宽、尾高、前肢长都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高温虽然加速了生长,但也使得变态能量积累不够,体形偏小;21℃时,全长、尾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余变量差异显著,说明这个温度下,蝌蚪发育时间充足,积累能量多,趋向于形成较大的个体。这种在水温变化时所呈现出来的表型可塑性有利于适应异质性的环境,急速发育导致的提前变态可以使其避开干旱的危害。但是这种表型可塑性能力也有其局限,推测小个体的成体可能会在生长繁殖中付出代价。
- 刘莉李成李乃兵徐宏发王跃招
- 关键词:中华蟾蜍蝌蚪水温变态表型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