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卉

作品数:2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肌营养不良
  • 9篇肌营养不良症
  • 9篇不良症
  • 7篇DUCHEN...
  • 7篇DUCHEN...
  • 7篇DUCHEN...
  • 4篇蛋白
  • 4篇营养
  • 4篇随访
  • 3篇遗传学
  • 3篇遗传学诊断
  • 3篇植入
  • 3篇植入前
  • 3篇植入前遗传学...
  • 3篇基因
  • 3篇肌病
  • 3篇肌肉
  • 2篇植入前诊断
  • 2篇质粒
  • 2篇神经病

机构

  • 1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武汉市中心医...
  • 2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郑卉
  • 9篇张成
  • 6篇杨娟
  • 5篇操基清
  • 5篇潘速跃
  • 4篇王冬梅
  • 4篇熊符
  • 4篇王群
  • 4篇李亚勤
  • 3篇黄振华
  • 3篇梁颖茵
  • 3篇肖少波
  • 3篇蒋海山
  • 2篇彭郁
  • 2篇于美娟
  • 2篇袁超
  • 2篇杨曼
  • 2篇管玉青
  • 2篇冯善伟
  • 2篇陈金玉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第十届全国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病人肌肉康复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人肌肉康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板下方的横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位于...
郑卉陈金玉刘小溪
特发性炎性肌病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以肌无力和肌肉炎症反应为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像学检查较肌电图、肌肉组织活检更具无创、便捷特点,可辅助炎性肌肉病的诊断、病情评价和预后判断,其中MRI因具有对软组织分辨力高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余玮怡朱晔丽袁超郑卉吴元魁任道坤王建平张禄飞何烨潘速跃蒋海山
关键词:肌炎磁共振成像
HSV-1 VP22及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构建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病毒蛋白22(VP22)及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表达重组质粒,体外研究其表达及HSV-1 VP22介导的蛋白转导特性,为进一步利用此重组质粒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奠定基础。方法从质粒pSINrep5-VP22中PCR扩增HSV-1 VP22全长基因,然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VX1中,构建重组质粒pAVP22;再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质粒pAVP22中,获得重组质粒pAVP22-MICDYS;然后将重组质粒pAVP2-MICDYS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最后收集转染后3T3细胞上清。感染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检测重组蛋白在人MSCs中的表达情况来分析HSV-1 VP22是否可以介导VP22-microdystrophin融合蛋白的转导。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HSV-1 VP22和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体外得到了很好表达;同时也证实HSV-1 VP22提高了microdystrophin基因在3T3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并可介导VP22-microdystrophin蛋白从3T3细胞到人MSCs间的转导。结论该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成功表达和蛋白转导特性的确定为下一步用该重组质粒进行DMD疾病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熊符张成陈松林郑卉肖少波潘永飞于美娟冯善伟卢锡林
关键词:蛋白转导
神经病学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为使神经病学专业的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能充分认识到神经病学医学英语教学和学习实践的重要性,从一位神经内科医生的角度阐述对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认识,总结神经病学医学英语的特点以及在神经病学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几点想法和体会。在词根词缀记忆法的基础上,提出解剖邻近记忆法和症状类比记忆法两种神经病学医学英语单词记忆法,希望能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以更有效的方法完成神经病学医学英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
郑卉王冬梅陈琼杨曼黄振华
关键词:神经病学专业英语英语教学
甲状腺激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的保护作用和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能否减少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的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是否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实现。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术(2VO)组与缺血后T3干预组,分别于术后7 d与14 d处死,对脑组织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的组织结构,TUNEL染色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Nissl染色可观察到缺血后海马CA1区的细胞排列杂乱和神经元数量减少,三碘甲腺原氨酸(T3)干预组较之结构完整性强,神经元数量多。缺血7 d三组齿状回的细胞凋亡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2VO组(20.868±2.090)、T3组(20.365±1.055)及假手术组(17.714±2.5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此时海马Bcl-2的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3组、2VO组及假手术组。缺血14 d齿状回的细胞凋亡指数以2VO组最高(66.532±3.249,P<0.001),T3组明显降低(56.153±4.556,P=0.001);此时Bcl-2的表达量以T3组最多,2VO组最低。结论甲状腺激素可以减少缺血海马的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上调海马Bcl-2的表达有关。
席蕾汪槿郑卉王群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慢性脑缺血BCL-2
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郑卉张成熊符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VP22介导的microdystrophin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蛋白转导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VP22与人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探讨VP22对microdystrophin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蛋白转导特性。方法设计引物,从质粒pSIN-rep5-VP22中扩增VP22全长基因,然后将VP22基因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再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重组质粒pCMV-VP22,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去磷酸化后回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293细胞病变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将含VP22-microdystrophin及microdystrophin的病毒上清分别转染成肌细胞C2C12,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crodys-troph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P22显著提高了microdystrophin蛋白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结论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VP22介导microdystrophin在成肌细胞C2C12间的转导,为利用此病毒进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疾病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熊符张成郑卉肖少波潘永飞许勇峰刘正山李勇
关键词:腺病毒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心脏磁共振随访1例被引量:1
2021年
肌营养不良不仅可累及骨骼肌,还可累及心肌,且心脏相关疾病已成为该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寻找有效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累及心肌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和二维心脏彩超在早期发现BMD患者心脏受累和随访治疗效果中的敏感性。
黄艳邓珊珊袁超陈瑞莹蒋海山郑卉
关键词: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心肌病心脏磁共振
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脂质沉积性肌病——附3例报告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代谢异常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例LSM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所见及血、尿代谢检查结果 ,结合文献报道总结LSM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并对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有对称性肌无力和/或肌痛,肌酶谱增高,最初均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经激素治疗可好转,但病情反复。肌肉病理显示肌纤维大小不等,大量肌纤维内可见类圆形空泡,油红O染色见肌纤维内大量红染的脂滴沉积。经调整饮食、口服维生素B2、左卡尼汀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应用Bohan/Peter标准可能导致对多发性肌炎的过度诊断。对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痛的患者,不要盲目应用激素治疗,应积极进行骨骼肌活检,明确诊断。
管玉青谢作善郑卉潘速跃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多发性肌炎肌活检
83例疑似颅内感染病例脑脊液微生物DNA的下一代测序分析
目的 与方法: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疑似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样本中微生物DNA 序列进行分析,通过与数据库中已有微生物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鉴定样本中存在的可疑致...
王胜男蒋海山彭郁宋玮汪鸿浩林镇洲吴永明王群谢惠芳陈金玉郑卉方雅秀谢作善李伟李璇陈映丽陈霞潘速跃胡亚芳
关键词:颅内感染下一代测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