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京萨

作品数:65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烧伤
  • 15篇瘢痕
  • 12篇皮瓣
  • 8篇畸形
  • 7篇整复
  • 6篇烧伤后
  • 5篇手术
  • 5篇皮肤
  • 5篇皮片
  • 5篇缺损
  • 5篇薄皮瓣
  • 4篇多糖
  • 4篇脂多糖
  • 4篇手部
  • 4篇细胞
  • 4篇挛缩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3篇异种
  • 3篇手部畸形

机构

  • 33篇解放军总医院...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5篇京萨
  • 45篇柴家科
  • 41篇许明火
  • 30篇陈宝驹
  • 25篇梁黎明
  • 25篇宋慧锋
  • 20篇陈敏亮
  • 16篇吴焱秋
  • 16篇杨红明
  • 14篇盛志勇
  • 10篇高全文
  • 9篇贾晓明
  • 9篇郭振荣
  • 7篇李利根
  • 7篇曹卫红
  • 5篇郝岱峰
  • 5篇于燕
  • 5篇柳春明
  • 3篇冯瑞
  • 3篇李凤玉

传媒

  • 5篇感染.炎症....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第八届全国烧...
  • 4篇中华医学会烧...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2009年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细胞异体真皮、去细胞猪真皮和自体刃厚皮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47
2000年
目的 观察去细胞异体真皮或去细胞猪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深度烧伤和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去细胞异体真皮或我们研制的去细胞猪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的方法 ,修复各种创面 119例次 ,比较不同创面的植皮成活率 ,观察应用不同部位的皮肤覆盖去细胞异体真皮或去细胞猪真皮与植皮成活的关系 ,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随访。 结果 削痂、切痂和切瘢创面植皮成活率分别为 ( 93 4%± 3 1) %、( 92 1± 4 6 ) %和 ( 94 5± 3 8) % ,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去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与去细胞猪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 ,二者植皮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躯干、四肢自体刃厚皮覆盖的去细胞异体真皮或去细胞猪真皮 ,植皮成活率分别为( 93 1± 4 8) %、( 89 0± 6 2 ) % ,而应用刃厚头皮或自体微粒皮加异体皮覆盖的去细胞异体真皮或去细胞猪真皮 ,植皮成活率明显下降 (P <0 0 5或 0 0 1)。组织学观察 ,术后 19个月时表皮、真皮形态正常 ,胶原纤维排列规则 ,未见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和瘢痕化 ,无皮肤附件。成活的复合移植皮肤 ,与邻近正常肤色近似 ,色素沉着轻 ,无明显皱缩 ,触之软 ,活动度好。 结论 去细胞异体真皮或去细胞猪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或切瘢后创面不失?
柴家科杨红明李利根郭振荣盛志勇许明火陈宝驹贾晓明京萨陆江阳李国红
关键词:烧伤异种移植生物敷料皮肤移植
脂多糖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mRNA表达的调控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对增生性瘢痕患者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 mRNA 表达的影响,以了解 LPS 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应用不同浓度(0.005~1.0μg/ml)的大肠杆菌 LPS(E.coli055:B5)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刺激,并对刺激后细胞传代至表型稳定(第8代),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 LPS 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 mRNA 的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剂量-效应关系。分别以同一个体相同代数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未经 LPS刺激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结果 LPS 刺激浓度在0.005~0.5μg/ml 范围内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 mRNA 表达,抑制胶原酶 mRNA 表达(均 P<0.01),均在0.1μg/ml 浓度点作用达高峰;当 LPS 刺激浓度到达1.0μg/ml 时,抑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 mRNA 表达,促进胶原酶 mRNA 表达,且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均 P<0.01)。当 LPS刺激浓度为0.1μg/ml 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 mRNA 和胶原酶 mRNA 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近似(均 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LPS 促进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 mRNA 表达、抑制胶原酶 mRNA 表达。LPS 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原始诱导因素之一。
杨红明李凤玉柴家科于燕曹卫红京萨梁黎明盛志勇
关键词:脂多糖类瘢痕
自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修复切除瘢痕区创面的愈合质量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自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皮移植在瘢痕切除后植皮区的成活率和瘢痕形成情况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于单纯行自体中厚皮移植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03/2005-04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烧伤整形科烧烫伤后瘢痕形成患者21例共29处。瘢痕增生伴痛痒症状明显者15例,瘢痕挛缩明显者6例;供皮区正常皮肤者15例,扁平状瘢痕皮肤者6例。其中取23处为实验组;取6例6个部位的另一侧肢体创面作为对照组,参与患者知情同意。①用健康白色家猪制得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②移植部位:四肢、躯干。完整切除瘢痕,实验组根据创面大小剪裁自制真皮基质,移植最大面积为10cm×8cm,真皮面接触植皮区,自体刃厚皮覆盖其上。对照组切除瘢痕后单纯行自体中厚皮移植。两组切除瘢痕手术操作相同。于术后2周和2个月观察植皮成活率和瘢痕形成情况,13个月时取1例患者复合皮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移植皮成活标准为移植皮片色泽红润平坦,与受皮区基底贴附牢固,创缘愈合好,皮片质地柔软,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纳入患者2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两组植皮区大体观察:实验组术后2周,植皮成活率100%(23/23)。可见大部分自体刃厚皮红润,有些植皮区尚可看到自体刃厚皮下的网状真皮支架,刃厚皮与其下的真皮基质结合牢固。术后2个月复查,复合皮平整柔软,弹性较好,关节活动正常,但稍有色素沉着,与对照组的中厚皮覆盖的植皮区效果相似,但实验组供皮区瘢痕形成明显轻于对照组。②组织病理学观察:光镜下可见复合皮皮肤结构完整,但表皮较薄,表皮-真皮连接区较平坦,真皮内可见胶原纤维排列较规整,可见微血管结构及成纤维细胞,少许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应用自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可明
京萨柴家科陈敏亮许明火宋慧锋吴炎秋
关键词:瘢痕真皮异种
烧伤后整形手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1999年
回顾了1988~1998年1590例烧伤后的整形手术,其中54例发生术区感染,感染率为3.4%。在统计的5项危险因素中,其中手术时间超过4h。手术前住院日超过10天和术区有残留创面和(或)术区瘢痕凸凹不平,这3项因素均可明显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术前过早备皮是导致术区感染的可能因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率似乎无密切关系。
柴家科盛志勇郭振荣许明火陈宝驹京萨杨红明
关键词:烧伤
维拉帕米霜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定量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探讨维拉帕米外用霜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24只兔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8只,30天瘢痕形成后在A、B组瘢痕处分别外涂浓度0.5%维拉帕米霜(A组),1.0%维拉帕米霜(B组),C组作为对照组,观察瘢痕变化,治疗30天后在瘢痕处取材,切片行HE、Masson染色,光镜下计算切片内成纤维细胞数密度、胶原纤维面积密度,测定瘢痕内Hpr、PCⅢ的含量。A、B组较C组瘢痕柔软、平坦,成纤维细胞数密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胶原纤维面密度、Hpr、PCⅢ含量A、B组低于C组。维拉帕米外用剂型可降低兔耳早期增生性瘢痕内胶原含量,有效地抑制瘢痕的生成。
京萨周智崔海燕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HPR
镍钛记忆合金牵张犬腭骨-上颌骨缝超微结构的研究
2009年
目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N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高全文柴家科宋慧锋许明火京萨柳春明
关键词:缝牵张成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成批危重烧伤患者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创面的早期处理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原则和技术早期处理成批危重烧伤患者颜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的深度创面,兼顾功能和外观修复的方法。方法23例重度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4±6.3(17~46)岁,为深Ⅱ~Ⅳ度烧伤,总面积15.7%±13.9%(6%~75%)TBSA,均伴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23例中气管切开14例;伴少尿性肾功能不全1例;面部严重烧伤12例,为深Ⅱ~Ⅳ度烧伤,面积0.5%~3%TBSA;手部严重烧伤20例(计39只手),为深Ⅱ~Ⅳ度烧伤,面积1%~4%TBSA。伤后3天,应用整形美容的原则和技术行手部切(削)痂、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伤后2~3周,行面部剥痂、自体中厚皮分区移植术。结果所有患者颜面部和手部皮片成活良好,面部重要器官和手部的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对成批危重烧伤患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用美容和整形的原则和技术,早期处理颜面、关节等功能部位的创面是可行的。
宋慧锋柴家科京萨柳春明杨红明贾晓明李利根贾赤宇许明火郝岱峰
关键词:烧伤面部关节修复外科手术
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疼痛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2004年
吴焱秋柴家科陈敏亮陈宝驹许明火京萨梁黎明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疗效观察
肿胀麻醉脂肪抽吸术在皮瓣修薄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宋慧锋柴家科陈敏亮陈宝驹许明火京萨吴焱秋梁黎明
关键词:肿胀麻醉脂肪抽吸术皮瓣转移术
垂直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被引量:18
2006年
宋慧锋柴家科陈敏亮陈宝驹许明火京萨吴焱秋梁黎明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垂直切口微创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