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宝驹

作品数:69 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皮瓣
  • 19篇烧伤
  • 18篇瘢痕
  • 13篇畸形
  • 10篇烧伤后
  • 8篇皮瓣修复
  • 7篇岛状
  • 7篇岛状皮瓣
  • 7篇手部
  • 7篇外科
  • 7篇疗效
  • 6篇整复
  • 6篇细胞
  • 6篇挛缩
  • 6篇薄皮瓣
  • 5篇愈合
  • 5篇缺损
  • 5篇轴型
  • 5篇瘢痕挛缩
  • 5篇瘢痕挛缩畸形

机构

  • 38篇解放军总医院...
  • 9篇沈阳军区总医...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第30...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赤峰市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警吉林总队...
  • 1篇辽源矿务局职...
  • 1篇辽源矿务局
  • 1篇双鸭山矿业集...
  • 1篇太钢集团临汾...

作者

  • 69篇陈宝驹
  • 36篇柴家科
  • 35篇许明火
  • 30篇京萨
  • 29篇陈敏亮
  • 22篇吴焱秋
  • 18篇宋慧锋
  • 13篇盛志勇
  • 10篇梁黎明
  • 9篇郭振荣
  • 7篇孙向黎
  • 5篇卢军玲
  • 5篇崔昌墉
  • 5篇杨红明
  • 5篇柳春明
  • 4篇孙明杰
  • 4篇李利根
  • 4篇刘宁飞
  • 4篇贾晓明
  • 4篇林子豪

传媒

  • 10篇中国美容医学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感染.炎症....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沈阳部队医药
  • 3篇第八届全国烧...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广东解剖学通...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9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6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88
  • 1篇198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鼻烧伤后缺损与瘢痕畸形及其修复
2000年
鼻以其居中而突出的显要位置,在面部诸器官中更容易遭受烧伤,发生畸形后更容易影响容颜和协。至1999年3月,我们对75例烧伤后不同程度的鼻部畸形进行修复,结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畸形状况 75例中,男48例,女27例;
陈宝驹许明火京萨
关键词:烧伤
第五届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概况
1995年
第五届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26~28日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及辽宁省人民医院协办。参加会议代表184人,其中日方代表57人。会议收到论文310篇,参加会议报告或文字交流213篇。现将会议学术内容简介如下。(一)实验研究:这次会议有关基础实验研究的论文较多,包括影响皮瓣血液循环以及皮瓣存活各种因素的研究,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和成活方式的研究,有关瘢痕病理生理、免疫组化等研究,有关神经、肌肉解剖与其移植后功能恢复的研究,铜针治疗血管瘤的实验研究等。
陈宝驹
关键词:整形外科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免疫组化血管瘤
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1995年
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陈宝驹,孙向黎,崔昌墉,孙明杰,刘晓燕自1987年1月以来,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的软组织缺损33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7例,女6例。年龄13岁~50岁。早期手部创伤19例,创伤后创面2例,晚期手部畸形...
陈宝驹孙向黎崔昌墉孙明杰刘晓燕
关键词:手损伤手部皮肤缺损岛状皮瓣
桡动脉皮支岛状皮瓣全鼻再造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桡动脉细小皮支血管岛状前臂皮瓣进行全鼻再造,保留了桡动脉。自1987年以来共做5例全部成功,鼻外形满意。
陈宝驹孙向黎李春艳李晓杰陶昕崔昌墉
关键词:全鼻再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影响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
<正>采用Wistar大鼠背部任意皮瓣(6×1.5)模型,于原位缝合后即刻,在皮瓣下滴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ugbFGF组坏死率无明显降低;而 9ug、22.5ug组和45u...
许明火陈文元付小兵孙同柱王亚平郭振荣陈宝驹谷斌
文献传递
跟踺延长术修复烧伤后足下垂28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总结近年来收治的 2 8例 37只烧伤足下垂的体会。方法 比较不同手术设计、烧伤早期创面不同处理方式及伤后至手术的时间长短对瘢痕跟踺瓣存活的影响。结果 跟踺延长术常规手术设计与逆常规方向设计比较 ,两组瘢痕跟踺瓣的存活无差别 ;早期切痂者较削痂和自愈者术后瘢痕跟踺瓣坏死率高 ;伤后 1.5年内手术者较 1.5年后手术者更易出现瘢痕跟踺瓣的坏死。结论 跟踺延长术瘢痕跟踺瓣的设计无需拘泥于以往制定的规则 ;对早期切痂者手术应慎重考虑 ;
许明火陈宝驹柴家科京萨李伟
关键词:烧伤足下垂手术方法
增生性瘢痕的超微结构研究
1993年
对15例增生性瘢痕,3例正常皮肤作了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瘢痕组织中存在多数肌纤维母细胞,胞质内有大量微丝,微管及电子致密斑。并见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外皮细胞增生。从亚细胞水平探讨瘢痕的形成与演发。
孙本善李玉霞孙业玉王世贤史静娴杨果凡陈宝驹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肌纤维母细胞肥大细胞
烧伤后用耳后筋膜瓣行耳再造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介绍烧伤后在耳后有扁平状瘢痕的情况下,利用耳后筋膜瓣行一期耳再造。方法 在耳后做横T形切口,掀起耳后筋膜瓣包裹软骨支架,筋膜瓣上游离植皮。耳后供瓣区瘢痕皮肤缝合。结果 本组病例17个残耳经过耳后筋膜瓣行耳再造,经3个月到2年的随访,其颅耳角恢复,功能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耳后筋膜瓣因其丰富的网状血管吻合,较其它治疗方法更简便,不损伤知名血管,创伤小,位置隐蔽,是很好的耳再造方法。
京萨陈宝驹
关键词:耳再造烧伤
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修复老年患者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方法,及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6年6月,收治5例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老年男性患者,年龄55~76岁。外伤1例,感染1例,鳞状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1例。病程6~25个月。曾行1~4次手术。溃疡范围5cm×3cm^10cm×9cm。一期手术于颞浅动脉额支下方和额肌下方设计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二期手术扩大切除颅顶部慢性溃疡,采用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清创后范围为6.0cm×3.5cm^12.0cm×10.5cm,皮瓣切取范围26cm×10cm^34cm×17cm。2例供区利用多余扩张皮瓣修复,3例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期愈合,供区愈合良好。患者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附着良好,溃疡无复发,无上睑外翻及眼裂闭合不全,日常生活无不适。结论采用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修复老年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老年患者颅顶部难治性溃疡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吴焱秋柴家科柳春明关雪峰朱志强孙有志戴承旺陈宝驹
关键词:颅顶部难治性溃疡扩张皮瓣老年
多济敷对面部磨削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5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济敷外用于面部皮损磨削术后创面,观察其对创面愈合时间、皮肤色素沉着等的变化。方法:采用区域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对不同类型的面部皮损34例进行皮肤磨削治疗,术后创面应用多济敷或凡士林纱布作为底层敷料包扎创面,术后换药一次,保留底层敷料。结果: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间,通过自身对照,34例面部磨削术后采用多济敷治疗组较凡士林纱布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经过6个月至2年的随访,皮肤色素沉着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多济敷有利于缩短面部磨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改善面部色素沉着,外观满意。
吴焱秋柴家科陈敏亮陈宝驹许明火曹卫红贾平
关键词:面部愈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