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99 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2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心肌
  • 26篇心肌梗死
  • 26篇梗死
  • 21篇动脉
  • 21篇冠状
  • 20篇冠状动脉
  • 13篇介入
  • 12篇血管
  • 12篇烧伤
  • 11篇介入治疗
  • 9篇慢性
  • 9篇激素
  • 8篇多索茶碱
  • 8篇心病
  • 8篇糖皮质
  • 8篇糖皮质激素
  • 8篇头孢
  • 8篇头孢他啶
  • 8篇皮质激素
  • 8篇气肿

机构

  • 85篇唐山工人医院
  • 8篇玉田县医院
  • 8篇唐县人民医院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唐山市丰润区...
  • 2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作者

  • 92篇李莉
  • 38篇赵碧琼
  • 23篇刘晓坤
  • 23篇耿学斌
  • 21篇尚小明
  • 18篇田美荣
  • 16篇闫华
  • 14篇马燚
  • 13篇田美蓉
  • 12篇姜玉茹
  • 10篇赵宇辉
  • 8篇张庆华
  • 8篇王静
  • 8篇王平
  • 7篇赵国玉
  • 7篇宋玉新
  • 7篇邓晓蕴
  • 6篇刘淑岩
  • 5篇王印华
  • 5篇刘晓明

传媒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8篇山东医药
  • 5篇临床荟萃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缺血后适应组)及对照组,均接受急诊PCI。对照组行常规PCI;观察组PCI术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测量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住院期间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LVEDVI[(64±6)ml/m2vs(67±6)ml/m2,P<0.05],LVESVI[(30±4)ml/m2vs(34±4)ml/m2,P<0.05],LVEF升高(0.53±0.02vs0.50±0.03,P<0.05);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心肌有保护作用。
闫华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姜玉茹尚小明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自体干细胞移植对冠心病损伤心肌修复的研究
许丹尚小明姜玉如李莉田卫纪征等
该课题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干细胞提取分离技术,细胞分离纯度高,干细胞经球囊导入,移植靶向性好。利用心肌ECT显像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细胞,并利用6分钟步行实验,超声心动等评价心功能,评价指标客观科学,且全部的移植对象为急性前壁心...
关键词:
关键词:自体干细胞移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心病
心肌梗死患者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诊断被引量:4
2005年
许原李莉
关键词: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心动过速室速室早心房扑动静推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 i ng drai 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皮瓣转移,皮瓣长宽比例在2:1以内,面积15cm×12cm~9cm×7cm。供瓣区及皮瓣蒂部裸露区应用医用海绵覆盖,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腹带固定患肢。术后第2天,在医用海绵的远端,刺入静脉输液针,每天50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灌洗。皮瓣移植14~18天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10~12天切口拆线。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1例。9例患者供瓣区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直接缝合,未予植皮。4例患者行局部部分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移植皮片覆盖。植皮面积8cm×5cm~5cm×3cm。无VSD装置更换病例。3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负压引流区轻度疼痛。其余患者无不适反应。所有病例静脉输液针穿刺孔未发生可见漏气现象,未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结论:改良VSD技术延长了VSD装置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了VSD的并发症;改良VSD技术减少了腹部供瓣区的植皮率,降低了术区感染率,简化了腹部皮瓣手术过程。
赵宇辉李莉刘淑岩刘媛媛张向飞
关键词:VSD技术腹部皮瓣并发症烧伤创面修复
大型综合医院优化门急诊流程及管理效果探讨
流程管理是指以卓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为中心,以持续性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和服务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在门急诊的日常管理中,由于患者的就诊时间较长、病情复杂、危急情况较多,门急诊的管理任务繁重,一旦出现管理不协调的状况,就会造...
张丽李莉武海英马娜张东梅
关键词:满意度
文献传递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09年
闫华王印华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姜玉茹尚小明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舒张功能
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随机分组随访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06/2007-01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心内科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且年龄>70岁患者共71例,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实验知情同意。①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分成Cypher支架组37例和Firebird支架组34例。②行急诊介入治疗,共置入Cypher支架43枚,Firebird支架39枚。③随访6~9个月,观察比较置入两种支架后患者心绞痛再发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6~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测量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病变节段内最小管腔直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及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变血管特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情况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临床随访9个月61例,总随访率85.9%(61/71),其中Cypher支架组86.5%(32/37)、Firebird支架组85.3%(29/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Cypher支架组15.6%,Firbird支架组17.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两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节段内最小管腔直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后临床效果有效,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问题,两种支架无明显差异。
耿学斌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蓉
关键词: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与左心室造影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对比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术 (L DD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 5 2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 ,心功能在 - 级间 ,超声心动图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在 35 %~ 4 0 %的患者 ,分别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 (L DDE)及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 (L DDV)技术评价存活心肌后进行血运重建术 (PCI或 CABG)。于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L DDE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6 7.1% ,特异性为 76 % ,准确性为 6 8%。 L DDV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 6 8% ,特异性为 76 % ,准确性为7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L DDV技术识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存活心肌与L DDE技术相比 。
李莉赵碧琼田美荣邓晓蕴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存活心肌
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该中成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35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6±11.3岁,在常规治疗(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立普妥等药物)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心可舒4片/次,温开水送服,3次/日。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或慢心律100~200mg/次,3~4次/日。观察4~12周,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可达72.3%,对照组总有效率可达74.1%。但对照组出现恶心等不适症状12例,占19.4%,需停药者8例,占12.9%,而心可舒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并较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刘晓明李莉耿学斌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可舒肠溶阿司匹林平均年龄
切割球囊在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田美蓉李莉赵碧琼耿学斌刘小坤闫华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小血管病变切割球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