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翠蓉

作品数:43 被引量:271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文化科学
  • 18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8篇教学
  • 12篇教师
  • 8篇知识
  • 7篇教育
  • 6篇心理
  • 6篇心理学
  • 6篇课堂
  • 5篇苏绣
  • 5篇理学
  • 4篇新手
  • 4篇师范
  • 4篇师范生
  • 4篇专长
  • 4篇专家教师
  • 4篇课堂讨论
  • 4篇家教
  • 4篇教师知识
  • 3篇信念
  • 3篇言语
  • 3篇样例

机构

  • 2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2篇苏州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苏州科技大学
  • 3篇苏州教育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苏州工艺美术...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苏州市教育科...

作者

  • 43篇杨翠蓉
  • 15篇周成军
  • 14篇韦洪涛
  • 7篇吴庆麟
  • 2篇蔡妩萍
  • 2篇张继玉
  • 2篇李同吉
  • 2篇张振新
  • 1篇黄辛隐
  • 1篇胡谊
  • 1篇杜伟宇
  • 1篇张兄武
  • 1篇邵爱国
  • 1篇张振新
  • 1篇金一波
  • 1篇殷建华
  • 1篇陈卫东
  • 1篇陈卫东
  • 1篇姜敏
  • 1篇黄玲玉

传媒

  • 5篇苏州教育学院...
  • 3篇心理科学
  • 3篇当代教育科学
  • 3篇心理研究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成人教育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大众心理学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人类工效学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和谐教育新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被引量:2
2013年
冲突是大学生人际矛盾产生、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的和谐教育有必要运用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指学习者虽存在理论、观点等分歧,但仍致力于通过合作寻求共识的冲突解决模式。它既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自我调节监控等认知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他们冲突解决等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持。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由乔纳森兄弟提出并经过实验与推广,它由对立观点的陈述、挑战、分析综合等可操作性步骤构成。为确保该效果,教师等负责人应创设合作的学习氛围,构建异质学习小组,教授人际交往技能与理性讨论技能等。
杨翠蓉韦洪涛张兄武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知识的专家-新手比较研究
研究在国内外已有教学专长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专家-新教师在知识的量、质、结构上差异。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Gagne 的观点,教学决策的表征是 if-then。选择了4对专家-新教师;采用了复杂的教学任务;运用刺激回忆访...
杨翠蓉周成军吴庆麟
关键词:教学实施教师知识
文献传递
寻证多媒体学习的自我解释效应
2021年
自我解释效应指运用引发自我解释策略促进学生多媒体学习的效应。不过多媒体学习并不总是产生自我解释效应,总结已有多媒体环境中样例、教育游戏、动画、视频与图形学习的引发自我解释策略研究,发现自我解释效应的产生需考虑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与学生特点,即体现教学适合性。在此基础上,选取多媒体环境简约多图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实引发自我解释比教学解释更能促进多媒体图形学习,产生自我解释效应。多媒体学习资源中引发自我解释策略的设计应依据教学适合观,对于低学业水平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学习,宜同时呈现多图与采用缺损弥补策略,以减轻学生认知负荷,促进他们深层建构学习。
杨翠蓉蒋安琪陈卫东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
教师知识的再认识——来自教学专长及其获得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2006年
文章从教学专长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知识及其获得方式。专家教师的教学专长是由各类相互联系的专业知识组成的,且知识的性质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基于此,教学专长的获得方式有:注重教师知识的教师培训、个体教师的蓄意练习和群体教师的合作学习。启示是教师知识在于它是由哪几类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知识组成的;教师知识的获得可通过个体教师的教学反思,但不容忽视教师合作学习,尤其是教育研究者参与的合作学习。
周成军杨翠蓉
关键词:专家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知识
高校与社会阶层的流动被引量:3
2007年
“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阶层的顺利流动。高校通过选拔机制、分类发展、专业教育和教育环境的营造催化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高校通过人才的“迎来送往”促进社会阶层的水平流动和通过社会服务,提供文化资本促进社会阶层垂直流动,发挥着和谐社会的枢纽作用。
杨翠蓉周成军金一波
关键词:高校和谐社会社会阶层阶层流动
促进课堂讨论的教师提问被引量:2
2013年
教师提问应是教师促进学生思考的工具;提问是师生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过程;课堂讨论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是提问者与回答者。已有实证研究还发现促进课堂讨论的教师提问策略主要指维护学习团体、促进严谨思维、保证准确知识的提问策略;实现教师提问的教学环境是:教师是积极的研究者、探索者、思维示范者;复杂的教学任务;有序、安全的教学氛围。
杨翠蓉周成军韦洪涛
关键词:课堂讨论教师提问策略
教师校本培训的心理学思考
2005年
心理学为校本培训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对不同阶段教师特征的分析,可以明了校本培训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从对教师知识构成的分析,可以明了校本培训的认知内容应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从对情境学习的分析,可以明了校本培训的情境学习、教师间的合作学习的成员组成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机制。
杨翠蓉周成军
关键词:校本培训心理学基础
师范生个体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
2011年
采用修订的SEQ问卷对某多科性大学师范生进行个体认识信念的调查,发现:(1)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认识信念更强调学习能力与速度、学习努力;(2)师范生在"学习能力与速度"、"知识的简单性"上呈曲线发展现象;(3)师范生在"学习努力"、"知识的联系性"上不存在差异,在"学习能力与速度"、"知识的简单性"上表现出年级与性别差异。当前师范生认识信念的现状意味着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杨翠蓉蔡妩萍韦洪涛
关键词:师范生认识信念
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
教师的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教学的研究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教师特征与教师教学的相关性研究,随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相继兴起,教师有效教学的研究视角也随之发生转移,从有...
杨翠蓉
关键词: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心理学
师范生认识信念的外显与内隐研究
国内外教师教学的研究多见教师教学行为、认知过程、专业知识的研究,较少研究教师个体主观知识—认识信念。而国外已有研究与现实生活都揭示教师的认识信念影响教师的知识提取、认知过程,最终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认识信念是指个体对知识...
杨翠蓉周成军蔡妩萍
关键词:师范生认识信念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