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慢性
  • 8篇肝炎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肝炎患者
  • 4篇护理
  • 4篇肝癌
  • 3篇依从
  • 3篇依从性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治疗依从
  • 3篇治疗依从性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干预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肝
  • 2篇细胞
  • 2篇慢性丙型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6篇林晓华
  • 7篇王凤卿
  • 7篇武敬
  • 5篇彭雁忠
  • 2篇胡敏
  • 2篇刘玉文
  • 1篇刘吉奎
  • 1篇张三娥
  • 1篇胡金陵
  • 1篇岳春霞
  • 1篇庄伟清
  • 1篇黄清清
  • 1篇贾宏
  • 1篇齐明华
  • 1篇徐庆娣
  • 1篇廖小卿
  • 1篇陈丽嘉
  • 1篇雷云鹏
  • 1篇罗艳芳
  • 1篇胡国信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天晴复欣和甘利欣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予以天晴复欣及甘利欣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天晴复欣与甘利欣联合治疗,对照组予甘利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后HBV DNA及ALT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6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进行天晴复欣和甘利欣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变异病毒的发生,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武敬彭雁忠林晓华赖雁威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天晴复欣甘利欣
miR-218在调控肝癌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功能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miR-218在肝癌形成和发展中的功能。方法将miR-218 mimics转染后肝癌细胞株后,检测其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并构建稳定过表达的miR-218慢病毒载体,感染肝癌细胞后得到稳定细胞株,并通过克隆增生检测其增殖情况。将miR-218稳定表达的肝癌细胞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通过测定肿瘤体积、重量及免疫组化来评估其对肝癌形成发展的影响。结果miR-218 mimics抑制细胞增殖及引起细胞周期抑制,稳定过表达miR-218抑制肝癌细胞的克隆增生,并且在裸鼠体内异位成瘤,过表达miR-218组显示出较小的肿瘤,显示出其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论miR-218体内体外抑制肝癌形成和发展。
武敬刘吉奎李淑江智茂林晓华胡金陵彭雁忠
关键词:MIR-218肝癌增殖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不良情绪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各42例。观察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化疗两个疗程后)不良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纠正不良情绪表现,适合临床应用。
李巧旋林晓华吴晓玲
关键词:优质护理白血病治疗依从性不良情绪
乙肝病友俱乐部对患者家属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2008年
目的分析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家属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CHB患者家属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以提高乙肝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11例乙肝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的态度和需求进行调查,在我们成立的乙肝病友俱乐部给予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性地认知干预。结果94.31%的患者家属了解乙肝疫苗的作用,90.99%的家属认为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100%的家属希望从医务人员处获得预防知识。结论医务人员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认知干预,重视这一易感染群体的乙肝预防工作,阻断乙肝的传染,提高乙肝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王凤卿贾宏胡敏林晓华彭雁忠
关键词:乙肝疫苗患者家属接种
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关系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究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与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碘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甲状腺全切手术456例DTC患者临床资料,随访中高危患者临床转归。根据治疗反应评估体系将其分为反应满意组(ER)、可接受(AR)组和欠佳(IR)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31碘治疗前ps-TG水平,评价ps-TG水平对131碘治疗反应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ER、AR及IR三组患者性别、甲状腺外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治疗前ps-TG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IR组的131碘治疗前ps-Tg水平明显高于非IR组(P<0.001),ER组与AR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诊断IR的ps-Tg界值点为28.3 ng/m L (敏感度57.5%,特异度87.1%),ROC曲线下面积(AUC=0.774,95%CI:0.701~0.847)。结论:ps-TG水平对中高危DTC患者131碘治疗后临床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林晓华高宙陈海波李小强庄伟清
关键词:131碘甲状腺球蛋白临床转归
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经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4.3±3.1)分,Apgar问卷评分为(8.4±2.1)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6.9±4.6)分,Apgar问卷评分为(4.3±1.3)分,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确保患者顺利接受治疗达到理想的预后效果。
林晓华武敬王凤卿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及防止复发。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基本情况、治疗依从性、乙型肝炎知识水平、治疗信念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调查,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5.11±6.66)分,其中药物治疗依从得分最高,定期复查依从得分最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效果。结论为减少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传播,护士应关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王凤卿林晓华刘玉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依从性
复发乙肝患者不良遵医行为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懈复发乙肝患者不良遵医行为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2例乙肝复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按医嘱规则用药、患者对医嘱了解不清、生活无规律、情绪波动、经济困难和不按医嘱休息及饮食是不良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结论患者不良遵医行为与患者缺乏乙型肝炎知识、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方式为主及具有不良心理情绪有关。加强患者乙型肝炎知识的教育,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争取社会支持,提高乙肝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减少乙肝的复发。
王凤卿廖小卿林晓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护理
肝癌手术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于我院就诊的125例肝癌手术患者及60例正常人血清标本,测定其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肿瘤病理特征,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上述记录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复发的关系.结果 所选手术患者复发率为38.4% (48/125),共有43例患者死亡,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组IL-17显著升高(P<0.05).正常人血清中均检测不到炎性细胞因子.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 cm、甲胎蛋白、微血管侵犯、术前血清IL-17(>0.9 pg/ml)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 肝癌患者术前IL-17显著增高,可能是潜在复发的指标,此外肿瘤最大直径、AFP及微血管侵犯也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应在治疗时予以重视.
武敬雷云鹏林晓华
关键词:肝癌术后复发炎性细胞因子
miR-218在调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miR-218在调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护理干预。另选取32例肝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为标本,以qRT-PCR法测定标本中的miR-218和Bmi-1的表达,并将miR-218前体转染HepG2细胞,以Western Blot法测定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218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少于癌旁组织,而Bmi-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转染Hep G2细胞内Bmi-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状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肝癌细胞中miR-218表达量降低,Bmi-1表达量增加,Bmi-1为miR-218的靶向基因。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肝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患者的疼痛。
林晓华武敬张晓霞
关键词:肝癌MIR-218BMI-1HEPG2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