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凌

作品数:37 被引量:286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抑郁
  • 16篇抑郁症
  • 13篇针灸
  • 9篇针刺
  • 8篇针灸治疗
  • 8篇灸治
  • 6篇缺血
  • 6篇海马
  • 5篇电针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4篇随机对照试验
  • 4篇脑缺血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缺血
  • 4篇大鼠海马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针刺治疗
  • 3篇针灸疗法

机构

  • 24篇广东省中医院
  • 19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广东省中医药...
  • 9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香港浸会大学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7篇樊凌
  • 25篇符文彬
  • 9篇许能贵
  • 8篇常小荣
  • 7篇刘健华
  • 5篇粟胜勇
  • 5篇严洁
  • 4篇李滋平
  • 4篇刘建华
  • 4篇吴泰相
  • 4篇王妍文
  • 3篇吕爱平
  • 3篇孙健
  • 3篇王超
  • 2篇欧爱华
  • 2篇曾俊
  • 2篇陈海滨
  • 2篇苏临荣
  • 2篇罗家星
  • 1篇黄叶飞

传媒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World ...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 1篇中国针炙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针治疗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对腹针治疗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疗效与方法学质量评价,了解腹针治疗颈椎病的现况、临床疗效的真实程度及可应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在排除重复、无具体诊断标准及非随机等对照研究后,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用Jadad评分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疗效评价采用ReviewManage 4.2.7软件。结果:8项研究,共909例患者纳入本次分析。8项研究均以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2项研究同时采用麦吉尔疼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对同质性较强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显示目测类比定级法评分(VAS评分)中腹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评价、疼痛评定指数评分与现时疼痛强度评分均无足够证据证明腹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其它针刺疗法、牵引疗法相比较,腹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并无优势。这可能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文献质量偏低有一定关系。重视和加强腹针治疗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探索出可行的针灸设盲方法是研究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王妍文符文彬欧爱华樊凌黄叶飞
关键词:腹针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针灸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进行质量评价,为抑郁的针灸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利用Review Man-age4.2.7软件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评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个临床试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评价其质量。结果本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普遍不高。结论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加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规范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樊凌符文彬吴泰相欧爱华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思维迟缓、兴趣减低、意志活动减少,并伴有焦虑不安、躯体疼痛、食欲下降、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
樊凌符文彬
文献传递
采用CONSORT和STRICTA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试验报告质量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试验的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 Med、EMbase、CNKI、CBMdisc和VIP 6个数据库。文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08篇文献。根据CONSORT和STRICTA条目,描述试验设计的有92篇(85%);给出试验开始后试验方法的重大改变及原因的有4篇(4%);援引资料说明选择对照的合理性的有18篇(17%);精确描述对照干预措施的有61篇(56%)。结论:目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普遍较低。今后应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疗法进行规范报告。
樊凌吕爱平符文彬许能贵刘建华李滋平陈裕曦吴泰相欧爱华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后抑郁症CONSORTSTRICTA
颈源性失眠的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进展被引量:32
2013年
颈源性失眠是指由颈椎病引起的失眠,又称“颈性失眠”。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因颈椎病导致的失眠在临床上逐渐得到重视,而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研究也有较多疗效满意的报道。
粟胜勇符文彬樊凌
关键词:颈椎病失眠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抑郁临床性文献发表量的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针灸治疗抑郁相关临床文献发病量进行趋势分析,了解针灸治疗抑郁的现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电子计算机结合手工检索查找1989年-2008年针灸治疗抑郁的相关文献,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频数、频率和构成比,并用非参数的Runs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抑郁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经游程检验Z=-3.9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作为治疗抑郁的一种新兴疗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随机对照文献相对较少,需要开展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樊凌符文彬许能贵刘健华欧爱华王妍文
关键词:抑郁针灸
针灸对抑郁症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基于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评价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疏肝调神组取四关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进行常规针刺,在四花穴(膈俞、胆俞)艾炷直接灸,最后埋皮内针于心俞、肝俞;穴位浅刺组取穴同疏肝调神组,只是针刺深度较疏肝调神组浅,艾灸时间短于疏肝调神组;非穴位浅刺组取穴为疏肝调神组所取穴位旁开10 mm处,操作方法同穴位浅刺组。3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以评价疏肝调神针灸方案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效应及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对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8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抑郁、焦虑、敌对3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可改善抑郁症患者SCL 90量表评分,运用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可准确地评价临床疗效。
樊凌符文彬许能贵刘健华李滋平欧爱华WANG You-jing
关键词:针灸抑郁症SCL
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介绍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古今临床应用,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古代文献和近年来的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樊凌常小荣
针灸对抑郁症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基于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评价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疏肝调神组取四关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进行常规针刺,在四花穴(膈俞、胆俞)艾炷直接灸,最后埋皮内针于心俞、肝俞;穴位浅刺组取穴同疏肝调神组,只是针刺深度较疏肝调神组浅,艾灸时间短于疏肝调神组;非穴位浅刺组取穴为疏肝调神组所取穴位旁开10mm处,操作方法同穴位浅刺组。3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评价疏肝调神针灸方案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效应及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对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8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抑郁、焦虑、敌对3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可改善抑郁症患者SCL-90量表评分,运用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可准确地评价临床疗效。
樊凌符文彬许能贵刘健华樊莉欧爱华
关键词:针灸抑郁症SCL-90量表
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古今应用
目的:介绍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古今临床应用,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本文从古代文献和近年来的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因为多种因素与之相关。脑组织形态、脑微循环、兴奋性...
樊凌常小荣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针刺疗法疗效评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