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志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凋亡
  • 2篇人乳
  • 2篇人乳腺癌
  • 2篇人乳腺癌细胞
  • 2篇人乳腺癌细胞...
  • 2篇人乳腺癌细胞...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细胞
  • 2篇乳腺癌细胞系
  • 2篇紫龙金
  • 2篇胃癌
  • 2篇细胞系
  • 2篇细胞株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田志华
  • 2篇李振甫
  • 2篇王代树
  • 2篇马博
  • 2篇梁云燕
  • 1篇黄凌云
  • 1篇丁慧荣
  • 1篇吴健
  • 1篇曹秋菊
  • 1篇王芳
  • 1篇韩勇
  • 1篇张宏
  • 1篇寿成超
  • 1篇柳惠图
  • 1篇杨宁
  • 1篇黄昊
  • 1篇赵威
  • 1篇孙晟
  • 1篇曲立科
  • 1篇彭安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重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肝癌样本多种抗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在肝癌组织同一冰冻切片上同时检测多种蛋白的多重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肝癌组织第一组4种蛋白进行染色和图像采集;用同源种属Ig G Fab抗体封闭;联合化学试剂(β巯基乙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酸胍/氢硼酸钠)清除法洗脱染料和抗体;再次对第二组4种蛋白进行染色和成像;用软件叠加两轮图像染色结果。结果激光光谱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多达8种蛋白的共染结果;Ig G Fab抗体可以封闭非特异性染色;联合化学合剂清除第一轮抗体后,可在同一切片中进行第二轮染色。结论成功建立了在同一肿瘤组织标本同时检测多重标志物的方法。
杨敏田志华马博贾凯英张鸿丽富晶綦雯雯赵威
关键词:冰冻切片
紫龙金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紫龙金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紫龙金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培养液紫龙金浓度的差异,实验共设4组:(1)对照组:不加紫龙金干预的1640培养液;(2)紫龙金低浓度组:1.5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3)紫龙金中浓度组:3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4)紫龙金高浓度组:6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紫龙金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及DNA梯度形成法测定紫龙金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紫龙金各剂量组的细胞计数在各时间点(24、48、72、96、120、144 h)明显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各剂量组间的生长抑制率差异除低、中浓度组间在24、72 h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在不同时间点(24、48、72、96、120、144 h),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2)紫龙金使细胞阻滞在G_0/G_1期;(3)中、高浓度紫龙金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形成DNA ladder。结论紫龙金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田志华梁云燕李振甫王代树
关键词:紫龙金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凋亡
紫龙金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紫龙金在体内和体外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台盼蓝拒染法和双层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检测紫龙金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的影响;(2)Westernblot法检测紫龙金对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3)17-β-雌二醇缓释药片包埋法构建MCF-7细胞的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检测紫龙金(实验组灌胃生药20g紫龙金/kg体重)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 (1)紫龙金降低MCF-7细胞的存活率,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紫龙金组MCF-7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0.75、1.5、3.0、6.0mg/mL紫龙金组细胞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2.66±1.54)%、(88.83±2.13)%、100%、100%],克隆直径也明显减小或无克隆形成;(3)紫龙金下调p-ERK1/2蛋白的表达;(4)实验组裸鼠与对照组裸鼠4周后移植瘤的平均体积分别为(0.73±0.58)cm3、(1.36±0.64)cm3,平均瘤重分别为(1.02±0.25)g、(1.66±0.09)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抑瘤率为38.55%。结论紫龙金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体内和体外增殖、转化和致瘤性,这可能与p-ERK1/2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田志华梁云燕李振甫王代树
关键词:紫龙金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P-ERK1/2
人胃癌BGC-823细胞中去甲斑蝥素抑癌作用机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实验表明,去甲斑蝥素可引起人胃癌BGC-823细胞发生M期阻滞及细胞凋亡.进一步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出了去甲斑蝥素抑癌作用相关蛋白.研究显示,线粒体热休克蛋白CH60、线粒体ATP合酶d亚单位、内质网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线粒体Hsp70的辅助因子GRPE1、SH3L3以及染色质组装因子1小亚基RBBP4参与了去甲斑蝥素的抑癌作用.研究提示,去甲斑蝥素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热休克蛋白及p53的表达进而激活caspase-3依赖的凋亡通路,并且去甲斑蝥素在引发内质网协迫之后,可通过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进一步分析了去甲斑蝥素与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剂寡霉素A的联合用药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的抑瘤效果比单独用药的抑瘤效果显著,提示去甲斑蝥素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ATP合酶功能抑制BGC-823生长.上述结果为优化去甲斑蝥素的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线索.
曹秋菊田志华孙晟杨宁王芳黄凌云彭安柳惠图张伟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M期阻滞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
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耐药细胞株,筛选出耐药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基因,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中与索拉菲尼耐药的相关基因。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PLC及Huh7,采用药物间歇诱导法分别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耐药细胞株,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测定两株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高表达基因与肝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筛选出肝癌耐药机制中可能参与的基因。结果:通过基因测序得到两株肝癌耐药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基因,在设定的限定条件下进行进一步筛选,限定条件为两株耐药细胞中共同表达的基因且表达差异倍数大于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两株耐药细胞共同表达前12位基因符合限定条件,进一步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12个基因与肝癌组织表达水平、分期、分级及生存的关系,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基因CBX4。结论:成功构建了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癌耐药细胞株,并筛选出与索拉菲尼耐药相关基因CBX4,为进一步耐药机制探讨提供依据。
马博田志华曲莉刘月香张宏丁慧荣
关键词:肝细胞癌
胃癌细胞MGC-803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分泌蛋白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系统比较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顺铂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的分泌蛋白表达谱,以期发现胃癌耐药相关分泌蛋白标志物,为临床选择有针对性的化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药物梯度诱导建立胃癌MGC-803耐药细胞株。从培养上清中收集MGC-803亲代及耐药细胞的分泌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进行分离,通过PD Quest 7.1.0软件分析获得差异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鉴定,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差异蛋白在耐药细胞株和亲本细胞间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分别建立了对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顺铂耐药指数为110.6、70.0和13.3的耐药细胞株。顺铂耐药细胞对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5-氟尿嘧啶耐药细胞对紫杉醇均有较强的交叉耐药,前者耐药指数分别为23.5和114.0,后者为70.0。制备获得了耐药细胞培养上清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组分图谱;经PD Quest软件分析获得18个差异在2倍以上、3株耐药细胞培养上清中丰度均增高的蛋白点,其中13个得到了质谱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蛋白酶类、信号转导分子等。与亲本细胞相比,在mRNA水平上,SLMAP、TOP3A、DYNC1H1、RHPN1、PUF60和SIAH1在3种耐药细胞中皆有明显上调;IFT172、FILIP在耐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细胞中上调显著;PLVAP、LMNA在耐紫杉醇及顺铂细胞中表达有所升高,但在耐5-氟尿嘧啶细胞中升高不显著。在蛋白水平上的进一步验证发现,SIAH1在3种耐药细胞中的表达量及培养上清中的含量皆有升高。结论:本研究以胃癌细胞MGC-803为亲本细胞分别建立了针对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顺铂的耐药细胞株,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向电泳及蛋白质谱技术,整体展示了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的差异分泌蛋白,并发现SIAH1蛋白在耐�
黄昊韩勇吴健田志华曲立科寿成超
关键词:抗药性多药蛋白质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