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兵 作品数:12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3.0T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对布鲁杆菌脊柱炎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DWI及DTI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价值,以及评估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治疗后的价值,进一步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特点。方法搜集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50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行CT、常规MRI、DWI和DTI扫描,应用Fiber Trak软件包进行FA值、ADC值测量。比较各期FA值、ADC值特点,同时比较治疗后FA值、ADC值特点。结果50例共330个椎体受累,CT共检出病变椎体124个(37.6%),T_1WI、T_2WI、STIR抑脂分别检出病变椎体个数为300个(90.9%)、300个(90.9%)、305个(92.4%);DWI发现330个椎体异常信号,病变明显高于常规MRI,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胸、腰椎各期总体平均ADC值高于对照组,总体平均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12个月,急性期、亚急性期ADC值、F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I、DWI诊断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较常规MRI序列更加敏感,能够早期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可为预后评估方面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吴朋 张玉姣 郭宏兵 崔书君 秦芳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组织学 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神经型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神经型布鲁菌病性脊柱炎(BS)诊断作用,定量分析不同病程时期脊髓神经型BS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特点,评估脊髓神经纤维束损伤的不同形式。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以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有脊髓神经症状表现的BS患者作为病例组(n = 39),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20.8 ± 15.3)岁。另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 = 30),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2 ± 4.0)岁。按病程将病例组分为急性期(< 3个月)、亚急性期(3 ~ 6个月)、慢性期(> 6个月),分别为12、10、17例。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进行常规脊椎扫描和DTI扫描,后者应用Fiber Trak软件包测量ADC、FA值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定量分析,同时重建脊髓神经型BS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形式。结果病例组39例患者中,5例常规MRI表现为脊髓神经节段性增粗,T2加权成像(T2WI)高信号,短翻转时间恢复序列(STIR)高信号,而DTI扫描FA图显示彩码改变;34例患者常规MRI表现为脊髓受压,脊髓形态改变或马尾神经聚集、移位,而DTI扫描FA图显示脊髓或马尾神经形态改变,彩码未见改变。急性期、亚急性期病例组患者ADC值高于对照组[(1.41 ± 0.05)、(1.31 ± 0.05)、(1.23 ± 0.05)× 10^-3 mm^2/s,P均< 0.05],FA值低于对照组(0.40 ± 0.04、0.68 ± 0.08、0.76 ± 0.05,P均< 0.05)。慢性期病例组患者ADC、FA值[(1.25 ± 0.04)× 10^-3 mm^2/s,0.72 ± 0.0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2、特异性为0.942、敏感性为0.930,准确性为0.924;FA值的AUC值为0.901、特异性为0.937、敏感性为0.928,准确性为0.943。脊髓神经型BS的DTI扫描基本改变形式:①彩码颜色改变;②缺失/断裂;③受压移位;④稀少。结论DTI对脊髓神经型BS具有诊断作用,能够定量分析� 吴朋 张玉姣 郭宏兵 崔书君关键词:脊柱炎 弥散张量成像 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记录其全域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90%分位数(P10、P25、P50、P75、P90)。比较DCIS-Mi和DCIS组间各参数差异,并分析最佳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DCIS-Mi组K^trans 参数中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Ke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50、P75、P90 ,V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25、P50、P75 均高于DCIS组(P均<0.05)。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K^trans 平均值、K^trans -P25、K^trans -P50、K^trans -P75、K^trans -P90、KeP-P50、KeP-P75、KeP-P90、VP平均值、VP-P75 为诊断DCIS-Mi的最佳变量,且其诊断DCIS-Mi的ROC曲线AUC均>0.80。联合变量 Logistic 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AUC(0.968),其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52、0.962和0.947。结论 DCE-MRI全域直方图分析能量化反映肿瘤特征,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DCIS与DCIS-Mi。 吴朋 崔蕾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关键词:直方图 动态增强扫描 DWI及DCE-MRI对乳腺纯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较3组DWI和MRI-DCE特点。结果:纯DCIS、DCIS-Mi及IDC的最小ADC值(ADCMin)的中位数分别为1.35(1.33,1.36)、1.25(1.23,1.26)和1.08(1.06,1.12)×10-3mm^2/s,呈降低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与最小ADC值的差值(ADCDR)的中位数分别为0.13(0.11,0.14)、0.21(0.19,0.24)和0.34(0.31,0.37)×10-3mm^2/s,呈增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值取1.285×10-3mm^2/s是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1.175×10-3mm^2/s是鉴别DCIS-Mi和IDC最佳阈值;ADCDR值取0.165×10-3mm^2/s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值0.265×10-3mm^2/s是鉴别纯DCIS-Mi和IDC最佳阈值。DCIS-M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强化,倾向于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少数肿块样DCIS-Mi常边缘呈毛刺状或不规则,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边缘强化;非肿块样纯DCIS趋向于线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一般较均匀,肿块样DCIS往往边缘清晰,内部强化特点均匀或不均匀;IDC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其边缘和内部强化特点常表现多种形成。结论:DCE-MRI联合DWI有助于鉴别乳腺纯DCIS、DCIS-Mi和IDC,尤其ADCMin、ADCDR、簇环状强化和边缘强化强化对诊断DCIS-Mi有一定帮助。 吴朋 崔蕾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 动态增强扫描 钙化与非钙化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钙化与非钙化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4月—2013年12月212例共计217处DCIS。依据乳腺X线摄影有无钙化将患者分为钙化与非钙化DCIS两组,由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各两位医师共同阅片,详细记录肿瘤形态、大小、密度/回声/信号、边缘、边界、钙化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等。病理组织学结果通过本院病理科报告获得。结果乳腺X线摄影检出非钙化DCIS假阴性为49.3%,乳腺X线摄影检出钙化DCIS为100%,其中68.5%钙化灶为单纯钙化。所有非钙化DCIS在超声上呈肿块状为100%,超声显示钙化DCIS为61.6%。MRI检出非钙化与钙化分别为65.0%、51.7%,非钙化与钙化者MRI特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高级别、坏死、孕酮受体阳性、HER-2在钙化DCIS比非钙化DCIS更为常见(分别为P=0.017、P<0.001,P=0.027,P<0.001)。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表现测量钙化与非钙化DCIS直径大小与病理测定直径大小的ICC值分别为:0.625,0.705;0.801,0.552;0.760,0.767。结论钙化与非钙化DCIS在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呈不同表现,乳腺X线摄影对钙化DCIS敏感性较高,超声对非钙化敏感性较高,MRI对检出钙化与非钙化DCIS均有较高敏感性。 吴朋 郭宏兵 李勇 许克宁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 病理组织学 表观扩散系数和分数各向异性定量研究在布鲁斯菌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比较治疗前不同时期布鲁斯菌脊柱炎(BS)与正常对照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分数各向异性(FA)值差异,同时评价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DC值和FA值变化。方法53例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疑似为BS患者,后经血清学实验确诊为BS患者。对BS患者进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后测量ADC值、FA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期BS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期BS组间ADC值和FA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及FA值。结果FA图显示BS彩码不同于正常对照组,BS治疗后FA图彩码信号增高。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及慢性期组ADC值分别为(1.45±0.02)×10^-3 mm^2/s、(1.35±0.03)×10^-3 mm^2/s、(1.26±0.05)×10^-3 mm^2/s,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6±0.09)×10^-3 mm^2/s(t=2.538,P=0.009;t=1.998,P=0.032;t=1.575,P=0.004),FA值分别为0.55±0.02、0.65±0.03、0.71±0.04,均低于对照组的0.78±0.02(t=2.440,P=0.012;t=1.847,P=0.041;t=2.102,P=0.003)。重复测量分析显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值分别为:F=12.100,P<0.001;F=8.439,P=0.005;F=9.704,P=0.004。FA值分别为:F=7.080,P=0.002;F=6.607,P=0.003;F=8.868,P=0.001),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低于治疗前或治疗后前一个时间点(F=332.14,P<0.001),FA值高于治疗前或治疗后前一个时间点(F=134.26,P<0.001)。结论FA图彩码能够直观显示BS和正常椎体差异,同时能够显示治疗前、后彩码变化情况,ADC值和FA值能量化不同时期BS与正常椎体的差异,亦能量化BS病变椎体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尤其在治疗后BS患者恢复情况下,能够评估常规MRI难以显示微观水肿变化情况,因此,扩散张量成像有望成为评价BS疗效的客观指标。 吴朋 张玉姣 郭宏兵 朱月香 崔书君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炎型布氏杆病的诊断价值及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炎型布氏杆病(MB)的诊断作用。方法搜集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21例脊髓炎型BS患者。采用3.0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脊椎扫描,应用Fiber Trak软件包测量ADC值、FA值、γ1、γ2和γ3进行定量分析,分析ADC值、FA值与血清学凝集实验相关性,同时重建MB脊髓纤维束的改变形式。结果急性期、亚急性期A组、B组和C组的ADC值、FA值、γ1、γ2和γ3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A组、B组和C组γ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9),余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进行两两比较,急性期及亚急性A组、B组和C组的ADC值、FA值、γ1、γ2及γ3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A组、B组及C组的ADC值、FA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γ2、γ3比较γ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937,P=0.007);FA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负相关性(r=-0.917,P=0.004)。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和γ1的AUC值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相应FA值、γ2和γ3。MB的基本改变形式表现为:(1)彩码颜色改变;(2)缺失/断裂;(3)受压移位;(4)稀少。结论扩散张量成像不仅对MB具有诊断作用,还能分析ADC值、FA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相关性,同时能直观发现脊髓纤维束各种改变形式。 吴朋 张玉姣 郭宏兵 崔书君关键词:布氏杆菌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病理组织学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扩散系数差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的鉴别诊断,提高对微小浸润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27例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行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Philips Ingeni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和乳腺专用相控阵列表面线圈进行乳腺检查。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中从多个感兴趣区中选出ADCMin和最大表观扩散系数,同时计算ADCDR,此外,分析MRI-DCE特点。结果DCIS-Mi的ADCMin明显低于DCIS[(1.15±0.03)×10-3 mm2/s比(1.34±0.04)×10-3 mm2/s,t=-7.192,P=0.002],ADCDR值高于DCIS[(0.32±0.03)×10-3 mm2/s比(0.18±0.08)×10-3 mm2/s,t=-10.228,P<0.001];DCIS-Mi早期强化率高于DCIS[159.71(157.82,162.49)%比147.29(143.59,160.22)%,Z=-3.578,P=0.007]。DCIS-M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以节段为主,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肿块内部特点、肿块边缘、肿块内部强化特点、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ADCMin及ADCDR为诊断DCIS-Mi最佳变量,最佳变量通过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ADCMin、ADCDR、非肿块内部强化特点和肿块内部强化特点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临界值分别为:1.12×10-3 mm2/s、0.31×10-3 mm2/s、1.50、1.50。结论DCE-MRI联合ADC值有助于鉴别乳腺DCIS-Mi和DCIS,尤其ADCMin、ADCDR、非肿块内部强化和肿块内部强化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吴朋 崔蕾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关键词:导管原位癌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ADC值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侵袭成分的研究价值 2018年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应用最小ADC值和不同ADC值对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侵袭成分进行术前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69例女性DCIS患者70个病灶进行本次试验。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从多个感兴趣区测量值中选出最小和最大ADC值。同时计算最大ADC值和最小ADC值间的差值,即ADC差值,后比较DCIS和DCIS侵袭成分的最小ADC值和差值ADC。结果DCIS侵袭性成分最小ADC值明显低于DCIS,P=0.0037。DCIS侵袭性成分差值ADC值明显高于DCIS,P=0.0007。最小ADC值与差值ADC值具有明显负相关性(r=0.65)。ROC分析显示最小ADC值最有效阈值低于1.1×10^(-3) mm^2/s,有助于鉴别DCIS侵袭性成分和DCI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和77%。ADC差值最有效阈值高于0.23×10^(-3) mm^2/s,同样,有助于鉴别DCIS侵袭性成分和DCI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76%。结论最小ADC值和差值ADC有助于发现侵袭成分,确定侵袭成分有助于术前决定是否清扫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 郭宏兵 刘菲 史新乐 赵一林 邹殿俊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X线摄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研究 王征宇 张效平 吴广忠 席强 郭宏兵 齐志民 邹玉安 钱海红 研究采用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气管狭窄,包括结核性气管狭窄、气管切开后或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复发性多软骨炎等。治疗方法通过透视或支气管镜引导将支架置入狭窄段,支撑由于气管损伤引起的塌陷,压迫气管内增生的肉芽组织,最...关键词:关键词:金属支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