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原位癌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表现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X线摄影
  • 1篇乳腺导管
  • 1篇乳腺导管原位...
  • 1篇组织学
  • 1篇钙化
  • 1篇X线
  • 1篇CT
  • 1篇病理分析
  • 1篇病理特点
  • 1篇病理组织
  • 1篇病理组织学
  • 1篇成像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2篇许克宁
  • 2篇李勇
  • 2篇吴朋
  • 1篇郭宏兵
  • 1篇王振忠
  • 1篇郭宏斌

传媒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内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骨内神经鞘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骨内神经鞘瘤的影像特点。采用X线和CT检查评估骨内神经鞘瘤部位、形态结构、大小、骨质密度,骨膜反应,骨质破坏及周围累积情况等,应用MR检查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内部信号特点、骨质破坏情况、周围骨内水肿样信号强度等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胫骨为4例,位于股骨为1例,位于骨盆为2例和位于跟骨1例。X线和CT检查显示8例骨内神经鞘瘤囊性溶骨性破坏,其中6例单发囊性溶骨性破坏,2例为多囊性溶骨性破坏。4例表现边界清晰,其中2例可见明显硬化缘,2例表现边界不清楚。6例管状骨骨内神经鞘瘤骨皮质变薄、典型病变边缘呈扇贝征样破坏,MR显示6例肿瘤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中2例表现为低信号。3例成典型扇贝征。8例骨内神经鞘瘤肿瘤表现为肿瘤细小,排列成栅栏状。细胞核细而长、深染,具有明显核分裂像,肿瘤细胞低密度(Antoni型A)和高密度区(Antoni型B)编织状排列。其中6例可见Verocay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弥漫强阳性,Ki-67细胞染色明显低于1%。结论骨内神经鞘瘤影像学特点表现为常沿神经走行方向发病,呈单囊或多囊溶骨性破坏,周围可见硬化缘,边缘骨内扇贝样破坏、骨皮质变薄,伴软组织肿块。肿瘤排列成栅栏状。细胞核细而长、深染,肿瘤细胞低密度(Antoni型A)和高密度区(Antoni型B)编织状排列,部分可见Verocay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弥漫强阳性,Ki-67细胞染色明显低于1%。
吴朋王振忠李勇郭宏斌许克宁
关键词:X线磁共振成像CT
钙化与非钙化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钙化与非钙化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4月—2013年12月212例共计217处DCIS。依据乳腺X线摄影有无钙化将患者分为钙化与非钙化DCIS两组,由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各两位医师共同阅片,详细记录肿瘤形态、大小、密度/回声/信号、边缘、边界、钙化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等。病理组织学结果通过本院病理科报告获得。结果乳腺X线摄影检出非钙化DCIS假阴性为49.3%,乳腺X线摄影检出钙化DCIS为100%,其中68.5%钙化灶为单纯钙化。所有非钙化DCIS在超声上呈肿块状为100%,超声显示钙化DCIS为61.6%。MRI检出非钙化与钙化分别为65.0%、51.7%,非钙化与钙化者MRI特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高级别、坏死、孕酮受体阳性、HER-2在钙化DCIS比非钙化DCIS更为常见(分别为P=0.017、P<0.001,P=0.027,P<0.001)。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表现测量钙化与非钙化DCIS直径大小与病理测定直径大小的ICC值分别为:0.625,0.705;0.801,0.552;0.760,0.767。结论钙化与非钙化DCIS在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呈不同表现,乳腺X线摄影对钙化DCIS敏感性较高,超声对非钙化敏感性较高,MRI对检出钙化与非钙化DCIS均有较高敏感性。
吴朋郭宏兵李勇许克宁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病理组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