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6篇急性
  • 5篇粒细胞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淋巴细胞白血...
  • 5篇慢性
  • 5篇基因
  • 5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伊马替尼
  • 4篇髓系
  • 4篇髓性
  • 4篇突变
  • 4篇慢性髓性
  • 3篇阳性
  • 3篇髓系白血病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8篇陈艳
  • 13篇岑建农
  • 12篇姚利
  • 7篇沈宏杰
  • 7篇陈苏宁
  • 7篇陈子兴
  • 6篇邱桥成
  • 5篇王元元
  • 5篇祁小飞
  • 5篇潘金兰
  • 5篇丁子轩
  • 4篇何军
  • 4篇戴兰
  • 4篇薛胜利
  • 4篇吴德沛
  • 3篇徐超
  • 3篇仇惠英
  • 3篇乔曼
  • 3篇王谦
  • 2篇李正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附加染色体异常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附加染色体异常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Graphpad 6. 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Long-rank检验和x^2检验等方法,比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5月至2014年10月589例(根据核型异常分为5组) CML-CP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服用伊马替尼3、6、12个月时BCR-ABL1^(IS)达标的水平、累积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累积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无进展生存(PFS)、无事件生存(EFS)、总体生存(OS)的差异。结果:与单纯t(9; 22)组相比,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组3个月和6个月BCR-ABL1^(IS)达标的比例均偏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2/24) vs73. 94%(261/353),P <0. 05; 50%(10/20) vs 72. 05%(232/322)(P <0. 05)];与单纯t(9; 22)组相比,变异型易位组仅6个月BCR-ABL1^(IS)达标的比例偏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 3%(16/30) vs 72. 05%(232/322)(P <0. 05)]。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组与其他4组比较,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组4年的累积CCyR率和EFS率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两两比较仅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组与单纯t(9; 22)组在累积CCyR和EFS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 25%vs 84. 01%,P <0. 05; 75. 03%vs 90. 01%)(P <0. 01)。结论:附加染色体异常影响CML-CP患者TKI治疗的效果,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
岳延华何雪峰潘金兰张俊徐超姚利陈艳陈苏宁岑建农
关键词:伊马替尼
ABL激酶区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伊马替尼耐药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分布及特点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ABL激酶区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伊马替尼耐药Ph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分布及特点并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中ABL激酶区突变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伊马替尼耐药的122例CML患者及21例Ph+ALL患者。收集CM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Ph+ALL患者骨髓白细胞,采用TRIzol法抽提总RNA,检测ABL激酶区突变,并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和融合基因结果分析ABL激酶区突变的分布特点。结果在112例伊马替尼耐药CML患者中检出20个位点23种ABL激酶区突变,突变比例为54.46%(61例),其中P—loop区突变占耐药CML患者的23.21%(26例)。在21例伊马替尼耐药Ph+ALL患者中检出8个位点10种突变,突变比例为71.43%(15例),其中T315I突变比例最高,占耐药Ph+ALL患者的28.57%(6例),其次为E255K/V19.05%(4例)和Y253F/H14.29%(3例)。T315I突变在耐药Ph+ALL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在耐药CML患者中的比例(P:0.001);Ph+ALL患者使用伊马替尼后出现ABL激酶区突变时间显著短于CML患者(P〈0.01);具有额外染色体结构和(或)数目异常的伊马替尼耐药Ph’ALL患者中ABL激酶区突变比例明显高于同组CML患者(P=0.010)。结论ABL激酶区突变在伊马替尼耐药Ph+ALL与CML患者中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明显不同。具有额外染色体结构和(或)数目异常的耐药Ph’ALL患者中ABL激酶区突变比例显著高于同组CML患者。
沈宏杰何军邱桥成岑建农潘金兰姚利丁子轩陈艳陈子兴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DNA突变分析
HA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再诱导治疗伴T315I突变的复发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2013年
患者,男,48岁,因“面黄、乏力1个月余,间断发热1周”于2011年1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1个月前出现面色发黄,自觉活动后乏力,未予重视,并有发热(1次,体温不详),未予治疗,体温自行降至正常,3d前因面黄乏力加重在外院查血常规:WBC8.64×109/L,HGB81g/L,PLT87×109/L;白细胞分类:原始细胞占0.37。入院后查体:贫血貌,右颌下触及一花生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无压痛,胸骨中下段压痛(+)。复查血常规:WBC9.44×109/L,HGB63g/L,PLT73×109儿;白细胞分类:原始+幼稚细胞〉0.61;骨髓象:原幼淋巴细胞占0.88,免疫分型为B淋系表达。
李正赵晔祁小飞仇惠英沈宏杰岑建农陈艳王元元张旭辉陈子兴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PH+白细胞分类复发HA
中国人群耐药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比例ABL激酶区G∶C→A∶T突变和尿嘧啶-N-糖基化酶异常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大多数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在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常表现为复发时间短及易出现ABL激酶区突变现象。为进一步研究Ph+ALL患者使用TKI治疗后易复发特点,本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了35例TKI耐药Ph+ALL患者ABL激酶区突变。结果发现,77.1%(27/35)患者存在ABL激酶区突变,其中T315I突变患者占ABL激酶区突变患者55.6%,特别是首次发现G:C→A:T突变Ph+ALL患者占总ABL激酶区突变Ph+ALL患者77.8%(21/27),包括T315I、E255K和E459K。其次,8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ABL激酶区突变Ph+ALL患者染色体均为复杂核型,5例染色体由初诊单纯t(9;22)进展为复杂核型的TKI耐药Ph+ALL均出现ABL激酶区突变;并且,尿嘧啶-N-糖基化酶2(UNG2)在耐药Ph+ALL组中转录水平表达显著低于初诊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细胞核内UNG2缺失能增加G:C→A:T突变几率。结论:中国人群TKI耐药Ph+ALL具有高比例ABL激酶区G:C→A:T突变和高度基因组不稳定性。耐药Ph+ALL患者低表达UNG2可能是耐药Ph+ALL患者发生高比例ABL激酶区G:C→A:T突变的因素之一。
沈宏杰陈子兴何军岑建农邱桥成丁子轩姚利陈艳陈苏宁薛永权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突变分析
Ph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ABL激酶区突变分布及特点
目的:明确ABL激酶区突变在Ph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不同点.方法: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伊马替尼耐药的112例CML和24例Ph+ALL患者中ABL激酶区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
沈宏杰何军邱桥成岑建农潘金兰丁子轩姚利陈艳陈子兴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
文献传递
二代测序检测多发性骨髓瘤IGH基因克隆性重排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的浆细胞肿瘤,其特征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的异常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殖[1]。因此,判断异常浆细胞的单克隆性、克隆类型、比例以及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对于MM的诊断及治疗随访监测至关重要[2,3]。在过去近20年,欧洲BIOMED-2重排检测方案已逐渐成为检测IG基因克隆性重排的金标准[4]。近几年,二代测序(NGS)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5]。本研究中,我们对初诊MM患者进行基于NGS的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探讨其在MM中的临床价值。
姚利陈艳翟英颖施晓兰岑建农颜灵芝傅琤琤陈苏宁
关键词:恶性增殖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生物标志浆细胞肿瘤
Polycomb家族BMI1与恶性血液病髓系进展关系及其对RUNX1、PTEN的表观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BMI1在髓系恶性进展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定量PCR方法检测BMI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
沈宏杰陈子兴祁小飞岑建农王元元姚利丁子轩陈艳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单个核细胞
文献传递
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且伴有髓细胞肉瘤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病例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通过病理组织活检,骨髓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多重巢式PCR扩增,基因转录本测序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阴道壁和淋巴结活检皆示小细胞恶性肿瘤;骨髓形态学结果为急性白血病;流式免疫分型提示髓系、B淋系混合表达;染色体核型分析存在包括del(7)(q22),t(16;17)(p13;q22)的复杂染色体异常;多重巢式PCR检测到SET-NUP214融合基因,融合位点为SET exon7/NUP214 exon18。结论该患者为极其罕见的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且伴有粒细胞肉瘤的MPAL。
陈艳岑建农王谦姚利王元元祁小飞徐超沈宏杰丁子轩陈苏宁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和复发患者中IKZF1状态改变与BCR/ABL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临床上同样具有Ph染色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对格列卫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别显著,提示Ph+ALL中可能有一些CML以外的分子事件参与,其中IKZF1和BCR/ABL与Ph...
姚利陈子兴陈苏宁岑建农何军陈艳
文献传递
使用Leader引物和FR1引物检测IGHV突变的结果比较
2022年
目的比较Leader引物和FR1引物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可变区(IGHV)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差别,优化IGHV突变检测流程。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87例患者的IGHV突变标本,分别使用Leader引物和FR1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测序(单克隆峰使用Sanger测序,双克隆峰使用TA克隆测序),将序列与免疫球蛋白数据库中已知的胚系基因标准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IGHV突变状态,比较不同引物扩增后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送检的187例标本中单克隆166例,双克隆21例。统计结果显示,使用Leader引物的阳性率(89.76%)高于使用FR1引物的阳性率(84.9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扩增后的PCR产物中位长度分别为295 bp和252 bp,使用Leader引物扩增的V区完整性(100%)高于使用FR1引物扩增的V区完整性(85.62%),两种引物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准确性方面,使用Leader引物和FR1引物对结果判读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而当同源性百分比处于判读的阈值以上范围≥98%和临界范围97%~99%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8),表明使用Leader引物的结果准确性要高于使用FR1引物的结果准确性。结论IGHV突变检测时,建议优先使用Leader引物,这样的检测体系准确、快速,能显著提高报告单时效。
周茉陈艳姚利王谦曹杨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