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京 作品数:43 被引量:648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FY2C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大雾判识方法研究 <正> 大雾多在凌晨生成,太阳出升后逐渐消散。因此大雾判识需要在夜间、白天两种不同的辐射条件下进行。夜间大雾在10.7 μm波段的有效亮温比在3.7 μm波段高。白天大雾、积云和层云等小水滴的云比冰晶云以及大粒子的中高云... 吴晓京 马岚文献传递 FY2C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大雾判识方法研究 大雾多在凌晨生成,太阳出升后逐渐消散。因此大雾判识需要在夜间、白天两种不同的辐射条件下进行。夜间大雾在10.7μm波段的有效亮温比在3.7μm波段高。白天大雾、积云和层云等小水滴的云比冰晶云以及大粒子的中高云散射大,在3... 吴晓京关键词:辐射传输模型 静止气象卫星 文献传递 风云三号微波观测资料的海雾同化模拟 被引量:6 2017年 数值模式边界层物理过程和初值场条件的欠缺是海雾模拟准确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本文为改进模式初始场,开展针对海雾模拟的卫星观测资料同化试验,将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后的FY-3A卫星微波湿度计(MWHS)和微波温度计(MWTS)的优选通道数据,经3DVar(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进入WRF模式以试验其对黄、渤海海雾模拟的影响。通过分析静止气象卫星检测到的海雾区模拟大气温、湿场同化分析增量,发现代表环境场条件的海雾类型及模式对其模拟能力的差异,显著影响了同化效果,表现为同化对模式模拟能力较强的平流冷型海雾改进明显,对模拟效果不甚理想的非典型混合过程中的暖型海雾阶段则基本没有改进效果。为寻找原因,对包括海雾区低层大气模拟场逆温结构在内的温湿度场与邻近探空观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随时间演变的海雾格点温、湿场同化分析增量,发现冷型海雾区格点同化分析增量能弥补观测—模拟差异,使气温调减,相对湿度调增,同时水汽和液态水也出现负相关的变化,边界层相关热力动力场同化分析增量在垂直方向也有配合迹象,相比而言,主体是暖型海雾的非典型过程则未见此类现象和其他的有益调整迹象。 吴晓京 朱江 王曦 杨冰韵关键词:卫星资料 数据同化 边界层 应用奇异向量方法的适应性观测实例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通过适应性观测技术来减小预报误差已成为国际上数值预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实施适应性观测对减小预报误差的影响评估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文中利用奇异向量方法以2007年3月4日东北地区暴风雪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预报误差对不同观测区域观测资料的敏感性,在确定能量范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奇异向量的水平分和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奇异向量的空间结构确定了敏感区域。通过伪逆初始扰动场作为分析误差,研究验证区域的预报误差对不同区域增加观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敏感区域内进行补充观测来改善分析误差,能够最有效地提高验证区域内的预报水平;而减小非敏感区域内的分析误差对减小预报误差的贡献相对较小。这些结果表明,利用奇异向量法定义敏感区进行适应性观测,能够和有限的观测资源和计算资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小验证区域的预报误差,从而达到提高验证区域预报准确率的目的。 路秀娟 钟青 陈涛 吴晓京应用MODIS数据对新疆北部大雾地面能见度和微物理参数的反演 被引量:26 2005年 大雾区域地面能见度、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等因子是对大雾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参数。以MOD IS探测器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反演了这些大雾参数。能见度参数反演结果和气象地面观测能见度信息数据的对比表明其效果良好。所得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也与以前国内外相关多年研究的结果趋势一致。此方法在这里成功的应用,说明其在遥感大雾监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吴晓京 陈云浩 李三妹关键词:MODIS 大雾 2001年春季沙尘天气分析 被引量:18 2001年 给出卫星遥感监测 2 0 0 1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过程的图像特征和产生沙尘天气系统云图的类型 ,初步分析了 2 0 0 吴晓京 陆均天 张晓虎 郑新江 孙家民关键词:沙尘暴 气象卫星 图像特征 春季 蒙古气旋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红外观测在云团降水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9年 提升灾害性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是短临天气预报的首要目标,但对流性降水在时间、空间上分布高度不均,观测难度大。卫星遥感监测降水的传统红外、水汽亮温判识方法,报警云团数量多,空报率高,指示意义不稳定,需要结合背景因素寻找方法提炼卫星辐射观测中更多的内在隐含信息,建立云顶亮温与此类灾害天气间的联系。此文尝试使用FY-2气象卫星红外云图数据和逐时加密地面降水观测资料,通过追踪云团移动进而分类、提取参数,然后用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方法建立地面观测雨强与云团特征动态演变间的机器学习数学关系,标识出有监测预警意义的云团和强降水中心,对检验地域和时间的卫星强降水云团检测识别率达80%左右。 吴晓京 朱小祥 毛紫阳 杨冰韵 黄小玉 王曦关键词:红外亮温 对流云团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西北太平洋夜间海雾/低云卫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使用Himawari-8静止卫星数据,基于CALIPSO卫星云底高度结合云雾水平均匀性特征提取海雾/低云标签,并使用全卷积神经网络与全连接条件随机场相结合的模型(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FCN-CRF),提出一种夜间海雾/低云卫星检测方法。经过建立与训练模型,使用CALIPSO卫星的海雾/低云观测检验FCN-CRF模型和双通道差值法的结果。FCN-CRF模型表现良好,其检出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为0.611,虚警率(false alarm ratio,FAR)为0.174,临界成功指数(critical success index,CSI)为0.541,Hanssen-Kuiper技能分数(Hanssen-Kuiper Skill Score,KSS)为0.436,Heidke技能分数(Heidke Skill Score,HSS)为0.577,整体优于双通道差值法。 黎梦雅 时晓曚 吴晓京 衣立关键词:卫星 卷积神经网络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07 2010年 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都市霾天气日趋严重。利用1951 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中国大陆霾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霾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从1956年到1980年中国霾日都比较少,仅四川盆地和新疆南部超过50天;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其中大城市区域超过150天,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霾日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沈阳、河北邢台、重庆市区、辽宁本溪、西安、成都、四川遂宁、湖北老河口、新疆和田、且末、民丰、四川内江,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地区,以及受沙尘暴影响较多的南疆地区。就中国大陆而言,12和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2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具有霾日增加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包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江汉、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是中国东部一些经济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具有霾日减少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东部。这些地方的经济和工业水平相对滞后,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但近年来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改善使当地的霾日数逐渐减少。 吴兑 吴晓京 李菲 谭浩波 陈静 曹治强 孙弦 陈欢欢 李海燕静止气象卫星遥感白天和夜间海雾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止气象卫星遥感白天和夜间海雾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数接收处理数据文件S-VISSR,经定标定位、资料订正、等经纬度投影等预处理,得到包含5个通道数据的投影后的GPF格式的文件。再利用GPF文件中... 吴晓京 张苏平 杨昌军 张莫生 李三妹 刘应辰 刘敬武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