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亚热带典型针阔混交林生长竞争与直径结构的关系
- 竞争是影响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林分直径则是最基本的林分结构因子,研究天然混交林的林木生长竞争与直径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反映不同生态系统相互依存与协调规律,揭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内在的演替机制,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
- 张丽云
-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永顺县马尾松干材密度变化特征
- 2013年
- 采用标准地调查与方差分析、统计假设检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整树和相对高度两个角度对湖南省永顺县马尾松干材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马尾松人工林中被压木干材密度最大,平均木次之,优势木最小;各高度干材密度变化范围为364.73~516.39 kg.m-3,样木内干材密度的变动系数在1.96%~13.36%之间,平均变动系数为7.24%,0.2~0.8 H(H为树高)处双样本分析的t检验大于临界值2.042,0.1H处t检验值绝对值最小,为-0.740,在外业调查中可以用树干基部密度代替整株树干密度。样木DBH处密度t检验值为-2.717,因此不能把胸径处的密度等同于整株干材密度,建立胸径密度与整株干材密度的回归模型。采用3种一元回归模型研究干材密度与林分年龄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DBH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回归模型,提高模型模拟的精度。
- 黄湘南张丽云
- 关键词:马尾松树干解析
- 不同生长阶段马尾松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3年
- 林木生产力的大小与气候密切相关,掌握不同年龄阶段林木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生产力预测及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4—2011年温度、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结合气候湿润指数,运用树干解析数据,定量研究了马尾松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幼龄阶段、中龄阶段和近熟阶段马尾松单木生产力的气候因子各不相同,幼龄时期的单木生产力与3月相对湿度和1月的气候湿润状况显著相关;中龄阶段马尾松生长的限制因子为10月、7月高温和9月的日照时数,7月和5月的湿润状况对其生产力也有显著影响;近熟阶段马尾松生产力的大小与7月的降水量和湿润状况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研究区域湿润温暖的气候基本满足了马尾松生长对水分和热量的要求,但生长中期的高温少雨限制了中龄阶段和近熟阶段马尾松单木生产力的增长。
- 张丽云邓湘雯雷相东赵仲辉项文化闫文德
- 关键词:马尾松生产力气候因子
- 4种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N_2O通量特征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探讨森林地表N2O通量特征,在湖南省大山冲森林公园选取4种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类型:杉木人工纯林(CL)、马尾松-石栎-南酸枣针阔混交林(PM)、南酸枣-豹皮樟-四川山矾-台湾冬青阔叶混交林(CA)、青冈-石栎-马尾松-南酸枣常绿阔叶林(CG),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森林类型的地表N2O通量,研究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N2O通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除南酸枣-石栎林表现为N2O的汇外[-27.21μg/(m2·h)],其余3种林分地表通量均表现为N2O的源,平均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马尾松-石栎林[34.61μg/(m2·h)]>杉木纯林[30.48μg/(m2·h)]>青冈林-石栎[5.82μg/(m2·h)];从整个生长季来看,不同坡位马尾松-石栎林、杉木纯林、青冈林-石栎和南酸枣-石栎地表N2O通量的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林分之间的N2O通量与土壤湿度、温度等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森林地表N2O通量的主要因子,温度通过影响土壤水分间接影响土壤N2O的释放量。
- 邓杰邓湘雯黄志宏陈槐项文化彭长辉张丽云
- 关键词:生长季林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