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湘雯

作品数:79 被引量:99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杉木
  • 24篇人工林
  • 17篇生态系统
  • 16篇杉木人工林
  • 10篇土壤
  • 8篇植物
  • 8篇杉木林
  • 7篇物量
  • 6篇养分
  • 6篇森林生态
  • 6篇林火
  • 5篇植被
  • 5篇森林生态系统
  • 5篇杉木人工林生...
  • 5篇生物量
  • 5篇石漠化
  • 5篇人工林生态系...
  • 4篇亚热带
  • 4篇植被恢复
  • 4篇丘陵区

机构

  • 67篇中南林业科技...
  • 8篇中南林学院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北省林业科...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魁北克大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湖南警察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南省林业厅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北京市园林科...

作者

  • 75篇邓湘雯
  • 30篇项文化
  • 19篇田大伦
  • 19篇康文星
  • 16篇方晰
  • 15篇赵仲辉
  • 15篇闫文德
  • 9篇黄志宏
  • 9篇文定元
  • 5篇彭长辉
  • 4篇雷丕锋
  • 4篇赵丽娟
  • 4篇李艳琼
  • 3篇邓裕
  • 3篇邓杰
  • 3篇吴彬
  • 3篇宁晨
  • 3篇吕中诚
  • 3篇崔飞
  • 3篇宁晓波

传媒

  • 23篇中南林业科技...
  • 11篇生态学报
  • 7篇林业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火灾科学
  • 3篇中南林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森林工程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湖南林业科技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森林防火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冠截留在杉木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根据会同生态站2000—2005年连续定位观测数据,研究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在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林冠层每年吸收的辐射能为25.5430亿J.m-2,透过林冠层的辐射能为2.5306亿J.m-2,被冠层反射的辐射能为2.7432亿J.m-2,分别占到达林冠表面辐射能的82.7%、8.2%和9.1%;林冠截留水分的蒸发,使得系统获取的净辐射能向潜热能转化。每年林冠截留水分蒸发耗能6.3695亿J.m-2,占系统净辐射能的22.9%,占系统总蒸发散耗能的30.4%,是系统能量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冠截留使大气降水中的雨滴动能消耗在克服枝叶阻力的做功上,叶面水滴从冠层滴落下,是一个由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冠层叶片对水滴有汇聚作用,使冠滴水直径较冠上大气降水大,冠滴水的直径主要受冠层结构的影响,与大气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关系不大;林分郁闭度为0.9,枝下高7m,降水量大于3mm时,林冠层不能有效地降低雨滴动能,只有在雨量极小、林冠能截留大部分水量,或者雨强极大、直径大的雨滴在枝叶表面撞击分散的情况下,才能显示林冠对大气降水雨滴动能的降低作用。
康文星邓湘雯赵仲辉
关键词:林冠层截留作用辐射能潜热能
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径流规律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Ⅲ集水区径流输出以地下径流为主,地表径流量只占总径流量的2.3%-7.9%。不同龄级径流的月变化规律和降水量一致,降水量大的月份,径流量也大,4—8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2.2%,径流量占年总径流量的75.4%,其中Ⅰ、Ⅱ、Ⅲ、Ⅳ龄级在4—8月的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3784、0.3224、0.2790和0.2634。逐步回归筛选后,影响月平均径流量的主要因子为月平均降水量和林龄。3次多项式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龄级月降雨量与月径流量的关系。
邓湘雯康文星田大伦项文化闫文德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径流系数
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被引量:59
2011年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30多年连续定位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连栽第1、2代杉木人工林在物质生产养分利用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速生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的养分比第1代林多1.58—3.29 kg,干材生长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所需养分比第1代林多4.23—5.92kg;速生阶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养分利用系数第2代林比第1代林分下降19.7%—22.8%,养分循环系数下降12.8%—15.6%,干材生长阶段养分利用系数比第1代林分下降35.3%—36.2%,养分循环系数下降23.2%—27.0%,养分周转利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第2代林比第1代林差;由干材生长进入成熟阶段的生长期内,伴随水文学过程的养分地球化学循环中,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积累的地球化学循环的能力下降,养分流失率是第1代林的2倍左右,养分的积累率还不到第1代林的60%,对森林地力的维持和林木生长都是不利的。从生态系统水平上定位研究,定量分析了杉木连栽两代人工林养分循环功能过程,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人工林持续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田大伦沈燕康文星项文化闫文德邓湘雯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连栽养分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
保水剂对高羊茅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在充分供水和限量供水2种水分处理条件下,分别对高羊茅施用不同用量的保水剂,研究其生长特性和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在充分和限量供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以使高羊茅保持较高的叶片水势和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并降低叶片的蒸散量;在保水剂用量为30 g/m2的处理方式下,株高净增长量、生物量均最大;不同处理的高羊茅根冠比在充分供水时的大小顺序为60 g/m2>90g/m2>对照>30 g/m2,限量供水时为30 g/m2>60 g/m2>对照>90 g/m2;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时30 g/m2处理最高,而限量供水时水分利用效率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上升,90 g/m2的处理最高,达2.17 g/kg.
邓裕邓湘雯李芳洪丽芸
关键词:植物学水分处理保水剂水分利用效率高羊茅
湘中丘陵区南酸枣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群落更新被引量:15
2014年
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是湘中丘陵区的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湘中丘陵区长沙县大山冲林场的代表性群落——南酸枣阔叶林群落(Th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broad-leaved community)设立1 hm2固定样地,对其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多样性和更新动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cm的乔木树种共有25科42属59种。乔木层中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的重要值最大(23.57),是群落中的建群种;南酸枣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正态分布,南酸枣幼苗(1.0cm≤DBH<1.5cm)只有6株;群落中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的重要值(10.46)排第二,但胸径小于1.5 cm的幼树数量较多(占种群数量的22.0%),格药柃(Eurya muricata)、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和毛豹皮樟(Lindera coreana)的重要值分别为7.98(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6.8%),5.39(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7%),4.17(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0%),这4个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林分的成层结构中,上层木主要为南酸枣,下层木主要为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和毛豹皮樟。林下幼苗主要为常绿阔叶树种,且更新良好,并将成为下一个演替阶段的建群种。南酸枣的幼苗更新不良情况说明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在逐年降低,而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毛豹皮樟等树种的优势地位呈上升趋势,表明湘中丘陵区的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正在朝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灌木、草本层中共有植物37种,重要值前5位的种为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分别为54.59、21.85、4.98、4.63、4.53,其中,檵木和满山红在灌木层中的优势地位明显。
易好邓湘雯项文化方晰赵丽娟李家湘崔飞
关键词:南酸枣植物多样性落叶阔叶林
陈山红心杉人工林最佳轮伐期的确定被引量:2
2023年
轮伐期的确定是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陈山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9年生的红心杉人工林,设置20 m×30 m的标准地5块,在每块标准地内按3级林木分级办法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分级木生长及红心杉心材形成过程;计算红心杉的数量成熟年龄、工艺成熟年龄和经济成熟年龄,从而确定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研究结果表明:(1)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均表现为初期均缓慢生长,之后开始快速生长的特点,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优势木的材积生产力在第11年时最大,达到0.0216 m^(3)·a^(-1);(2)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均相交于20年左右,红心杉材积数量成熟期为20年左右。(3)红心杉心材开始形成时间在第7年,Logistic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红心率与年龄的关系,40年时,红心率达到了峰值60%左右。且木材基本密度随着林木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红心杉的工艺成熟年龄大于数量成熟年龄。(4)森林年均纯收益和年均净现值的最大值均在29年,内部收益率最大值在25年。综上,陈山红心杉的数量成熟龄在20年,工艺成熟龄在40年,经济成熟龄在29年。因此,最佳轮伐期按照“以工艺成熟为基础,重点考虑经济成熟,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确定:陈山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在40年,此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已经达到成熟,可获得最大木材产量,红心率也达到了极值,木材品质最佳,且经济收益最高。
丁伟林蒋彬彬刘灿辉康慧玲邓湘雯丁森林肖育生温旭丁
关键词: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经济成熟龄
林冠截留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根据1999—2002年连续4年的观测数据,对林冠截留在杉木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年林冠截留降雨量267·0mm;林冠截留蒸发散量占杉木人工林总蒸发散量的27·2%,林冠截留水分的物理蒸发量占杉木林集水区水分输出的18·97%;林内净降水的营养物质为143·329kg·hm-2a-1,比冠上大气降水输入的63·924kg·hm-2a-1多74·905kg·hm-2a-1,增加了117·2%;林冠截留减少了到达林地表面和入渗土壤的水分,减少了集水区地表水和土壤漏水的输出,从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输出,可见,林冠截留是系统保存营养物质的重要机制之一。
康文星邓湘雯赵仲辉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径流量
杉木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Lamb.) Hook]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为其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供试林分 7 年生时,在林内设立了 4 块固定观测样地,并在林分 7、11、16、20、25 年生 5 个林龄时,测定林分生物量,测定树木中 K、Ca、Mg、N 和 P 含量。根据枝叶枯死前后养分浓度差异和枝叶枯死量,估算枝叶枯死前的养分转移量。用某林龄段首尾两次测定的养分浓度差值,估算某林龄段以前生长且在该林龄段仍存活的生物质中新补充或转移出的养分量。将这些养分与从土壤吸收的养分结合一起,综合分析林分物质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特征。[结果]林分物质生产利用的总养分中,土壤养分比例占 79.3%~96.5%,随林龄增加持续下降;枝叶枯死前转移的养分占 3.52%~17.6%,随林龄增加持续上升;林分 12 年生后,积累在某林龄段开始前林分生产的,在某林龄段结朿时仍存活的器官物质中迁移出的养分再利用占 3.11%~3.40%,随林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树干高生长阶段以前,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增加而下降,进入树干高生长阶段以后,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增加而上升。[结论]林分用于物质生产的养分来自土壤、枝叶枯死前转移和植物活组织转移 3 个方面的养分。只要有枝叶枯死发生,枝叶枯死前就有养分迁移出来用于物质再生产。只有杉木林郁闭后,才发生某林龄段以前林分生产的,且在该林龄段仍存活的生物质中有部分养分被迁移出来再利用。林分养分利用的年变化受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量的制约,同时杉木体内养分再分配及贮备机制、杉木生长规律和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等共同调控着养分利用过程。
陈日升康文星吕中诚吕中诚黄志宏邓湘雯
关键词:杉木养分内循环利用效率人工林
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建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发挥科研数据的利用效率,在全面了解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5年来的常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管理系统(E co-DBM S)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和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建立了标准地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养分循环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调试、系统评价和维护;该系统可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统计、排序、系统维护、打印报表并生成子数据库,实现了对该数据库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可广泛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各个领域.
邓湘雯田大伦康文星张冰新吴彬邓裕
关键词:森林生态森林生态系统数据管理系统
邵阳县石漠化植被恢复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石漠化植被恢复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松前期生长快,是湘西南石漠化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之一。以邵阳县石漠化植被恢复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标准地法对湿地松林分进行调查,分别研究了不同石漠化程度下湿地松人工林的群落结构、胸径和树高结构。结果表明:湿地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共有21科27种,其中灌木6科,6种,草本15科,21种;3类石漠化程度下湿地松林下植被种类从高到低排序为:轻度(59.0%)>中度(37.0%)>重度(25.9%)。轻度石漠化湿地松林直径分布呈正态分布,生长状况良好,其余两个立地条件下的直径分布不规则,不符合一般人工林径级分布规律。树高分布中,轻度石漠化人工林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长势良好;中度石漠化林分树高分布较集中,主要在6~7 m,小树较少;重度石漠化树高分布范围广,且尖峭,树高生长主要受土壤等立地条件的影响,受林分密度的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树高生长呈现散生木的生长特征;立地条件的优劣决定了整个林分的树高和胸径结构。
江蕾邓湘雯黄小健刘豪健彭长辉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恢复群落结构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