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敬堂

作品数:18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和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5篇手术
  • 5篇关节
  • 4篇内固定
  • 4篇股骨
  • 3篇置换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疗效
  • 3篇老年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置换
  • 2篇导板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髓内
  • 2篇锁骨
  • 2篇全膝关节

机构

  • 9篇太和县人民医...
  • 9篇安徽省太和县...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8篇张敬堂
  • 4篇刘思杰
  • 4篇张斌斌
  • 4篇李海亚
  • 3篇周平辉
  • 3篇范晓东
  • 2篇张宝玉
  • 2篇申才佳
  • 2篇范晓东
  • 2篇焦洪新
  • 2篇刘东旗
  • 2篇范海涛
  • 1篇王民选
  • 1篇肖玉周
  • 1篇贺瑞
  • 1篇赵铁军
  • 1篇牛国旗
  • 1篇赵铁军
  • 1篇魏国友
  • 1篇张宝玉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骨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等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并接受随访3~12个月。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导板组手术时长显著缩短(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后VAS评分、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1)。2组术后6个月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1),术后6个月3D打印导板组KSS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P <0.05),2组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WOMAC评分较术前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3D打印导板组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5)。除传统手术组出现积血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保存假体顺利出院外,所有手术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基于3D打印截骨导板行膝关节置换术,较传统TKA手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失血量少、截骨精确快捷、术后恢复快、就诊满意度高等优点,临床疗效更具有优势。
张斌斌吴泳锐李超范开张敬堂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3D打印膝内翻
锁骨钩骨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应用锁骨钩骨板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选用锁骨钩骨板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小于50ml。随访6~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本组病例优26例,良4例,优良率达100%。术后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未发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2例出现轻度肩关节撞击征。所有患者均恢复工作。结论锁骨钩骨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临床一种有效的选择。
张敬堂范海涛
关键词:锁骨骨折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
髂腹股沟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评价髂腹股沟手术入路的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14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选用克氏针、加压螺钉及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髋臼骨折复位情况依据Matta评分标准,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2例。依据患者的感觉、关节功能及X线片3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2.6%。结论:手术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髂腹股沟入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张敬堂周平辉范海涛
关键词:髂腹股沟入路髋臼骨折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诊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42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Sarmiento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0.5个月。未出现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出现区域疼痛综合征,经物理治疗、服用维生素C之后好转。治疗后3个月2组Sarmient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张敬堂张宏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石膏序贯治疗
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2021年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80例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侧为初次手术。排除标准:患肢伤前存在功能障碍;严重骨质疏松症导致股骨皮质骨异常菲薄;严重骨肿瘤。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固定组(40例)和关节置换组(40例)。内固定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关节置换组给予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采用独立样本t、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周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随访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关节置换组术中失血量高于内固定组(t=5.514,P<0.001),手术时间长于内固定组(t=6.520,P<0.001),术后引流量低于内固定组(t=3.900,P<0.001),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内固定组(t=5.419,P<0.001)。与术前比,术后3周,两组畸形、活动、疼痛、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HHS)总分及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升高(关节置换组:t=19.578、41.350、35.154、20.180、29.849、96.274、109.390、45.900、61.437,均为P<0.001;内固定组:t=5.966、24.298、35.154、20.180、29.849、15.805、22.269、13.550、15.884,均为P<0.001),关节置换组高于内固定组(t=13.969、23.917、7.911、5.980、9.251、15.805、22.269、13.550、15.884,均为P<0.001)。随访1年,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内固定组的27.5%(t=7.440,P<0.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各有优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而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具有患者术后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
刘思杰刘哲华李海亚张宏伟范晓东张敬堂
关键词:髋骨折老年人
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讨论经Wih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2011年9月_2013年8月收治胸腰段的椎体骨折22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岁。骨折类型依据骨折形态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骨折压缩超过1/3,需要行后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术但不需要后路减压治疗。胸12骨折6例,腰1骨折13例,腰2骨折3例。本组病例随机应用经常规手术入路和经Wihse人路2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手术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经Wihse人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常规入路组,手术时间少于经常规入路组,术后切口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经常规入路组。结论经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不需要后路椎管减压的椎体骨折,其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接近正常,术中减少椎旁肌肉的剥离,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术后手术切口疼痛减轻,手术效果良好。
周平辉张敬堂张宝玉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脊柱骨折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 Med,MEDLINE,EMBASE,CINAHL和Cochrane Register,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70年1月~2015年9月,收集关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的的临床试验,按照特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各个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计857例患者,手术组480例,非手术组377例。Meta分析表明,在EQ-5D评分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ASH评分方面,非手术组优于手术组;在Constant评分方面,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并发症、再次手术率方面,非手术组较手术组低(P〈0.05)。[结论]与手术治疗相比,非手术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少的并发症,同时也降低了再次手术的风险。根据现有证据,无法判断非手术治疗在临床功能方面有优越性。由于样本量较小,本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张敬堂李玲范晓东刘东旗李海亚
关键词:手术肱骨近端骨折META分析
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 L vs(80.1±10.7)m 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范晓东赵新国张敬堂
关键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头置换
钻孔减压置管溶栓冲洗及术后康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被引量:1
2001年
焦洪新马从岫刘思杰魏国友张宝玉申才佳贺瑞张敬堂赵铁军
关键词:钻孔减压股骨头术后康复置管溶栓
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和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拟行TKA手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观察组(61例)采用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直腿抬高活动时间、屈膝90°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Hollander切口愈合(Hollander wound evaluation scale,HWE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America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Rasmussen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直腿抬高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HW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屈膝90°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48 h的HSS评分、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ROM大于对照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范晓东张敬堂张宏伟
关键词:伤口缝合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随机对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