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方浩

作品数:67 被引量:288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地震局青年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2篇地震
  • 14篇震灾
  • 13篇地震灾害
  • 10篇地震应急
  • 8篇灾害
  • 8篇M
  • 7篇云南地震
  • 7篇震害
  • 7篇烈度
  • 5篇地震烈度
  • 5篇地震现场
  • 5篇应急
  • 5篇灾害损失
  • 5篇无人机
  • 4篇震后
  • 3篇蚁群
  • 3篇预评估
  • 3篇震害特征
  • 3篇人员伤亡
  • 3篇伤亡

机构

  • 67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工...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华能澜沧江水...

作者

  • 67篇张方浩
  • 31篇曹彦波
  • 30篇邓树荣
  • 18篇余庆坤
  • 15篇卢永坤
  • 12篇李永强
  • 10篇吕佳丽
  • 6篇白仙富
  • 5篇赵恒
  • 5篇林旭川
  • 5篇李兆隆
  • 5篇吴艳梅
  • 5篇郑川
  • 4篇汤筱麒
  • 3篇陈征山
  • 3篇张建国
  • 3篇任静
  • 2篇周洋
  • 2篇李敏
  • 2篇张韶华

传媒

  • 29篇地震研究
  • 8篇震灾防御技术
  • 5篇中国应急救援
  • 4篇华北地震科学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华南地震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城市与减灾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四川地震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高原地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14篇2023
  • 5篇2022
  • 1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本文针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选取不同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对各模型地震影响场评估结果与发布的地震烈度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地震影响范围不确定性进行研究。选取多种死亡人数评估模型,分别计算各模型在不同地震影响场下的死亡人数、人口分布数量,探讨各地震影响场模型下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人员死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导致此次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与真实地震现场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震影响场分布、人口分布、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偏差、地形地貌、次生灾害等多种因素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提高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精确性的途径为提高地震影响场评估精度,提高人口分布、房屋建筑等数据空间分布评估精度,后期专家检验等。
任静张方浩李志强陈经纶李晓丽于晨谭专条陈雅慧黄帅堂姚琪
关键词:地震灾害损失烈度人口分布
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本文对1900~2014年发生在云南地区的146次5.0级以上地震的烈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并按照前人划分的云南地区的3个构造分区进行分类,将各分区内的烈度等震线作为样本,拟合出各分区的烈度衰减模型。由于样本所覆盖的时间段在百年左右,所涵盖的7级以上强震较少,故强震烈度衰减关系中隐含着随机性或不确定性,我们尝试引入破裂尺度来对强震烈度等震线的生成进行限定。通过分析对比已有研究成果,并选用李忠华和秦嘉政的震级一破裂尺度经验关系式组合作为破裂尺度的经验公式,对强震烈度衰减模型评估的影响场大小进行了修正。通过对本文拟合出的烈度衰减模型与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某个分区内,本文给出的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烈度等震线平均偏差最小,故此采用更精细的分区比大分区在评估具体区域的地震烈度时更具有合理性。
张方浩蒋飞蕊李永强白仙富余庆坤
关键词:地震烈度
云南红河县城区房屋地震灾害三维仿真模拟方法被引量:17
2019年
对云南省红河县城区房屋建造年代、结构类型、设防等级、楼层、层高、面积、外观形状及所处地形等进行调查,并采用无人机航拍遥感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三维仿真建模技术,对红河县城区进行地震灾害三维仿真模拟评估,得出不同烈度下城区房屋的破坏程度及分布情况。最后将评估结果与滇南地区历史地震造成的房屋破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红河县城区三维仿真与滇南地区历史地震房屋面积破坏比相近,地震灾害三维仿真系统在房屋破坏动态可视化方面优势明显,因此使用该方法模拟评估地震灾害对房屋造成的影响是可行的。
杜浩国陈亮林旭川卢永坤张方浩杨琪邓树荣和仕芳曹彦波余庆坤
关键词:地震灾害高原山地
震后基于无人机快速三维定位被困人员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震后被倒塌建筑物或滑坡埋压的被困人员进行快速定位问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空间和三维质心定位技术为基础,采用无线信号RSSI测距模型,配合影像范围内基准影像数据辅助定位,构建震后基于无人机快速三维定位被困人员模型。以红河县城区作为研究区,对城区内特定人员进行三维定位,结果表明该模型定位精度高,对震后废墟被困人员营救具有重要意义。
杜浩国孙志杜浩标张方浩汤筱麒卢永坤曹彦波邓树荣吕佳丽和仕芳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RSSI测距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面向对象建筑物结构分级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提高遥感影像建筑物结构识别精度,综合利用光谱、形状、空间、纹理和数字表面模型(DSM)建立了建筑物结构分级提取方法。基于研究区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策略,首先进行多尺度分割,以最佳分割与合并指数提取影像中建筑物目标;然后分别采用规则、训练样本与DSM方法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分类;最后将3种分类方法进行融合,对比分析了单一方法和融合分类方法的建筑物结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基于规则+样本+DSM的半监督建筑物结构分类方法错分率、漏检率与Kappa系数最优。
杜浩国张方浩卢永坤曹彦波邓树荣和仕芳张原硕徐俊祖
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数字表面模型光谱特性
基于云技术的云南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优化被引量:12
2019年
对云南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总结了该系统在通信网络保障、视频会议互联互通、应急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自主卫星通信等技术,对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并将其应用于地震应急中。结果表明:利用云技术和云计算资源,按照3种应用模式优化设计的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适合云南地震应急实际需求。
张方浩李永强曹彦波李兆隆邓树荣和仕芳杜浩国
关键词:应急指挥地震现场信息服务云计算
基于ADC方法的云南地震现场指挥部视频会议集成系统应用效能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根据ADC方法的基本原理,从可用性、可信性、能力三个维度建立效能指标,构建了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的应用效能评估模型。以云南地震现场指挥部视频会议集成系统为评估对象,对该系统进行了效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效能较好。对于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包含的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可根据评估对象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建立效能评估指标,并采用此方法进行评估。
邓树荣余庆坤张方浩和仕芳杜浩国张原硕
一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方法被引量:8
2019年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由于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和全面的灾情信息,因此支撑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因素有限。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梳理出影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关键因子,并对其赋予一定的权值,得到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阀值。当地震发生后,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计算出1个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值,通过判定值和阀值区间的关系,判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最后,抽取了2011年以来云南境内发生的10次破坏性地震作为检验样本,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应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邓树荣张方浩余庆坤和仕芳杜浩国曹彦波
关键词:地震应急
云南地区区域地震灾害特征被引量:13
2020年
对1992—2018年云南地区发生的72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的震害资料进行空间化处理和数理统计,选取地震烈度、人员伤亡数量、直接经济损失这3个重要的灾害损失指标进行特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震害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区域差异显著。在同等级别的地震破坏下,滇东北地区震害最重,滇西—滇西北地区震害次之,滇南—滇西南地区震害最轻。通过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3个特征分区震级与烈度、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
张方浩卢永坤邓树荣杜浩国和仕芳
关键词:地震灾害地震烈度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云南省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的实践分析与探讨
2023年
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最初阶段的反应直接影响着应急响应的效果,第一响应人培训可以提高基层防震避险意识和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云南省持续推进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基础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旨在介绍和探讨云南省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的经验和不足。
赵正贤张方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