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
- 作品数:61 被引量:4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地震紧急救援区域优先度判定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震后如何快速获取灾情,判定救灾重点区域,部署救援力量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根据历史地震应急处置案例,列举了地震紧急救援区域优先度判定应当考虑的主要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筛选了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权重系数,构建了地震紧急救援区域优先度判定模型。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紧急救援优先区域与实际救援重点区域吻合,验证了模型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调配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曹彦波李永强李兆隆明小娜
- 关键词:德尔菲法地震优先度
- 滇西红河断裂北段部分地区相态汞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红河断裂北段相态汞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表生条件下土壤汞主要以氯化汞和硫化汞存在。可用土壤相态汞进行活动断层勘查,其中反映较好的有气态汞、总汞、氯化汞和硫化汞。红河断裂上部较高的气态汞含量反映其强烈活动性。本文最后讨论了表生条件下土壤相态汞的可能转化模式。
- 李永强毕磊
-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红河断裂
- 云南省省、市、县级地震应急信息协同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1
- 2018年
- 市、县级地震系统是地震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信息协同技术有助于提升地震应急综合响应能力。通过分析云南省市、县级地震系统应急快速响应期内的信息协同需求,研究了多级地震系统的信息协同机制和联动方法,基于现有数据平台实现了地震应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研发,从技术平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角度探讨了未来多级地震应急指挥信息协同平台的建设思路。
- 李敏郑川李永强
- 关键词: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信息协同
- 意大利地震紧急事务处置与应急响应系统简介被引量:15
- 2006年
- 意大利地震紧急事务处置的特点:①地震灾害与其他灾害统一在一个部门进行紧急事务处置。民防部专门负责实施各类灾害应急救援,应急处置职责范围广泛,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各类灾害应急救援。健全的组织机构保障了应急处置的高效联动。②地震应急响应技术系统联动集成。硬件平台、基础数据库、软件开发与灾害模型研究4个方面进行集成。③高分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灾情快速获取。
- 李永强聂高众姜立新李志强侯建盛
- 关键词:地震应急
- 一种基于PSO-SVR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 本发明涉及地震评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PSO‑SVR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包括技术路线、实施方案、模型构建,所述技术路线包含有数据集构建、特征降维和模型构建,特征降维包括有特征重要性计算方法和数据集特征降维分析结...
- 曹彦波李永强彭双云罗漫豪
- 地震灾害应急协同技术平台应用效能评估
- 2023年
- 根据地震灾害应急协同技术平台的保障条件、功能架构、性能指标、成果产出和实震检验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特点,采用德尔菲法从影响地震灾害应急协同技术平台状态和应用效能的诸多因素中,梳理出3项准则层指标、13项子准则层指标和52项具体指标,构建应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及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取优、良、差3个等级,以云南省地震灾害应急协同技术平台为例开展应用效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平台应用效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可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震灾害应急协同技术平台应用效能评估。
- 张方浩邓树荣李永强郑川许瑞杰贾召亮
-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
- 基于互联网信报控制协议的灾情信息获取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通过建立云南省IP地址定位与状态变化数据基础数据库,使用互联网信报控制协议,研发基于互联网信报控制协议的灾情信息收集系统,实现对云南省IP地址主机设备震前、震后的在线状态比对,短时间内生成震区灾情判断数据,为震害评估及应急决策提供依据。经过2017年云南2次地震检验,该系统收集数据及分析结果满足地震应急相关工作需求。
- 李兆隆吴艳梅李敏李永强
- 关键词:地震应急IP地址
- 一种地震现场指挥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现场指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地震数据信息、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通信模块,用于建立多个相互独立的视频通话连接和语音通话连接;数据共享模块,用于上传和下载所述地震数据信息。本发明可预设多段视...
- 邓树荣和仕芳杜浩国张原硕张方浩曹彦波李永强
- 基于余震信息的宏观震中和影响场方向快速判定方法——以云南地区为例被引量:11
- 2011年
- 选取了1966年以来云南地区22个MS≥6.0震例的地震影响场和余震序列,对两者的关联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将余震分级后按2小时递增进行时段划分,然后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组余震数据进行线性模型回归。采用自变量极值法控制回归直线的范围,将得到的回归线段中点判定为宏观震中,线段方向判定为影响场方向。结果表明:此方法判定的结果总体上比较接近各震例的宏观震中和影响场方向。
- 白仙富戴雨芡李永强朱月芬白世达厉建明
- 关键词:余震宏观震中
- 地震三要素对地震伤亡人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7
- 2007年
- 对《中国震例》中全国范围内200余次5级以上震例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是地震伤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无人区,在北京时间00~06点这一时段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时段的伤亡人数多得多;震中在城市、县城和人口密集区的地震,造成的死伤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地方的多得多;震级越大,平均伤亡人数越多;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不同的组合造成的伤亡不一样,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无伤亡,也可能伤亡很大。
- 杨杰英李永强刘丽芳曹刻
- 关键词:中国震例地震三要素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