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刻

作品数:26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地震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地震
  • 5篇地震应急
  • 5篇云南地震
  • 4篇宁洱6.4级...
  • 4篇宁洱地震
  • 3篇地震预报
  • 3篇强震
  • 3篇GIS
  • 2篇地震带
  • 2篇地震趋势
  • 2篇震后
  • 2篇震灾
  • 2篇欧亚
  • 2篇基于GIS
  • 2篇GIS技术
  • 1篇大震活动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速
  • 1篇地震波速度
  • 1篇地震短期预报

机构

  • 25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云南省人民政...

作者

  • 26篇曹刻
  • 14篇李永强
  • 10篇龚强
  • 9篇石绍先
  • 9篇赵恒
  • 9篇曹彦波
  • 5篇白仙富
  • 5篇曹筱璇
  • 3篇杨杰英
  • 2篇和宏伟
  • 2篇徐彦
  • 1篇陈征山
  • 1篇周兰江
  • 1篇龙晓帆
  • 1篇王景来
  • 1篇杨军
  • 1篇刘丽芳
  • 1篇李光泉
  • 1篇李兆隆
  • 1篇李敏

传媒

  • 18篇地震研究
  • 2篇灾害学
  • 1篇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 1篇中国应急救援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0
  • 4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被引量:34
2010年
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上报、关键信息特征的识别和为辅助决策提供客观现实依据。按照信息内容的本质属性,依据发生什么事件、产生什么影响、对产生的影响有何响应,针对响应有什么成效这样的思路将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为地震震情信息、灾情信息、应急处置信息、处置效益信息4个大类。在对信息字段进行定义时,考虑了信息来源,将信息本质属性与信息源进行有机结合。分类成果可以应用于地震行业应急处置和各级政府应急处置的信息汇集、分析、处理,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公众参与灾情速报。由于灾难事件的应急处置具有相似性,本研究的成果适当修改后也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应急处置工作。
白仙富李永强陈建华戴雨芡曹刻曹彦波赵恒龚强
关键词:地震应急信息分类
汶川8.0级地震对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震应急模式的启示被引量:4
2008年
从功能上描述了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基本构成,总结了汶川8.0级地震后,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工作过程和经验教训,指出了本次地震应急工作中通讯网络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云南地震应急双向连接、横向联动的新应急模式。
曹刻李永强曹彦波赵恒龚强白仙富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救灾纪实
2010年
前言2007年6月3日05时34分56.0秒,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Ms6.4级地震。此次地震是继1996年丽江Ms7.0地震以来云省震级最高、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龚强白仙富李永强曹彦波赵恒曹刻陈征山非明伦
关键词:恢复重建工作宁洱地震民房民用房屋地震应急预案
云南楚雄地区成组强震与单个强震的前兆差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以 1 995与 2 0 0 0年发生在云南楚雄地区武定、姚安的两次 6 5级强震为例 ,研究了成组强震和单个强震的前兆差异性。发现在远源区、近源区及源区的前震活动、地震序列、前兆群体异常及边界动力条件方面的差异十分显著。
石绍先曹刻徐彦和宏伟石绍先
关键词:地震预报成组强震
基于GIS技术的地震应急空间数据库设计及建设
我国地震灾害十分严重,云南尤其严重。健全完善、精干高效的地震应急体系,能够极大提高我国的抗震救灾能力,减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破坏性地震的震后应急是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主要应急内容,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是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的...
曹刻
关键词:GIS技术地震应急空间数据库RDBMS空间矢量数据
文献传递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欧亚带和中国大陆及云南地震趋势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分析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 1级巨震对欧亚地震带、中国大陆及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 ,指出巨震后 1 0~ 2 0年欧亚带可能处于巨震活跃时段 ,其间可能发生多次巨震 ;同期中国大陆相应处于地震活跃期 ,大陆西部有发生多次 7 0级以上大震的可能 ;受欧亚带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 ,未来 1~ 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 ,6~
石绍先曹刻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地震地震趋势欧亚地震带
腾冲火山区某些地震学参数特征
2000年
测定了腾冲火山区地震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 ,对火山区及附近的震源深度、地震时距曲线和地震波速度等地震学参数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腾冲火山区地震震源深度相对较小 ,向周围地区逐渐增大 ,震源深度分布的低值区 ,又是环境剪应力场的低值分布区。腾冲火山区P、S波平均速度 ,明显比外围地区小 ,腾冲火山区存在低速区。这些地震学参数分布的差异 ,一方面反映出腾冲地区作为火山区的固有特征及其地域分布的大小 ,同时也揭示出腾冲火山在近代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性 ,是近代休眠火山。
王绍晋龙晓帆曹刻
关键词:震源深度地震波速度腾冲火山区地震
前兆群体非均匀度异常与地震短期预报被引量:16
1999年
通过对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和腾冲-龙陵地震区常用前兆群体非均匀度进行系统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兆群体非均匀度异常是小概率事件,其异常时间提前量平均为51天,在二个震区13.5年的研究时段中无虚报,仅漏过2次M≥5.0地震;前兆群体非均匀度异常比单项前兆异常含有较多的近源短临信息,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短临预报方法。
石绍先曹刻
关键词:地震预报
地震三要素对地震伤亡人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对《中国震例》中全国范围内200余次5级以上震例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是地震伤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无人区,在北京时间00~06点这一时段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时段的伤亡人数多得多;震中在城市、县城和人口密集区的地震,造成的死伤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地方的多得多;震级越大,平均伤亡人数越多;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不同的组合造成的伤亡不一样,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无伤亡,也可能伤亡很大。
杨杰英李永强刘丽芳曹刻
关键词:中国震例地震三要素影响因素
基于GIS的地震“数字村庄”被引量:2
2007年
阐述了地震“数字村庄”在地震工作中的意义。讨论了云南“数字村庄”的数据采集、字段设置、属性数据的输入,分析了数字村庄模型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分析表明,地震震级越大,该假设的准确性就越高。同时,用现有的数字村庄所含的数据,详细叙述了它的查询检索、地理分析作用。最后,假设在小江断裂上发生一次7.5级大地震,利用地震“数字村庄”可视化计算方法计算了各烈度区的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总户数及其四类房屋的面积。
龚强李永强王景来曹刻杨杰英赵恒曹筱璇
关键词:GIS可视化计算地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