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志国

作品数:102 被引量:508H指数:12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脓毒
  • 23篇脓毒症
  • 22篇烫伤
  • 22篇肠道
  • 19篇烧伤
  • 16篇葡萄球菌
  • 16篇球菌
  • 14篇金黄色葡萄球...
  • 14篇黄色葡萄球菌
  • 13篇内毒
  • 13篇内毒素
  • 10篇金葡菌
  • 9篇脓毒症大鼠
  • 9篇器官
  • 8篇休克
  • 8篇生物喋呤
  • 8篇肠毒素
  • 6篇毒素
  • 6篇多器官衰竭
  • 6篇衰竭

机构

  • 60篇解放军总医院...
  • 20篇惠州市第一人...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惠州市第三人...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解放军第30...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惠州市第四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工程兵工程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01篇施志国
  • 49篇盛志勇
  • 47篇姚咏明
  • 33篇于燕
  • 25篇陆连荣
  • 22篇李红云
  • 19篇董宁
  • 16篇祝小枫
  • 15篇于勇
  • 12篇田惠民
  • 11篇方文慧
  • 11篇王亚平
  • 9篇陈维生
  • 8篇陈仪
  • 8篇常国友
  • 7篇林才
  • 7篇马诺山
  • 7篇蒋伟
  • 6篇吴叶
  • 5篇柴家科

传媒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 6篇中国危重病急...
  • 6篇感染.炎症....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当代医学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华整形烧伤...
  • 3篇实验动物与比...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创...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3
  • 7篇2002
  • 12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 1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喋呤合成酶抑制剂对烫伤大鼠金葡菌脓毒症的保护效应及机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生物喋呤合成限速酶抑制剂 - 2 ,4 二胺 6 羟基嘧啶 (DAH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脓毒症的保护效应及机制。 方法  5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 0 %TBSAⅢ度烫伤对照组、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和DAHP拮抗组。无菌留取大鼠心、肝、肺、肾组织检测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TP CHI)、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基因表达 ,同时测定组织中四氢生物喋呤 (BH4)和一氧化氮 (NO)的水平。 结果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导致组织GTP CHI基因表达广泛上调、BH4合成显著增加。同时 ,组织iNOSmRNA表达和NO水平亦明显升高 ,其中肝、肺改变尤为显著。给予DAHP不仅可显著抑制各组织GTP CHImRNA表达和BH4的产生 (P<0 .0 5~ 0 .0 1) ,iNOSmRNA表达和NO的生成亦明显受抑 ,同时TNFα表达也明显降低。此外 ,DAHP拮抗组动物 6h死亡率有所降低 (分别为 2 5 .0 %和 5 5 .6 % ,P =0 .0 8)。 结论 DAHP早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革兰阳性菌脓毒症动物的预后 ,其机制可能与DAHP抑制体内BH4和NO的产生有关。
姚咏明李红云董宁于燕陆连荣施志国盛志勇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喋呤脓毒症
烫伤合并金葡菌感染大鼠组织CD14 mRNA的改变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受体CD14在烫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感染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大鼠 2 0 %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合并金葡菌攻击造成脓毒症模型 ,动态检测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中CD14mRNA表达的改变 ,同时观察内毒素在动物循环及主要脏器内的分布特点。 结果 烫伤合并金葡菌脓毒症早期 ,各脏器内毒素含量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于2~ 6h达峰值 ,其中以肝、肺组织内毒素水平升高幅度最为显著 (P <0 .0 5 )。而血浆内毒素水平亦于伤后 2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0 .30 5 6EU/ml和 0 .12 5 0EU/ml,P <0 .0 5 )。与此同时 ,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 )。烫伤合并金葡菌感染后 ,各组织CD14mRNA的表达亦呈不同程度升高 (P <0 .0 5 ) ,其中肺脏改变尤为显著 ,伤后 6、2 4h肺脏CD14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 1.80和 1.81倍。 结论 烫伤合并金葡菌攻击可导致内毒素移位和组织CD14mR 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 ,CD14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移位内毒素的刺激作用有关。
李红云姚咏明施志国于燕董宁盛志勇
关键词:脂多糖受体内毒素
金葡菌脓毒症中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金葡菌是现代外科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其致病因素复杂、耐药性不断增强 ,给金葡菌脓毒症的防治带来极大困难。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金葡菌脓毒症中T淋巴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若干研究进展 。
李红云姚咏明施志国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信号转导系统
急诊医师应用FAST方案快速评估多发伤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急诊医师应用腹部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方案快速评估多发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均应用FAST进行心包及腹腔快速评估,再进行进一步的常规CT探查确认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FAST、常规CT检查耗费时间;观察FAST、常规CT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比较FAST、常规CT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FAST检查耗费时间为(3.4±0.9)min,短于常规CT检查的(10.7±5.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65, P<0.05)。52例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显示9例(17.31%)为阳性, FAST诊断结果显示7例(13.46%)为阳性,常规CT结果显示8例(15.38%)为阳性。FAST、常规CT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 P>0.05)。FAST的诊断准确率为96.2%、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100.0%,常规CT的诊断准确率为98.1%、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100.0%, FAST、常规CT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检查时应用FAST方案能够有效节约临床抢救时间,可较为准确、快速地对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及部位进行判断,且FAST对技术和仪器没有高要求,基层医院同样适合。
施志国陈仪许文卿
关键词:急诊医师
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急诊CT检查确诊的101例骨盆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157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骨科损伤控制(DCO)理论开展对应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指标、骨折复位效果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和Col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DIC及MO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4 h后,观察组PT短于对照组,HCT、PLT高于对照组,血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中开展DCO理论能有效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曾贤梁李王安施志国陈仪林才陈创造
关键词:骨盆骨折院前急救院内救治
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对烫伤大鼠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治疗对烫伤后组织TNFα及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表达、不同器官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检测伤后肺、肝、肠、肾等组织TNFα及LBPmRNA水平。结果烫伤后肺、肝、肠、肾等组织TNFα及LBPmRNA表达较伤前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001),约为正常对照的17~25倍。给予TNFα单抗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肺、肠、肾组织TNFαmRNA的表达(P<005~001),但对肝组织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组织LBPmRNA的表达亦显著下降(P<005~001),约为烫伤组的360%~729%,其中肺、肠、肾组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烫伤后反映多个器官功能改变的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乳酸脱氢酶、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均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TNFα单抗治疗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多个器官功能损害。结论严重烧伤后TNFα可显著影响不同组织LBPmRNA的表达及多个器官的功能。及早应用TNFα抗体能有效防治创伤后多器官损害,其作用机理与抑制多种组织LBPmRNA表达密切?
翟红霞姚咏明陆连荣方文慧于燕施志国周宝桐田惠民盛志勇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烫伤脂多糖结合蛋白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对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入该院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外剥内扎创面开放式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TST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h疼痛分数和术后5d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和肛管静息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4例,实验组复发1例。结论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混合痔,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恢复。
钟道明骆彪施志国陈维生黄启弟
关键词:外剥混合痔微创内扎
氧自由基损伤在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中的作用被引量:12
1994年
为了了解烧伤延迟复苏后肠粘膜氧自由基损伤情况及其对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以下四组:(1)对照组(n=6)。(2)立即复苏组(n=24),40%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复苏。(3)延迟复苏组(n=24),伤后6小时开始复苏。(4)药物治疗组(n=12),大鼠延迟复苏加上维生素C、E联合治疗。在伤后8、24、48和72小时活杀动物(各时间点6只)进行下列指标检测:回肠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回肠粘膜病理形态学观察、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血和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肺细菌培养,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显示,伤后SOD、GSHPx含量下降,MDA升高,同时肠粘膜病理改变加重、DAO活性下降,血和脏器细菌移位率、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这些改变在延迟组更明显,使用维生素C、E治疗后减轻。表明,烧伤延迟复苏加重肠粘膜氧自由基的损伤,促进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杨红明郭振荣盛志勇陆江阳施志国许书言
关键词:烫伤肠杆菌科内毒素
视频回顾结合时间轴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与质量被引量:3
2020年
严重创伤导致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健康问题,是36岁以下成人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对严重创伤患者及早进行规范救治可降低致残、致死率。为此,本院创伤中心要求创伤小组严格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原则并结合复苏时间轴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复苏;每2周抽取一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视频回顾,持续改进接诊与复苏过程中的不足。现笔者回顾分析本院创伤中心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复苏的297例严重创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陈创造李王安林才施志国曾贤梁陈仪
关键词:严重创伤患者创伤中心时间轴致死率
小鼠的免疫缺陷在其烫伤后引起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分析被引量:2
1990年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时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20%Ⅲ°烫伤的 T 细胞、NK 细胞,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杂合子 SpF 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免疫功能缺陷时,伤后3个时相点中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率,肠道微生态,回肠 MDA 和病理形态改变。获得;在肠道微生态未有改变,肠粘膜发生损伤的情况下,T 细胞和 NK 细咆免疫功能缺陷时,烫伤能促进肠道细菌易位,B 细胞免疫缺陷和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烫伤未发生肠道细菌易位。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角度,对肠道正常菌丛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进行了讨论。
施志国于勇兰复生祝小枫王亚萍常国友马诺山盛志勇
关键词:肠道细菌易位免疫缺陷烫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